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终于要开头了。但且慢,农场是怎么来的呢?这又有一段长长的故事要讲,这样说一定会让人弃文而去,想想还是简短回顾一下,以后再另立题目吧。
我天生就是喜欢交朋友的人。但又自小非常独立,可独乐乐,也可众乐乐,唯本心不可欺。生了个女儿一半像我,但少了我小时的桀骜,多了他爸爸天生的不争与温和。莉莉四岁的时候,我们全家搬到了布达佩斯。五岁时我把她转到了家附近的英国国际学校。莉莉非常适应英国国际学校先文后理的风格,也结识了很多的小伙伴。有一天我送她到学校,诧异的被隔壁班老师叫住,
“莉莉是你的孩子吧?”
“对啊?”
“我们班昨天有个孩子跟着她的父母回国了,落下她每天一起玩的“小闺蜜”,来到学校才发现没有了自己的好朋友,莉莉在课外活动时发现她独自在一旁伤心,居然主动和她一起玩了一整天。为我这个当老师的解决了难题,我好感动这么小的孩子会有这样的心意和举动,所以告诉自己一定要找到她的妈妈把这件事告诉她!”
从那时起,这样的故事一直在发生,成为莉莉的“主旋律”。就这样来到了2013年九月,莉莉九岁,我们全家陪她参加第一次 “天然水域泳赛”。 “有其女必有其母”,在湖边安营扎寨时,我发现旁边有个新面孔,心想这家是泳队的新人,一定需要帮助,就主动和那个妈妈攀谈了起来。谁能想到,我当初的这一个念头,让莉莉结识了她少年时最亲最爱的小闺蜜,让儿子又多了一个铁哥们,让老公找到了他最相投的朋友,让一个半中半美,一个来自遥远的澳大利亚,两个本来毫无交集的家庭,从此像一家人一样渡过了七年的时光。
去年,在老公牛仔情怀的几年的影响下,朋友一家一气儿买了两个相邻的农场,我们也就成了农场的大伙伴。疫情下,“一家人”抱团取暖,在农场埋头劳作,真正向成为“红脖子”的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现在想来,当时的初衷也许是想施惠于人,可最终受惠的却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