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的时候我加入了我们学院老师组织的一个小学综合实践团队,于是大二上学期,每星期去一次小学听课。
听了一个学期的课后,我通过了考核,原本大二下学期就可以去当主讲上活动课的,但是大二下我们就封校了,出不去,一学期没有下校,只是改一些合作基地的教案。
大二下学期团队又招新,新进了很多学弟学妹,原本如果正常进行活动,应该是我们之前通过考核的一批人开始做主讲,新进的成员和未通过考核的成员继续做助教,但因为YQ我们封了一学期。
这学期我们还是不让出校(特殊情况请假可出,跟封了也没啥区别),好不容易这学期有了一个下校机会,还是去高中(我个人以后想教初高中),所以我就很想去,但是这次名额、经费有限,因为只有一个学校,八个班,只需要16位讲师(主讲+助教),但我们团队就我们这一届的,都不止16个人🤐🤐,何况还加上21级的学弟学妹。
原本他们想是轮着来,但是出行证只能办一次,还要有照片,也就是说只有16个人可以在那个时间段固定的出去,其余人想去都得请假。
他们已经定了七位主讲(大一就进入这个团队的,大一就加入的是上过两学期课的),只能再选一位主讲和八位助教。
想着每个人准备一节课再选也比较不出什么优劣,而且时间不允许。
尴尬了,这情况任谁都尴尬,然后商讨好久,最终他们决定留五个名额给21级想留任的学弟学妹(这个留任其实主要也是他们自己定了,找接班人)。
这样一来,就只有4个名额,最后决定抽签决定,抽中了的就办出行证(不用请假,车费报销),没抽中的想去也能去,但是要自己请假,自己包车费(说实话,其实很难了)。
虽然最后很幸运抓阄我抓到了,可以办出行证,但是也没定是主讲还是助教。这也都是后话了。
通过这件事,我就想说根本没有绝对的公平,抓阄也只是运气成分。还有不管做什么,要趁早。
所以如果有想要的,真的要积极去争取,不仅仅是思想上的,还要有行动上的,就像留任一样,最后留下来的一定是提前表达过意愿或者跟自己熟悉一点的。
突然就想起之前钟杰老师在意博班班委竞选时说过的一段话:
“我们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千里马,可是又不出去遛遛,每天就躲在角落里祈求上天,老天啊,快派伯乐来发现我啊。伯乐只有一个呀,千里马那么多,他一双眼睛怎么看得过来呢?因此,千里马要展示自己还得主动走到前台,大声地告诉伯乐:'喂,伯乐,我是千里马,我学富五车,我才高八斗!您老人家看到我没啊?'人家伯乐一听,千里马都找上门来了,免除了舟车劳顿,多好的千里马啊,重用!”
我不知道多少人有这种心理,我之前一直就是这种畏畏缩缩,想但也只是想想,没有付出行动,可能也是没什么很坚定的想法叭🤔🤔🤔。
只想呆在自己的舒适圈,不想去处理那些我不擅长的交往,总是抱着一直无所谓的“侥幸”心理,可是我想说太多的无所谓,最后也只会没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