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豆小梁
现在是写作流行的时期,因为写作变现让许多人投身于各种写作班写作平台中去写作也一下变得热闹起来要我说花高额去报各类写作,速成班寻求成大作家的方法,倒不如来看看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出口成章写作指导看似精简却是写作的好帮手。
01
对于写作我也有一些研究,但是还不成气候,至今为止也没写出什么令人满意的作品。翻到老舍先生的这一个写作指导书,还是颇有感慨的。
写作肯定用到语言,没有语言运用功力,文章肯定乏味,我还曾经买过生动运用语言的书本来照搬,现今读到老舍先生的对人物语言的论述才知原来要学好语言并没有那么困难。
老舍先生指出。
"语言的学习是从事写作的基本功夫,学习语言须连人带画一齐来,连东西带话一齐来。"
意思是说,语言必须注意她的思想感情,注意说话人的性格阶段文化程度和说话时的神情与音调等,通过一个人为什么说那句话,和他怎么说那句话,看出他的生活与性格来。对不会说话的,草木泉石等,也抓住他们的特点特质,精辟的描写,用自己的话道出东西的特质。
如杜甫"塞水不成河",几个字都普通,经过诗人一运用,便成为一景,非常鲜明,又如"月是故乡明",添加了情感,则更有感染力了,因此,人与话,物与话,须一齐学习,一齐创造。
2
老舍先生觉得练习基本功,对初学写作者来说是很重要的事——先练习写一人一事。
这也是我有所受益之处,相信许多人也有这样的困境:有一肚子故事就是写不出来,若是被老舍先生追问,那些故事中的人都有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估计回答不上来,只是记得一些新闻一些事情,并没有仔细观察。
要想写好小说剧本等,要从练习写一个完完整整的人,一件完完整整的事做起。
我们要仔细观察身边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录。刮一阵风下一阵雨,你记下来,日积月累肚子里的东西就多了起来。
一个人,他的思想、感情、面貌、行动……一件事物,它的秩序、层次、始末,逼真积累下来写文章也就容易了。
另外,写短篇小说时首先要想到人物,然后再安排故事,想想让主人公代表什么,反映什么?用谁来陪衬,以便突出这个人物。一定要根据人物的需要来安排事件,事随人走;不要叫事件控制着人物。
写时,一定要多想人物,常想人物,应赋予人物性格特征。先想他会干出什么事,怎么个干法,有什么样的胆识,而后用突出的事件来表现人物,展示人物性格,要始终看定一两个主要人物,不要使他们写着写着走了样子,勿贪多。
写小说时,小说的"底",在写之前就要找到,有些作者还没想好的就写,往往写到一半就写不下去了,结果只好放弃了,光想开头不想结尾,不知到"底"落在哪里是很难写好的,"底"往往在结尾时才表现出来,"底"也可以说是你写这小说的目的。
3
朗读自己的文稿有很大的好处,词达意确,可以看出来,音调美好与否,必须念出来才晓得,朗读给自己听,不如朗读给别人听。即使听着是最客气的人也会在不易懂,不悦耳的地方皱皱眉,这大概就是该加工的地方,当然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写作方法,我们并不强迫人人练习朗诵,有的人也许越不出声,越能写的声调铿锵。
青年作家应有的修养一勤学苦练,始终不懈。
这样的现象,第1篇写的不错,第二第3篇每况愈下,或发表一两篇作品以后就停笔不再写都是很可惜的,从事文艺创作必须勤学苦练,始终不懈,骄傲是死敌。
鼓舞青年们创作应当以量求质,我们应该要求自己每篇作品都不惜工本,保证质量,青年作家对于约稿者也应提高有求必应,随便发表作品的毛病。
我们的笔是我们的武器,武器永远不该离手,我们必须经常练习,练习与发表是两回事。
什么题材都该练习,但不必篇篇发表,保持这个态度,我们就会避免粗制滥造,又足以养成良好的劳动纪律,这是每个作家应有的修养,这样坚持多少年,甚至终生我们是会有很好的成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