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5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在解决了生理及安全需求的基本需求后,更高层次的需求就出现了,比如社交需求、比如尊重需求。社交的本质在我看来是通过与他人的连接满足人类的情感需求以及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必须完成的与他人的信息或物质交换。我们需要与外界发生情感上的连接,在孤独无助时候从外界获得关爱、获得力量,在春风得意时获得尊重、获得满足感。信息交换有多种形式,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等。
微信满足了人类的社交需求。
竞争优势
腾讯是由社交起家的,从战略层面,社交就是他们应该坚守的阵地,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自然不会放过社交这么大的流量入口。在产品思考层面、在技术积累层面,腾讯做社交有他的经验优势。此外,从QQ这么大体量的社交关系链中导入已有的社交关系,在产品拉新层面就已经拉开了对手很大的距离,首先关系链够真实稳定,其次建立社交关系速度够快,最后可以节省一大笔推广经费。
0-1
记得最早在手机移动端推出通信app的是中国移动公司的一款产品:飞信。飞信可以允许用户免费发送短信给好友,这个在当时手机短信收费的年份对用户是很大的诱惑力。但是中国移动因为不舍得放弃已有的短信营收业务,导致飞信的产品功能并没有那么易用。用户需要在手机端下载飞信,再由用户登录电脑端的飞信版本编辑好短信内容后再选择需要发送的好友,然后接收者才能在手机端接收到短信内容。对于需要批量发送的人来说,可能会有些效率上的提高。但对社交的一对一对话,显然太过繁琐了,如果可以至直接通过移动端发送飞信信息给好友,将极大提高信息发送的效率。飞信先发优势占据后,再做好公司管理,提高国企的执行效率,可能现在移动社交领域,也有飞信的一席之地。
微信厉害的地方就在于,腾讯能够在已有的社交领域中另外再开辟一条社交产品线。相信这里面跟公司的文化也有很大的关系,能够保持开放的心态,能够解决企业内多个利益集团的冲突。
在微信还没上线前,当时市场上已经有了米聊、kakao talk、手机QQ。米聊因为是小米手机的预装app,公司的重视程度肯定没有手机本身来得高,虽然有部分用户,而且比微信还早,但在今天看来,还是没有发展起来,成为全民级的app。微信的上线,猜测是腾讯觉察到了竞争对手的威胁,而且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其他娱乐型app不断抢占用户的时间,手机QQ自身用户的留存率及活跃率等数据也没有继续提升的情况下,腾讯决定再出一款较为简单的社交产品,而不是在手机QQ基础上进行升级。
1-无穷大
微信上线后,从qq社交关系链导入的好友,为微信解决了产品的冷启动问题,导入了产品的种子用户,有了通讯录才有社交的意义。漂流瓶、查看附近的人、摇一摇这些功能的出现,在熟人社交圈子外,还可以接触到陌生人,拓宽了产品的使用场景,除了在熟人的交流通信外,还可以提供陌生人能满足的情感需求。这些功能的存在,也提高了用户在微信这款产品的留存时间和活跃程度。
从QQ导入社交关系链,迅速建立用户的社交网络,有了熟人就具备了通信的对象,这就给了新注册产品的用户继续使用产品的意义,而不是注册体验完成之后就抛弃了产品。若没有熟人,可以通过漂流瓶、查看附近的人,与陌生人建立关系,这也给了用户留下来继续使用产品的动力。待熟人进入产品后,因为沟通的需求,增加了用户与产品之间的黏性。新进入产品的用户,会继续导入他的社交关系链,产品的用户量就可以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在产品上再提供基础功能之外的惊喜功能,比如按住可以发送语音消息,解决了用户打字的繁琐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也覆盖了更多的用户群体,将更多文化水平较低的用户也拉进了微信的社交圈子。
以上所说的微信优势及与竞品的差异功能,迅速拉开了微信与其他即时通信产品的差距。
盈利模式
微信作为国民级的app,用户就是微信的一切,盈利能力绝对不是微信最关心的。这么大体量的用户及留存时间,微信建立了自己的生态,除了社交外,在产品内还可以完成阅读、游戏、购物、支付等。所以微信的盈利方式有广告(公众号&朋友圈)、游戏充值、电商、金融(借贷、保险、理财、信用卡还款、信用卡推荐)、生活服务(水电缴费、交通出行)、付费表情包。除了腾讯自己的业务外,目前提供这些第三方服务的主要是腾讯投资的公司。
未来趋势思考
微信是想要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超级入口的。公众号、订阅号让微信成为信息搜索入口;小程序让微信成为所有的应用程序入口;其他的服务支持微信成为生活及娱乐的入口。所以未来微信还会继续加强自己成为移动端入口的能力。
但社交的本质微信是不会放弃的。张小龙仍然会将用户的体验放在第一位。
产品拆解
(1)基本功能
(2)产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