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生活紧张忙碌,日子也过的很快。转眼,就到了元旦。
元旦前夕,班主任胡老师和几个班干部商量:为了缓解学生们的紧张学习,和往年一样,办个元旦晚会,让大家放松一下。
晚会节目,班里学生自愿参加,最好提前报名确定一下节目内容,也不排练,临场发挥,活跃气氛,达到目的,就行。
几个班干部拿着单子,动员了几次,只有几个男生报名,女生没有一个报名的,最后,胡老师说:“到时候看情况,节目不多,就开一个元旦茶话会吧。”
元旦晚上,大家一起把课桌移到教室边上,中间空出一片表演场地,教室顶上挂了一些彩带,不知哪位同学还拿来彩灯,李明哲也从家里拿来一个录音机,音乐想起,灯光朦胧,彩带飘飘,有点晚会的气氛。
晚会开始,胡老师讲了几句总结的话,并祝大家元旦快乐!接下来班长和文体委员报节目,大家到中间表演。
音乐声中,安茹正和旁边几个女生说着话,赵春梅推推她,说:“台上叫你呢!”
只见班长朱文丽站在讲台上,拿着话筒正在报节目:“我们班王安茹的歌声优美动听,我们先欢迎她唱一首歌,大家说好不好?”
同学们齐声说:“好!”接着是热烈的掌声,安茹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朱文丽和文体委员张玉琪拉到了中间,把话筒塞给了她,她急急地说:“我没报节目呀,叫错了吧?”
大家异口同声地喊:“唱一首!唱一首!”接着又是掌声。
安茹望向班主任,胡老师也笑着鼓掌,她说:“好,那就唱那首《我多想唱》吧!”大家又开始鼓掌,李明哲还用录音机调了伴奏。
音乐想起,安茹拿着话筒唱起来,刚开始大家跟着节奏拍手,唱到最后,好多同学也跟着一起唱,在歌声中放飞心情……
一曲唱完,大家又喊:“再来一首,再来一首……”
安茹又唱了一首《故乡的云》,歌曲尾声,基本是大合唱,气氛热烈,灯光映着一张张青春笑脸。
许多年后,安茹回忆起当年那个场景,心里都是满满的感动,温暖如初,美好如昔。
第二个节目是李明哲和另一个同学的相声,说的也极好,笑声满堂,掌声不断。
大家陆续表演了一些节目,有的声情并茂地背了一首诗,有的跳了一段民族舞,还有个同学表演了一曲笛子独奏,那悠扬婉转的笛声回荡在教学楼,引得隔壁班的学生也进来听,一场欢乐的晚会,让大家愉快地度过元旦,迎来新的一年。
第二天晚饭后,安茹背着书包,走出宿舍楼,远远看见徐正义提着一个包,站在宿舍楼对面,向她招手,安茹走过去,他把手里的包递给安茹,笑着说:“我家里给我捎来一包馍和菜,你拿去吃吧!”
安茹赶紧推辞,说:“不要,不要,我有呢,你留着吃吧。”
徐正义说:“拿着吧,我那儿还有,我经常沾你的光,一块儿看书,就当是感谢你吧。”
说着,把包往安茹手里一推,就跑远了,安茹只有接着,拿回了宿舍。
宿舍几个女生见她拿着包回来,都笑问她,“拿的啥好吃的?”她打开包,有几个馍,还有一个玻璃罐头瓶,里面装着豆酱炒菜。
几个女生嚷嚷着:“哇,真香!谁给你送来的?”
安茹说:“徐正义刚送来的,感谢我呢!”
王莹说:“没那么简单吧,我小时候可在他们家吃过饭,他妈做的饭,可好吃了,让我尝一下吧!”
安茹说:“好!”打开罐头瓶盖子,香味扑鼻而来,大家都拿着筷子来“尝”,就着馍,连连说:“好吃,好吃!”不一会儿,馍就吃了一半,菜也只剩半盒。
安茹也吃了一些,真是好吃。
毕竟,学校里每天下午都是馍和豆腐汤,馍,无味,汤,飘着几片豆腐和白菜,谁又能吃得多饱呢。
那天晚自习,徐正义没有来,安茹本想给他还包,再次道谢呢,看着那空空的座位,安茹几次走神。
回到宿舍,躺在床上,安茹脑海里回放徐正义那张笑脸:棱角分明,嘴角微弯,眉如剑,眸如星。
安茹,平生第一次,失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