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 为什么你越想入睡,却发现自己越清醒?

01

“不要去想白熊”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韦格纳在大学里进行了一个实验,要求参与的学生可以想任何事,就是不要去想白熊。

结果学生们没法不去想一头白熊,每当他们试着去想别的东西时,思维总会不由自主地回到白熊身上。

“白熊实验”证明,越是不让我们想一件事,我们就会越去想它。

02

“讽刺性反弹”

当人们试着不去想某件事时,反而会比没有控制自己的思维时想得更多,比自己有意去想的时候还要多。这个效应在人处于紧张、疲劳或烦乱状态时最为严重。韦格纳把这个效应称为“讽刺性反弹”。

日常生活中,“讽刺性反弹”现象并不少见,比如失眠患者越想入睡,就发现自己越清醒;减肥的人想要节食,却总忍不住美食的诱惑;忧心忡忡的人试图摆脱焦虑,却一次又一次陷入对灾难的幻想。

压抑人的本能时,就会产生这种“讽刺性反弹”效应。

实验表明,人们试图摆脱自我批评的想法时,与坦率面对这种想法相比,他们的自尊心更容易受挫,情绪更容易变坏。

越是压抑消极情绪,人越可能变得焦虑、抑郁;越是想摆脱痛苦的想法,就越会变得恐惧、沮丧。

试图压抑自己的想法、情绪和欲望,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让你更容易去想、去感受、去做你原本最想逃避的事。

03

如果想让自己远离精神痛苦,人们需要与这些想法和平相处,而不是把它们推到一边。

对抗讽刺性反弹的方法,是放弃自控,关注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试着转移注意力。

大脑激活研究证实,一旦允许人们把压抑的想法表达出来,这个想法就不太容易被激活了。因此,当人们不再试图控制那些不希望出现的想法和情绪时,它们也就不会再来烦你了。

去想自己所想,追随自己的感觉,放弃控制内心的感受,能让我们更好地控制外在的行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