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澄录【53】
【原文】
问:“‘知止’者,知至善只在吾心,元不在外也,而后志定?”
曰:“然。”
问“格物”。
先生曰:“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
问:“格物于动处用功否?”
先生曰:“格物无间动静,静亦物也。孟子谓‘必有事焉’,是动静皆有事。”
[译文]
陆澄问:“做到‘大学之道’中的‘知止’,就是明白至善只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原本就不在外物,然后志向才能坚定。是这样吗?”
先生说:“是的。”
陆澄向先生请教格物的含义。
先生说:“格是纠正的意思,纠正不正确的使它正确。”
陆澄问:“格物是在动的方面下工夫吧?”
先生说:“格物不分动与静,静也是事物。孟子说‘必有事焉’,说的就是不论动静都要用功。”
[解读]
陆澄问的“知止”,来源于《大学》中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里的这个“止”字是就是“止于至善”的那个“止”。那么“知止”就是说心中对“物”的判断必须有一个归宿和标准,这个归宿和标准就是“至善”。
陆澄向先生请教格物致知的格物。
王阳明回答说,格就是正,格物就是让那些不正的念头复归于正。
格正,就是匡正,格子,就是一个方框,方框里面是正确,外面就是过了。方框里面没填满,那是不足,不及。刚好严丝合缝填满一框正确,就是无过不及,恰到好处,分毫不差,极致完美,就是中庸。修身是格正自己,时刻让自己的不正复归于正。
陆澄又问“格物”是在动的时候下功夫吗?王阳明回答说“格物无间动静,静亦物也。孟子谓‘必有事焉’,是动静皆有事。”
关于“动静”这两个字,前边有过详细探讨,这里王阳明更明确地提出了养心不要用能否“动静”作为标准,而要按照孟子说的“必有事焉”作为标准。
“必有事焉”,出自《 孟子》 ,孟子讲养浩然之气时说:“必有事焉而勿正。”注意,这里的 “正”,意思是预期其效,与 “格正”的“正”字义不同;“有事”,有所从事,有所用功。时时刻刻用功,不要预期其效,就是勿忘勿助,心勿忘,永不停歇,日日不断之功,但是不拔苗助长。
孟子的这个标准的好处是将人的关注点从心是否“ 动、静”上转到了是否在天理上。一味关注于内心的动与静容易流入佛家的心法窠臼,其缺点是心归心,事归事,最终流于空寂。
这样光讲理论有点抽象,举例子吧,现代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往往觉得工作就是劳碌忙乱的代名词,大家都原意多休假。最好是工作一天,休息一天,那多好啊!但是,大多数人都注意到了工作中产生的由于“劳作”所产生的累,但是很少有人去注意到在过于悠闲的状态下内心所产生的“空虚”之累。
在劳作的状态,我们在忙着,在思考着,心体还是不大敢游离于天理太远。累虽累,心却是“常有事”的状态。而一旦到了休息日,平时绷紧的弦一下子松了下来,心一下子失去了目标和方向,然后就开始漫无目的游荡。这种心体的游移感很快会产生另一种累,一般人们称其为“无聊,寂寞,空虚等等”。而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就在于人不善于处理没有问题时的问题。
曾国藩对于治理湘军曾经说,湘军不怕打仗,不怕日常严苛的操练,就怕闲下来,打仗也好,操练也好,总有章法可依靠。但是一旦闲下来,那些兵丁就会惹事生非,捅下的窟窿往往比打仗还要棘手。曾国藩的话值得人寻味。军队如此,而军队也不过是众多人心的一个集合,那么每个人的心何尝不是如此。
而孟子的这句“必有事焉”,给人指明的修身道路就是,劳作时的累,其实按照遵循天理而言,完全可以身忙而我心悠然以化解之。休息时的空累,完全可以按照遵循天理而独处时心不敢放肆而克治之。
忙也好,闲也好,此心总在“事”上,不脱离天理的范围,这才是真正的“格物”。所以,在遵循天理的过程中,学会忙中偷闲,静中生闹,不仅仅是做人做事的艺术,而更是王阳明心学的重要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