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如此糟糕,要么埋葬火化要么死无葬身之地

                                           

我个人非常崇拜余华,在我的阅读体验中余华给我的冲击最大。可能是因为那种暗黑风格吧。就像我站在新华书店读到夏尔·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一样,有种直击灵魂的感觉。读完《第七天》,感觉余华依旧喜欢了那种对暗黑的描述,不过现实比小说还要怪诞,书中用一个死人的视角“串烧新闻”,引起了很多人的吐槽,但不可否认着还是一部很好的作品可以用一种崭新的“视角”看待我们这个时代,有一种很新奇但读完也有种淡淡的温情,还有淡淡的无力的感觉。

《第七天》应该不是余华最好的作品,我很期待余华下一本的新书。仔细想想,我们确实生活在余华所描绘的那个世界:

1:钱很有用。杨飞死后没人给他净身,没有人给他换衣服。当他去殡仪馆的时候,活着的时候钱很有用,死后钱依旧很有用,可以买很好的寿衣和骨灰盒。还有墓地,有了墓地就可以火葬了。没有墓地,没有骨灰盒,只能去死无葬身之地。

2:金钱在权力面前自惭形秽。书中的第14页,这句不多说。大家都懂得。不仅仅生前有用,死后也有用。荒诞不荒诞,我们所处的世界。

3:书中的种种荒诞事件几乎都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甚至都上新闻了,而我们却很容易忘记。余华用这种荒诞的视角再次回首看我们所处的世界的时候有一种不敢相信“我们竟然在这样的世界活了这么久的怪异感”。

《第七天》我觉得并不是最暗黑的描写,余华骨子里还是有一种温情、一股淡淡的温暖的。尤其是书中的父子情,看的我好生羡慕。而这份父子情页贯彻始终,也可以说人性最耀眼的部分在这对父子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我个人觉得《第七天》可以作为《活着》的姊妹篇“一生一死”,展示着我们这个土地上生活着的人们的坚强。虽然余华在《第七天》用了一些素材引起了一些吐槽,但不可否认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中。现实如此糟糕,活着就很难而死后要么埋葬火化要么死无葬身之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