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着讲台上老师清秀的脸庞,黑亮的长发,听着老师温润的话语,清脆的歌声,我便如痴如醉。他们身上散发的书香儒雅,头上带的五彩光环,让我立志要成为一个那样的人,那时我的老师就在我的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对“教师”这一职业期望的种子。这颗种子在老师爱的雨露和关怀的阳光下,渐渐地在我心中,生了根,发了芽,长大了。它终于结出果实——我也成了一位老师。
1997年的8月,那个夏日的炽热阳光还恋恋不舍,不曾离开的时候,我终于褪掉了学生的稚气 ,如愿以偿,真真切切地走上了那三尺讲台。听着台下稚嫩的童音喊着"老师好",看着那一张张花瓣一样的脸庞,内心是激动,是自豪••••••
初涉教学,便努力学习,向老教师请教,通过各种教研书籍揣摩课堂模式。还记得为了讲一节优质课,教学设计改了又改,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和年轻人一起研讨教学环节。当时乡下条件差,没有电脑,只有老式的投影仪,便自裁玻璃,在上面画画,写字,自己做幻灯片,就是为了能将学习内容直观形象的呈现,让学生更易于理解。为了让学生理解«詹天佑»中设计的人字形路线,就请人用水彩画的形式把它画出来。不一样的教学环节设计,加上标准的普通话,深情地朗读,总能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所以我的课深受孩子们欢迎。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做一个学生需要并喜欢的老师,必须时刻注意修养师德,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学生。每天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业余时间我认真钻研业务,大量翻阅教育杂志,不断给自己充电。在耕耘中拓宽视野,在执教中提炼师艺。加上平时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要求严格,一丝不苟的批改作业,我所教授的高年级语文总能在乡镇的考试中名列前茅。
乡下的孩子家长哪有空辅导功课,况且有很多都是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照看。自制力强的孩子还行 ,淘气包怎愿意自觉学习。所以,我就采取知识点过关制 ,没掌握的就留下来继续学习,辅导。总是在华灯初上,万家灯火的时候才能到远在县城的家。为此,上幼儿园的儿子 ,我从未有空去接送过,对孩子 ,对爱人充满了深深的歉疚感。但孩子们成绩的提高让我倍感欣慰。
弹指一挥间,二十年的岁月就在绘声绘色的讲课声中,就在埋头批改作业的笔尖,就在上课铃与下课铃的交替声中滑过。 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使我对教师这个职业也有了一点点感触了。老师一向的评价都很高,有人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老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有人说老师是甘为人梯,默默耕耘;有人说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当我穿过它面前的这些光环,走进它的内核时,我渐渐地理解了它的内涵,教师是平凡的、普通的,犹如一颗小小的铺路石,而我只愿做那小小的铺路石,让我们的新一代在我铺就的平坦而宽阔的道路上奔向远方。
多年的朝夕相处,我炼制出了走进学生心灵的的“灵丹妙药”:与学生沟通,用心去爱他们。我在每个学生身上寻找闪光点,尽量让每个学生树立起信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不以你的真挚之情,诚挚之心是不会换取同学们纯真的心的。很快的我们之间就建立起了一种牢固的既是师生,又是朋友的双重关系。
班里有这样一个女孩,父母离异,父亲外出打工,就让她跟着年迈的爷爷生活。她家离学校较远,中午不回家吃饭,就用一包方便面解决问题,冬天滴水成冰,不喝点热汤怎么能行。于是,很长一段时间我就烧开水为她煮面,再放进去一个蛋,一些青菜,小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加点营养怎么行。小姑娘感激涕零:"老师,你真好!"随后我们便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班里需要什么,我都派她到我屋里去取,没有一丝戒备。可后来,我发现包里的钱总是莫名其妙的丢失每次数目并不多,一块两块,接下来就有五元,十元的丢失,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除了她,还会有谁呢?于是,我便盘问她,看着我真诚的眼睛,她再也无法说谎,眼眶里泪水在打转。我也理解作为单亲家庭,作为留守儿童有太多的穷困与无奈,缺失家庭的温暖。我塞给她五十元钱,告诉她,有困难找老师,但穷要有志气,不能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不义之财。努力学习,将来靠知识摆脱贫困。她使劲点了点头,后来再也没有发生类似的事情。再后来,小姑娘似乎是辍学打工去了,我除了惋惜还是惋惜。
还有一个女孩我印象深刻,她叫李亚萌,是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印象里她长得黑瘦,作业老是不写,给家长打电话,她爸在外地打工,只能训斥一顿,也不能奏效。学校买学习资料,她从来都不买。后来了解到,她是父母离异,后来父亲又娶了后母,后母带着一个小弟弟,那么她放学的任务就是带孩子,做家务,根本顾不得学习写作业。有一次,看她浑身脏得厉害,就带她到我家里洗澡。衣服一脱,我哭了,她那清瘦的躯体上,竟是伤痕累累,淤青的疙瘩遍布整个臀部。好狠心的后母!这也勾起了我深深的同情心。这样的后母,你跟她也是多说无益,只能给孩子更多的关怀和爱。送衣服送钱,送资料,我也只能做这些了。后来亚萌上初中了也就失去了联系。几年后在街上意外相逢,互相加了微信,在微信中她称我为"妈妈",很欣慰她现在越来越好了。一旦学生体会到这种爱的情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
老师,把世界变得更美丽;老师,就像黑暗的夜空中的一颗闪亮的北斗星,在人们迷茫的时候,照亮人们的前程。老师肩负着神圣的使命,老师肩负着祖国的未来,老师也肩负着民族的昌盛与历史的重任。脚下那块小小的方讲台,记录着老师们所有的喜怒悲哀,手中不断书写的白粉笔,伴随着老师消逝的青春岁月,每一个成长的孩子,都是老师永远的期盼与骄傲。在新教育横扫千军的时代,我势必要拿出激情与豪迈,用更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用崇高的师德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成长为一名带给孩子幸福完整生活的新时代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