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这件小事已经进行到将近一个月。其间会遇到两种比较明显的障碍。一是无话题可写,二是有话题不知道怎么写。
就像在写作训练营写复盘,如果哪一天感觉没有复盘内容可写,那一定是当天没有投入足够精力,没有在群里鼓励学员,没有私聊学员学习情况。因此,复盘不只是对一天生产结果的总结,也是对生产过程的督促。
日更话题同样也是,如果哪一天没有话题可写,那一定是当天没有做事,没有思考。所以,有时候会因为日更话题还没写而刻意在白天去观察一个人,一件事,做到晚上有据可查。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有了话题,逐渐的也倒逼自己输入和思考。要知道,以前“输出倒逼输入”这句口号可是喊得相当响亮,但是从来没有和生活发生连接。一直以来只是当做道理来存储。
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增强对生活的敏感度,就是持续写作的话题来源。
第二个问题,是有话题不知道怎么切入。
就像020服务就是管理,激励就是约束。当时只是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好,但是好在哪里,自己的生活有没有类似经历,完全没有感觉。但还是坐下来,先把这句话敲上去。再努力搜寻过往生活经历里能契合上的点。从完全没有思路,想到训练营一些小案例。进而思考这句话真正意味着什么。想到如果是读者在看这句话,该怎么帮助他理解激励、约束的具体实例。这时候才发现一开始看到这句话时候朦朦胧胧的理解是多么不靠谱。除了把这句话多重复两遍之外,并不能用自己的话讲出它的意思。
就像是学英语做翻译题,读完一句话发现意思懂了,但是要用明明白白的大白话写出来总是有难度。
就在不断打磨和考量中,对本来就不是很明白的话题,也知道了其中自己并不明白的点在哪里。
这就是坐下来开始写的好处。写得过程就是整理思维的过程。有时候并不一定只是把脑海中成型的想法输出出来,而是将输出的过程,作为整理过程,很多想法会源源不断冒出来。
由此得到,不只是写作,其他事情何尝不是呢。工作,生活,遇到的很多难题,如果还没有想好,不如先做起来,一边探索,一边前进,每一个动作都是下一个未知动作的前奏。在未开始之前,你怎么知道你会遇到什么意外的启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