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让作者替你提问题。
详细请看我昨天的文章《你是否感觉读过一本书,却什么都不记得?一招教你学会深度阅读》。
带着问题去读书,不仅能让你更快的理解作者的意思,还能把新知识和你的已有知识结合起来。
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理解深刻,而且记忆更牢靠,还能更灵活的运用,举一反三。
根据脑科学研究,这种方法非常符合人的大脑认知规律。
1 拆房子
其实,我们读书或者说学习的过程,很像是在拆一座房子。
作者写好一本书,相当于把他所拥有的材料,组合在一起盖了一座房子。
我们拿到 ”这座房子“ 后,想要把它变成自己的,不能直接住进去,因为这是别人的房子。因此我们需要先拆房子,哈哈。
读书输入的过程就是在拆房子,把砖块、木头都拆开,做准备。
2 搬材料
读书的过程中,必须思考和归类。
如果知识干巴巴的读书,其实读过就像没读一样,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你只是把房子拆了,甚至都没到拆房子那一步,只是进去逛了一圈。那这房子还是跟你没有任何关系。
思考和归类的过程,就像是搬材料,把作者房子拆出来的材料,搬到自己家里(自己的大脑中)来。
3 盖房子
有了材料了,就可以盖房子了。
输出就是盖房子,当你把书里读到的内容,给别人讲解或者像我这样写成文章的时候。
其实就是在,用搬来的材料重新盖自己的房子。
你的房子有可能盖一般塌了,也有可能盖了一面墙,材料不够了。
也就是你读书的时候还有没学会的部分,材料不完整。
这时候你可以再翻开书,把不会的内容重新读一下,把材料再搬过来,继续盖。
直到,你能把所有的内容都讲解出来,那恭喜你,你的房子盖好了。
4 盖别墅、盖公寓、盖写字楼、盖摩天大楼
你搬到的这些材料,能盖一座房子。你还可以试试,用它们能不能能不能盖一个别墅?
这就是知识的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论语中有这么一段话: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什么意思呢?
说有一天啊,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哪一个强些?”
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能够闻一知十,而我只能做到闻一知二而已。”
孔子的弟子中,子宫是比较厉害一个,他被成为天下第一儒商,经商一流,情商很高。经商到最后富可敌国,也正是因为子贡的财力雄厚,而且子贡对恩施尊敬至极。所以子贡才一心把孔子的道传扬开来,才有了影响我们千年的至圣先师。
但孔子更喜欢的弟子,也是子路很崇拜的师兄,叫颜回。
子贡举一知二,而颜回能做到举一知十,就是说颜回这个人非常善于思考,能把一样知识运用到很多的地方,一通百通。由此可见颜回的心智模型非常的完善。
我们读书也是如此,不要把读到的书都分离开来。我们辛辛苦苦拆回来一大堆材料,如果知识简单的堆砌,按照作者原来的样子,改成一座座小房子,那作用就太有限了。
我们更需要做的是,把这些材料分类整合在一起。
用来盖别墅、该公寓、盖写字楼、甚至盖摩天大楼。这就是要建立我们的知识架构和心智模型。
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们坚持,不断的去拆房子啊。
5 拆房方法(读书时的提问方法)
昨天我已经介绍了一篇让作者帮你提问题的拆房方法。
那么今天我就来教大家一种新的方法,叫做5W2H。
What?作者讲解的是什么事情,什么内容
When?什么时间发生的,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Who?主要人物是谁,人物有什么性格特征等,
Where?什么地点,详细的空间信息,让人更容易记忆
Why?为什么,事情的原因,知识的成因
How?怎么样,事情怎么样了
How much/good/bad?到达什么程度,有多好,有多坏,有多少
每个作者写一段故事,或者讲解一个知识内容的时候,总会利用5W2H中的几种或者全部来描述。当我们读书的时候带着这些问题去读的时候,其实就是把房间拆开了,把对应的材料放在不同的点上。
这样归类拆解后,更容易从多个角度,多方位了解房子的构造。
盖房子自然也就更简单了。
6 我常用的三个问题
1)如果是我,我会如何?
把自己代入进书中,如果我是作者我会怎么表达这个观点?
读书的时候,经常停下来思考,如果我是这个人物,我接下来会怎么做?然后对比人物性格,和自己的区别。
如果我是主角,我的故事会是什么样的?等
2)这是真的吗?还有其他的可能吗?
当我读到一个观点时,我会经常提问,这是真的吗?还有其他可能性吗?
比如当我看到当我看到网上流传新冠病毒是从蝙蝠身上传过来的,我就会思考这是真的吗?然后我会去查证,验证这个观点的可行性。
避免盲从,找到自己的观点,才能和作者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就像你在读我的文章,你也可以想想,我说的对吗?还有其他可能性吗?如果有,麻烦您把观点写在评论区,怎们可以探讨一下,共同进步。
3)与我何干?
读书的过程中,还要经常思考,这与我有什么关系?对我的价值观,对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这样不仅能让知识记得更牢靠,还能让你养成经常反思的好习惯。
在生活中活学活用,去盖自己的摩天大楼。
7 总结
好了,如果您能读到这里,非常感谢您的耐心支持。也说明您是一个爱学习的人。
我们,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1 读书和学习的过程,是集中——分散——再集中的过程。我们需要拆了作者的房子,去改自己的房子。
2 拆房子和盖房子是有方法的,您可以尝试使用5W2H的问题,带着去读一本书,拆一座房子试试看。
3 常用的三个问题 ”如果是我,我会如何?“、”这是真的吗?还有其他可能吗?“、“与我何干?”
积极时刻 太极
2020年3月6日
如果您觉得我的观点和您不谋而合,麻烦请帮我点个赞、转发一下,感谢您。
如果您觉得我的观点和您不同,请在评论区留下您的建议,咱们互相讨论,共同进步,感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