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者的未来——痛并奋斗着

在2009年之前我们国家有一个专门统计失业率的数字叫“统计失业率”,不言而喻,失业者需要到相关部门登记,那么没有登记的失业者就意味着被官方所忽略,2009年之后我们国家的相关统计部门开始使用更加精确的统计,也就是“失业调查”。二者的本质都是想要了解失业人口的精确数字,而区别在于失业调查需要到失业者家里面询问。

本文重点讲述的主角增永的痛与未来。

增永于2009年3月考入北京市统计局,也是第一批参加北京市失业人口调查的工作人员。

增永曾口述第一次见到失业者会有那么一点开心,为什么会开心呢?因为他的敬业,因为他不想有数据遗漏。从增永的角度看,他的想法很纯粹,说明了我们国家的统计工作做的非常认真。

增永出生在山东淄博的一个乡村,农春里长大的孩子,凭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京市的公务员,在他看来这是非常有面子的一件事情。凭着一腔热血在统计局快乐的工作者,事实上快乐工作背后他也有着他自己的忧虑。工作之初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工资是多少,当第一次看到工资条的时候他一度惊叹“1800元”,后来他升任主任科员、逐渐工资开始增加,即使这样一年也不到十万元。

之后几年增永的日子平平淡淡,甚至因为妻子的不理解而离婚,在她妻子看来北京的日子愈发灰暗,坚持要回老家。他们原来买过一套房,离婚后归女方而房贷则由他继续还,还要按月缴纳孩子的抚养费。经济负担过重,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离开了统计局。

2015年增永离开了统计局进入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给增永的的待遇是年薪30万,增永期初进入这家公司极不适应,因为这家公司的同事都在做一件事情,就是精准营销。这家公司叫“E租宝”,2015年的12月公司出事了,24名高管在12月9日这一天集体入狱,罚款19亿元,自“E租宝”上线之日起算起,吸金高达747亿元,客户超过90万人,无数人的钱灰飞烟灭,增永第一次感受到了市场的可怕和失业的痛楚。

后来增永进入了华夏幸福房地产公司,这家公司给他的薪资是年薪50万元,在他眼里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甚至一度觉得自己进入了中产阶级。可是好景不长,他所在的项目部被公司舍弃,增永又一次“失业了”。

增永一个乡村里走出的大学生,靠着拼命的学习和傲人的文凭一度走进了北京市统计局,又一次的尝试了失业的痛楚,我们不难发现他的事例很典型,从小学到高中学一路都是实验班,大学毕业又考取了北京市的公务员,可还是还不起房贷、养不起孩子。

我和增永是一代人,我们这一代人我认为是被挤上车的一代人,我们感受了祖国的富足和祥和,如果我们这一代人养不起孩子,试问谁还养得起?

一直以来我都在想一个问题,假如有一次可以透视未来的机会,我一定会用来透视我的孩子的未来,我更希望我的孩子能够过上和她理想一致的生活。

失业和教育本不能相提并论,但是笔者在增永深深的无助里看到了失业者的痛,也见证了他们的奋斗过程。所以笔者希望未来的世界里教育和失业永远不会划上等号。

案例来自于何帆教授的巨著《变量》,只是观点不同而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