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马歇尔·卢森堡
卢森堡博士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卡尔·罗杰斯,1984年,他成立了非暴力沟通中心(CNVC),指导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非暴力沟通,消除分歧和争议,实现高效沟通,还帮助解决了许多世界范围内的争端和冲突。由于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成就,2006年,他荣获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
一、什么是暴力因素?
我们也许觉得,自己的生活远离了暴力了,没有打骂,没有战争。但是语言中潜在的暴力,依然存在,不断的伤害着别人和我们自己。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暴力,都是暴力,一样令人感到痛苦甚至绝望。
二、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
分别是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1、观察
观察就是说出客观事实,而不要评论;如果你用“评论”去沟通,那么对方就会只听到评论,就会反击。区分观察和评论;我们误以为,要让对方改变,就要把话说的足够狠。对方歌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也可能会自暴自弃,还可能会变成讨好者,看你的脸色做事。
2、感受
我们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感受,心灵是被压抑的,认为表达感受就是一种示弱,我们往往更习惯性的倾向于攻击对方。其实,示弱并不是真的弱,而是一种心理强大,我敢于用真诚的自己去面对你。示弱,更容易获取对方的同理心,也更容解决问题。当我们说“我觉得”时,常常并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这种表达方式更容易被对方接受。
3、需要
需要是感受的根源,我们产生了伤心、愤怒等感受,是因为我们的需要没有被满足。我们很容易将造成我们不爽的感受,归因于他人的行为,从而用感受来绑架对方。另外,指责、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
4、请求
需求不可太过抽象,要提出具体的请求,以便对方明确知道要怎么做,才能满足你的需求。“请求”并不是说服别人的手段,而是一种和他人的相处模式。如果我们跟孩子从权威的方式,改变成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要给对方时间。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她不依附任何人而存在。每个妈妈都无法替孩子做任何的决定,我们能做的只是能带给孩子爱和陪伴,而不是以爱之名,给予爱的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