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的他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伊氏说,知之者,知道有这条道路。好之者,喜欢走这条道路但还没有得到。乐之者,有所得,于是以此为乐。

张敬夫说,譬如说五谷吧,知之者是知道可以食用的人,好之者是嗜好食用的人,乐之者是嗜好食用并且能吃饱的人。知而不能好,则是知之未至也;好之而未及于乐,则是好之未至也。

唐君毅先生说:「...错误的世界依于真理之世界。错误的世界之底层与上层,皆是真理之世界。无论人如何犯错误,而此底层与上层的真理之世界,却永远安静而澄澈…人在真知错误之世界之底层与上层,即真理之世界,人遂知随处翻过错误、透过错误,以发现真理,而同时能宽容他人与自己之错误。他知一切错误,在真理之世界前,都只如浮云过太虚…人之学问,到此境界,乃能有所学问之乐。真理之世界是坦荡乾坤,故可乐。真理之世界悠久而恒在,故可乐。乐真理之世界即乐道,乐道即学问之第四阶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