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65 从父母处认识自己

今天是我父母过去半年里第四次来上海,相比以前这个频率是前所未有的。半年以前的10年里,我父亲来过2次,我母亲只来过1次。现在每2个月至少来一次很像是我过去在高中时父母来学校看我的频率。不同的是,那个时候的我,是全校唯一一个每周回家2小时的住宿生。那每次的回家就好像一种重要的仪式,这个仪式是为了能够获取能量。这半年里我也从几乎接不到父母电话到开始每周打电话给他们。这些改变背后最强有力的推动力是恐惧,因为生病带来的恐惧。

父亲生病并不是最近半年才有的事情,从我记事的时候开始,就是闻着家里的各种药味并且看着母亲对父亲几乎用言听计从来形容的样子长大。父亲的病是在肝上,所以最不能做的就是生气,我也练就了不让别人生气的能力。因为父亲身体的原因,我成了我所认识的所有的人当中唯一一个没有被留守的儿童。但是在家庭的模式里面也没有学会一个健康的家庭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确认的是,我不喜欢无穷尽的日复一日的家务活以及对街坊邻居的闲言碎语的在意。我也不喜欢被指使去做事情。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学习成绩好,这也是我所想到的对家庭贡献最大的一次。在这个模式里的自己,学会了妥协、谦让和牺牲。

 唯一能有的任性机会竟然是选择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在一个自己喜欢的城市。离父母有点远,但是我也从来不认为离的近就是好事情。结婚生子之后,我就极少积极的提回家的事情了,在回家的事情上还得感谢老公一直支持和鼓励我回家和父母多待一段时间。每年短暂的相处并没有给我们的关系带来更多的进展。随着女儿长大,他们因为长期不在身边所以也很难跟她建立好的互动关系,这样维系我们的纽带就断了。直到去年下半年父亲病情的加重我才意识到原来我需要承担起的责任还有一个,就是协助家庭对抗疾病。

也是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父亲从来没有走出县城去看病,这么多年一直靠吃药维持看上去是在做工作但实际上他的能力到此为止。那个在自己心里除了生病带来的霸道以外堪称有能力的父亲竟然没有勇气自己去大医院看病。嘴上说不乐意离开小镇的父亲其实是担心有限的经验不足让他走进城市。脸皮薄却心气很高的他是绝对不愿意为这样的事情求助自己在城市中的兄弟姐妹的。所以,他选择了等,一等竟然等了近3个10年,终于女儿长的足够大了,女儿又是足够可以信赖的(天,我忽然觉得自己过去还是有太多糟糕的言行,如果可以成熟的早一些久不必让父亲等这么久),自己的勇气实在耗尽了。

在去医院做这个阶段最后一次的检查,也是关于癌细胞的检查。上一轮的治疗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肝部的积水、炎症和硬化都得到了抑制,但是却冒出来一个说需要做一个关于癌症的确诊。我一直以为我是不在意今天的检查的,我在积极勇敢的面对这些检查。但是,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我还是不断的想到今天的检查并且祈求能够是好好的。不管多么不愿意,终于还是迎来了检查。在前往的路上写下这些,期待一个我们都满意的结果。希望父亲可以有机会重新有勇气去活出自己,母亲可以更多的考虑自己一些,而我能和他们建立更高品质的关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