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汇聚,点亮山河。“2025世界清洁日领袖学院·重庆站”公益活动在远东城开幕。本次活动由捡拾中国(上海浦东乐芬环保公益促进中心)主办,重庆日报尹明公益协办,北京传益千里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发展中心承办,吸引了来自社会组织、高校、企业、社区及亲子家庭的60名代表参与,共同探讨环保行动的新路径。
现场嘉宾云集,捡拾中国发起人、世界清洁日中国区总协调、上海浦东乐芬环保公益促进中心总干事王子人,携"捡拾中国"的使命而来,与重庆在地力量深情对话。重庆日报尹明公益负责人余虎、青少年作家协会何洋、巴渝公益郑建、公益先锋陆妙婷、一点点行动计划屈思娅、传益千里何泛泛……多元视角在此碰撞,从公众动员到污染防治,从企业责任到项目传播,思想的星火交织成网,编织出2025世界清洁日的行动蓝图。
2025,全民追圾
全球每年产生21.2亿吨城市固体废弃物,只有约62%得到管理,近40%的垃圾露天堆放、非法倾倒。我们已经无法“假装路过没看见”对身边的垃圾污染视而不见。那么,当我们行走在山川旷野,什么样的垃圾会让你深恶痛绝?在领袖学院破冰环节,参与者通过传递手工绣球,在完成自我介绍之后,分享各自对户外垃圾的“最讨厌清单”:烟头、果皮、纸团、厨余垃圾、塑料袋、口香糖、玻璃渣子、辣条……
“让一部分人先捡起来。清理行动是起点,而不是终点。”作为捡拾中国的发起人,王子人老师为现场参与者分享捡拾中国缘起以及2025世界清洁日项目。
世界清洁日作为全球最大规模的环境觉醒行动之一,于每年9月20日举行,倡导“用一天的时间清理我们的地球”的行动来提高人们对全球废弃物管理危机的认识。该项行动汇聚了来自211个国家的数千万志愿者、政府机构与组织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从2018年开展,捡拾中国作为总协调将世界清洁日在中国落地,共推动163万人参与。
自2024年起,每年的9月20日被联合国正式定为世界清洁日,倡导“用一天的时间清理我们的地球”,致力于通过影响人类行为模式的改变以应对世界上的陆地失控垃圾以及海洋垃圾问题。2025年世界清洁日以“5%行动,100%影响”为主题,让关键的5%人群,成为推动社会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他们可以在山野户外、河道海滩、城市街区、乡村湖泊、水面海底、房前屋后等场景中,为自然做捡法。
除了捡拾,2025年世界清洁日也鼓励参与者围绕垃圾的源头减量、分类、再生、旧物交换等主题创意共建。
公益沙龙:激发环保创意
来自媒体、社会组织、高校及企业的多位公益实践者齐聚一堂,分享公益创新案例,探讨跨界创新路径,为重庆公益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重庆日报时政新闻中心副主任、尹明公益负责人余虎以尹明助学故事为开篇,分享了重庆日报多年来践行社会责任的探索。重庆日报通过“新重庆客户端”民生频道开设“一块做公益”专栏,以专题报道、短视频等形式持续传播公益正能量,余虎表示:“媒体不仅是环保故事的记录者,更应是行动的推动者。重庆日报将持续搭建平台,让更多人从‘看见垃圾’到‘行动改变’。”
重庆青少年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何洋从青少年视角出发,提出“公益破圈”新思路。他分享了以书博会、社区营造为载体的实践案例,将文化创意转化为公益行动,何洋认为,“把青少年放在C位中间”,结合兴趣的参与方式能有效激发青少年持续投入。
前媒体人、小草公益创始人陆妙婷则以摄影为媒介,讲述“跨越生死的全家福”“盲人女孩拍写真”等感人公益案例故事,诠释“公益即是用生命影响生命”,引发现场听众泪目。北京传益千里理事长何泛泛分享了传益千里以长江大保护为核心携手企业开展环保公益共建。以物种保护、长江轮渡巡护、生态艺术等多种方式,助力企业社会责任共建,实现多赢。
作为高校代表,四川美术学院一点点行动负责人屈思娅展示该项目以“五感”为媒介,通过艺术探索与社区互动,激发儿童感知力与创造力的公益实践。该项目由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郭辉指导,荣获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
世界咖啡:共创重庆行动蓝图
在“世界咖啡”环节,为了助力2025世界清洁日在重庆的落地,全体参与者展开头脑风暴,围绕如何推动高校青年参与世界清洁日、如何动员企业资源支持社区清洁与环保倡议、如何通过青少年影响家庭和社区的环保行为、如何对世界清洁日行动进行正面传播、如何筹集行动经费或资源等六个议题开展灵感碰撞,贡献智慧。
世界咖啡的灵感碰撞里,每一句探讨都是对未来的温柔叩问;每一次执笔,都在地图上标记出改变的可能。我们相信:微光虽小,汇聚成炬;步履虽轻,终至千里。
为一个洁净的星球。2025世界清洁日,让我们共同号召更多“捡星人”,为自然做捡法。每一片垃圾被捡起,都是对未来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