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刘清
沃顿教育中小学课外辅导专家
在每次的分享后都有一些爸爸妈妈提及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让孩子明白“不管别人在做什么,管好自己,做好自己”是一件多么难做到的事情啊。
关于注意力问题的研究,从来都是认知神经科学中最有趣的研究领域之一。
当我意识到注意力在成年人的世界这也是个问题的时候,对孩子走神、坐不住的担忧就减轻了很多。
毋庸置疑,我们的大脑每天都在很忙碌地应对来自外界的各类信息,可并非所有的信息都会引起我们的注意。
我们在选择性地接收信息,为什么呢?因为“输入人脑的信息中,能被加工的数量是有限的”。
看一看“注意”这个词的定义,就会明白上面那句话的涵义。
“注意就是留意一些东西的同时忽略另一些东西的能力”。
既然是一种能力,那就不是天生的,就需要后天培养。
问题来了,怎么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呢?
01
避免打断孩子注意力
大部分孩子是好动的,坐不住的。只有当他们发现感兴趣的事情时,才会安静下来。比如,睡前妈妈讲绘本故事的时候。
很多吵闹的孩子,都会在爸爸妈妈递给TA一部手机,或者答应TA看动画片的时候,安静下来,而且长时间沉溺其中。
我们是否意识到,这样的行为会影响孩子今后学习的注意力呢?
大多数孩子都喜欢涂鸦,拿着蜡笔或者水彩笔在纸上涂涂抹抹。
当孩子集中注意力在涂鸦的时候,你是否注意到自己或者亲人的一些行为会打断孩子的注意力呢?比如让TA吃水果,喝水,来玩这个……
打断很容易让孩子难以专注做一件事情。
李玫瑾老师曾经在讲座中也一再提及,很多孩子坐不住,就是被打断多次带来的恶性结果。
02
帮助孩子学会控制注意力
《中国青少年注意力状况调查报告》中显示:仅仅有16.1%的青少年从师长或其他社会机构得到过系统而科学的引导,绝大部分孩子只能从生活经验中寻求应对的方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人生导师,在孩子玩耍的时候,观察一下孩子,看看TA喜欢什么样的游戏或运动,TA身体的协调性和活跃度如何,TA的注意力大概可以持续多久……
我们要学着基于孩子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做教养计划,比根据孩子的年龄或智力水平应该怎样来做教养计划,成功帮助孩子的概率高得多。
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简单一致的日常惯例,比如和孩子一起收拾玩具时,听取孩子的意见,哪些放在一起,放在什么地方;经常用到的彩笔、画纸、剪刀等放在家里哪个固定的抽屉或位置,更为方便取放……
孩子们对时间的感知很模糊,所以尽早教会孩子认识日历、时间,从而学着利用钟表或计时器来安排时间,这对孩子的注意力训练也会有极大的帮助。
还有,多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有氧运动。比如和孩子一起学做广播操。
在学做广播操的过程中,孩子要全神贯注地记住其中的动作、动作的顺序,以及聆听其中的旋律,这对训练孩子的注意力会有较大的帮助。
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提醒我们:“有些孩子摄入的糖分太多,会造成他们的身体发生生理变化,从而造成他们过度活跃。”
各位爸爸妈妈,在孩子的注意力培养的过程中,欢迎分享尝试过的方法或其中的酸甜故事。养育孩子我们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