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自己的节奏,在曲折中有序前行|Monthly Review

【 曲折中有序前行 】

///

Monthly Review

新春假期结束归来,开工一周左右

生活和日子又开始回归工作节奏

假期间在家休息,刷刷抖音看看书

粉上了环球少儿的总裁张诗童

受他影响开始阅读张磊的《价值》

年后回来每日阅读点商业新闻

尝试吸收些新的信息



或许是舆论风向,近期总是频繁地在媒体上接收到三个观点:

1、认知决定成就和财富

2、坚持第一性原理

3、拥抱长期主义,做时间的朋友


Part 1  认知决定成就和财富

       杨天真在奇葩说现场的开杠环节,情急失控下说了句“老板更能洞悉事物的本质”

       可见在老板的眼中,他们认为自己是因“洞悉事物本质”的核心能力而走到今天的。

       而决定这项能力的则是我们的认知。

       这个观点不禁让我联想到近期看到的视频《中产阶级将无法超越父辈》

       其视频的底层逻辑也是“认知决定财富”,而我们这一辈的认知都是从父辈身上学习而来的

       富人的孩子从小学习商界、政界的运作规则、规则定制者的操作逻辑,长大后自然在政界和商界混得如鱼得水;

       而穷人的孩子从小见过了太多现实的残酷,看多丑陋和真实,中间个别的奇才便能突破现实的困境,从而实现阶级跨越。

       唯有中产阶级,继承着父辈“在企业里按部就班,日子就会慢慢变好的”的思维方式生活,可实际上父辈们之所以“日子慢慢变好了”的核心原因不过是搭乘了时代的红利,而当时的红利,无法复制于当下。

       于是当下中产阶级的孩子便温水煮青蛙,看不清规则,又不清楚现实的残酷,难以超越父辈的生活着。

       中产阶级实现阶级的跨越有两个方法:

        一个是搭上企业的红利梯子

        另一个则是搭上价值观和认知的梯子

       但是,搭上了上升企业的梯子的方法一除了基于运气,更是要基于正确的认知才能选对潜力的黑马赛道和公司,

       所以啊,“提升认知”始终是成长的本质。

       当然啦,并非每人的梦想都是“阶级跨越”,这就回到近期我阅读《价值》时接触到的第二个观点:第一性原理。


Part 2  第一性原理

      是指任何理性系统的根基性命题,就是说我们世间万物发生都会往上追寻它的原因,都有一个唯一的最初的原因,这个最初的原因是引导这件事情发展及结果的本质。

       例如我们加入一家公司,是因为这家公司的领导,后来因为和其他领导相处不好而离开了,那么是因为我们最初加入这家公司的核心原因不是因为我们认同这家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

       其实用“第一性原理”理解一段关系、一个决策、一项投资都特别实用。例如:

       一个男生因为女生容貌的吸引,而喜欢一个女生,那么当女生年老色衰时,这个男生便会离开;

       当你为了显得努力而去健身时,那么发完朋友圈就会离开;

       当你觉得爱奇艺是一个产出内容的公司时,当他完成内容制作或者企业调转方向时,你就会停止投资。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用这个原理去理解一个人的人生决策,例如:

      我最近粉的环球少儿的总裁张诗童,他说在他的人生里,他会做3件事:

第一:做教育,因为教育可以改变不同人的人生;

第二:做影响力,因为这能体会不同人的人生;

第三:做酒馆,因为那才是人生。

      又如张磊对人生的理解是“和一群靠谱的人做有趣的事”,所以他创办了高瓴资本。

       或许这些案例会被认为是“成功人士的自圆其说”,这同时也让我联想到《活出生命的意义》书中提及的一个故事。

       这本书的作者纪录了在纳粹时期,他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故事,他说在集中营里久了,你就很容易判断接下来“离开”的人会是哪个,那些对自己的未来丧失信心的人,注定要走向毁灭。

       他当时的号长F是个小有名气的作曲家和词作家,有一天,号长说“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有个声音说,我可以许个愿,问任何我想知道的事情,于是我问了他‘生命时候才能够解放?’”

作者问他“你什么时候做的这个梦?”

“1945年2月”

“那个声音怎么回答你?”

“3月30日”

     但随着日子临近,战争极不可能自那个日子结束。

      2月29日,F突然病了,高烧不退,3月30日,他便陷入了昏迷,第二天便离世了。

       书里提及,集中营里很多人的S因,都不是因为劳动强度增大,也不是食物短缺或是气候寒冷,而是将人生寄希望于某日战争停止,当战争仍未停止时,他们便丧失了信心从而离开人世。

       在幸存者的案例中,大多数都认为人生还有其他的目标,有人认为国外的孩子还在等待着自己,有些科学家认为,还有很多著作等待着自己完成...

       人生的“第一性原理”除了支撑我们往后的人生,甚至支撑着我们的生存。

       所以,当你做事觉得无法坚持的时候,不如先找寻一下做这件事的的“第一性原理”,想清楚自己的初衷,然后看看自己对这个初衷是否有强烈的实现欲望。


Part 3    拥抱长期主义,做时间的朋友

张磊在《价值》中主张长期主义

“把时间和信念投入能够长期产生价值的事情中,尽力学习最有效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标准,遵循第一性原理,永远探求真理”

在他看来任何“长期”的事物都更具备价值,包括:长期的投资、长期的关系、长期的学习等。

       说实话,在长期的刻意练习和坚持中,确实大多时候都很艰难,没有那种“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光环和名气,大多时候独自前行的时候,确实苦涩和不被看见。

       这个世界上赚钱的方式有两种,“基石”和“欺世”

       20%的人是基石,靠给社会创造价值赚钱;

       80%的人靠欺世,靠欺骗能量比自己低的人盈利

       如果清晰认知自己不是那80%的欺世类型,那就拥抱长期主义地做一个脚踏实地的“基石”吧

       人生是一场长跑,抓住自己的优点、特长和专业,坚持做正确的事情。

       保持自己的节奏,在曲折中有序前行




#彩蛋

我终于也有猫猫啦~

是个粘人的女孩儿

取名“焦糖”

 “你长得就是我很喜欢的样子”

“照片是P的”

除了外貌,心也能用‘样子’来形容啊”

总有些人,能看到你背后的翅膀

行吧,不枉相遇一场

“我们对你的期望只是你过得开心点

至于你混得怎样,赚多少钱

甚至你感情生活如何

那都是你自己的

我们还是会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前进

所以,你做你想做的就好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