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潮下的困惑:能力与关系,何者为重?

近日,前同事和前领导相继通过微信向我咨询之前项目的问题,这让我感到非常困惑。被裁员留下的人,难道连简单的逻辑和现有资料都无法理解和研究吗?还需要向已经被裁掉的同事请教才能弄清楚项目的原理和逻辑,这让我对公司的裁员标准产生了深深的疑问。

我猜测,公司裁员的标准似乎并非完全基于员工的能力和经验。留下的人中,虽然有海归背景的年轻同事展现出潜力,但整体团队的能力似乎并未显著提升。我甚至推测,即便只留下两三个开发人员,我也能独立完成大部分工作,这让我不禁思考裁员的真正目的。

高管决策的谜团与职场潜规则

回想起被裁员前的种种迹象,我曾被VP拉去做事,也完成了不少任务。然而,当我汇报工作时,VP却声称那不是他想要的结果,这让我感到非常诧异和沮丧。现在回想起来,这或许是VP在对我进行“敲打”和“提醒”。我承认自己反应较慢,更适合深度思考,可能未能快速捕捉到领导的需求,从而未能赢得领导的信任。最终,在团队大裁员的背景下,我成为了被裁掉的一员。

我们公司与外企合作,企业文化相对宽松,但也摆脱不了中国式组织团队的某些弊病。我的前领导,尽管绩效不佳、业务能力平平,甚至他带领的部门也表现一般,但他却能抓住领导的需求,与领导聊得来,并且在公司待的时间较长,最终获得了直属领导的青睐和信任。这让我不得不承认,在中国职场,关系可能比能力更为重要。

关系大于一切?中国职场的无奈与挣扎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在中国,关系似乎在很多时候都凌驾于一切之上。尽管我近年来越来越感觉到在一个组织中待得久了,会逐渐建立起非工作层面的人际关系和情感联系,但这并非完全基于事实或纯粹的工作能力。在职场中,除了少数需要冲锋陷阵、能力强的人才能发挥作用的场合外,大部分时间似乎并不需要特别出众的能力。

我所在的这家公司业务相对成熟,或许因此不需要特别顶尖的人才。总而言之,这次经历让我不禁感慨,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中,我们仍在不断挣扎。

因此,我得出的结论是:关系大于一切。虽然能力在某些情况下至关重要,但在中国职场,人际关系和情商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在一个组织中长久发展。

您认为,在职场中,能力和关系之间,究竟哪一个更能在长远发展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