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信不立”新解

“人无信不立”这句话往往被解释成“一个人不讲信用,就不能立足于世界。”这种解读当然是对的,也是大家所广泛接受的。其实,这句话也可以解释成“一个人没有信任就不能立足于世界。”或者“一个人没有信心就无法立足于世界”。而且信任和信心还是紧密相连的。

首先,我们来看信任。我们通常所说的信任往往是指信任他人。信任往往是指不知道事实的全部真相情况下无条件的相信。比如,爸爸相信你是一个好孩子。有了这个前提,当你做了一件爸爸不理解甚至是不赞同的事情时,爸爸就仍然会相信你在当时做了当时你认为正确的选择,这就是信任。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无法掌握事情的全部真相,此时信任就很重要。生活中,假如我们能相信大多数人大多数时间都是向善的、好的,我们就会对身边的人和事有更多的好感、更大的包容度,我们就更容易从古人、他人身边汲取智慧,我们就会更容易看到世界的美好,这样的话我们就会对他人产生更多的信心,对事情往好的方面发展产生更多的信心。

除了应该信任他人之外,还要信任自己。假如我们相信大多数人大多数时间都是向善的、好的,当然我们自己也是属于大多数人,这样的话我们就会相信自己在大多数时间都是向善的、好的,这样的话,我们便容易接纳自己的一切,更敢于去追逐自己的梦想、践行自己的使命、兑现自己的承诺,而且当一件事情经过努力没有成功时,也更容易将其归因于客观时机和条件的不充分,从而自信心不会受到影响,进而逐步增强自己对自己的信心。

一个人对他人和自己的信任度和信心越来越强时,才能获得别人对自己的信心和信任,从而逐步在其他人心中和社会中积攒信用。因此,“人无信不立”这句话的可以完整解读成,“一个人对社会上多大数人的大多数时间有信任感,从而对整个世界有信心,进而会激发自己的自信心,从而使得我们更加成熟、圆融,于是大家更信任我们,我们的信用也会逐步增加。”

当然,我们在相信大多数人大多数时间都是向善的、好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人性的弱点,这就是存在“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话的原因。例如,一个女生在深夜和几个不太熟悉的男生去喝酒这可能就不是信任了,而是缺少对风险的必要防范。我们喝过酒的人都知道,人在喝酒之后的自控力会大大降低,而且我们有句古话“酒壮怂人胆”,这样的情境下“少数人少数时间”干坏事的概率就大大提升了。因此,一个女儿刚刚开始恋爱,假如她的男朋友深夜约她去喝酒,作为父亲此时担心是正常的。其实,女生对于此种约会完全可以拒绝,也不用担心拒绝这次约会错过真命天子,因为一个不能正确对待女生自保策略的男生就不会是一个好归宿。那么,我们怎么去区分“大多数人大多数时间”和“少数人少数时间”呢?可以从是否理智去判断,当一个人心平气和、理智的时候就是属于前面,当一个人不够理智、情绪化或者欲望控制了理智的时候往往属于后者。当我们还不够成熟或者没有较多方法处理“少数人少数时间”这种情况时,首先我们尽量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其次当面临这种情况时自保、敬而远之是可以采用的策略,并在生活中或事后当这些人回归正常时学习当时处理这种情况人的经验和教训。再次,我们要学着在理智的情况下做决定、行动,当我们自己不够理智、不够清醒、情绪化或者受到欲望支配时不要尝试做决定、行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