前文说到英语“放养”的第一个阶段,是为了持续接触原汁原味的地道英语,这样就需要一个没有受到污染的原生态语言环境。国内我们只有通过英语原声电影以及英语国家的新闻英语、演讲英语、采访英语等,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原生态语言环境。
但是,我们很多人在这种“人造”的语言环境中根本无法生存,用不了多久,就被驱逐出来。这些人长年累月呆在这儿,但是如果不借助字幕,仍然听不懂用不了!我们的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不在于环境,问题在于我们自己,我们缺乏与环境的常态化互动,缺乏互动的环境是难以维持的。
但是,我们创造的这套原生态语言环境毕竟只能存在于数字世界中,这样的环境对我们而言永远是静态的、封闭的,我们只能是被动的看客,又如何能够融入其中与之互动?
我也曾被这样的困惑难住了,除非你在英语国家生活,否则无法找到一个可以与自己交互的原生态语言环境。
看似天方夜谭的事情,我还是找到了解锁的方法,这就是英语的听写和复述训练。
经过多年的尝试,我深切体会到,英语听写和复述是生活在国内的英语人,能够尽快切入原生态英语环境,在交互的模式中实现自我“放养”的唯一路径。
我相信所有的英语人都尝试过英语的听写和复述,但是很多人铩羽而归,更多的人是望而却步。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很多人选择了错误的心态和错误的操作,还没有开始投入,就已经在英语的听写和复述中败阵了。
接下来,我想分头聊聊自己在英语听写和复述上尝试的一些实操性策略,可能会帮助你少走一些弯路。
提起英语听写,可能是很多英语人心中永远的痛。很多年以前,钟道隆的“逆向英语”备受推崇,风靡一时,他采用的就是逐词逐句的听写方法。
那个年代也没有互联网,工具非常原始,就是一台录音机、一支笔、一本纸,手头也就是一本词典,没有任何音频文本。但是,钟道隆先生硬是凭借着强大的意志,坚持不懈地听下去,一遍听不懂,就把磁带倒回去再来一遍,直到完全听懂为止,往往五分钟的英语新闻,他要用上一整天的时间来听写!
早年,我也尝试过钟氏的逆向英语听写法,但是很快就感觉成本太高,往往为了一两分钟的新闻英语,竟然要投入数十倍的时间!我不知道当年钟道隆先生是如何坚持下来的,而且还有这么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
毋庸置疑,钟氏听写法的确是提升英语听力最有效的方式,但是,前提是你能够长期坚守内心的强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相同的操作和枯燥,而且视为乐趣;不仅如此,你还必须在时间投入上富得流油,可以任性挥霍。缺少了这样两个条件,钟氏听写法实在难以为继。
我尝试了一段时间以后,其中的煎熬我还可以咬咬牙挺过去,但是实在承受不了时间上的无度挥霍,所以还是放弃了。试想,每天把全部的时间用在英语的听写上,只是听出了几分钟的新闻信息,如果把这些时间投入到英语的其他方面,收获会不会更大呢?
这样想着,我将“无差别听写”的钟氏听写法作了改良,综合了泛听和精听的优点,形成我自己的一套听写策略,解决了钟氏英语听写中存在的耗时、面窄和低效的问题,增加了英语听写的乐趣,一直坚持至今,乐此不疲。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