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悟家
每个人身上多少都有原生家庭的模式,通过绘制家谱图,有助于合理评估家庭的关系模式和家庭功能,甚至能够分析遗传模式和互动关系的心理因素。这样可以更了解自己,让自己从无明到有明。并通过刻意练习,改变阻碍自己的旧模式,让自己生活更幸福。其次从家谱图分析中,可以看到家族系统生命的传承,当我看着自己绘制的家谱图时候,内心感觉很有力量,也很温暖。海灵格说过一句话:当每一个属于家庭系统的人在你心中都有一个位置时,一种圆满的感觉便会涌现。
2家族的隐藏动力
关于家庭的隐藏动力,海灵格说:爱是秩序的一部分,秩序是早已被排定了的,爱只可以在秩序的范围内成长。因此,家庭的隐藏动力具有完整,平衡,秩序互相影响的特点。
完整是指在系统中每一位成员的位置都应该被看到,被尊重。我理解的看见和被尊重是指看见家里的每一个人在家庭的位置和付出,不管他/她对家庭付出的多少,都应该被尊重的
平衡是指在系统成员之间的给予与收取必须平衡。比如在夫妻关系中,如果妻子总是依赖丈夫,并总向丈夫索取物质和关爱,而当丈夫需要被理解和关怀的时候,妻子却视而不见或者是加以指责。那这种就失去了给予与收取的平衡,因此夫妻关系就会出现矛盾和问题,进而又影响了孩子,最终家庭就会失去动力。
秩序是指成员之间和系统与系统之间的秩序必须维持。在新生家庭和原生家庭中,新生家庭是优于原生家庭的。因此家庭中夫妻关系要摆在第一位,而不是把孩子或者是父母摆在第一位。
在家庭中如果能够做到这三种因素,那家庭的动力就会很足,家庭成员的幸福感也会提高。
3依恋与分化
\依恋\是寻求与某人的亲密,并当其在场时感觉安全的心理倾向。依恋关系理论认为,儿童期的依恋关系对日后的人格发展有很大的关系。\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只觉得不受父母欢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欢迎。相反,一个得到爱的孩子长大后不仅相信父母爱他,而且相信别人也觉得他可爱\。早期母婴关系的品质决定了人一生的幸福感。依恋是一种信任和被信任的关系,能让人有安全感。
当依恋出现问题时,就会觉得有丧失,分离,攻击,猜忌和羡慕嫉妒恨的现象。因此也就会出现人的心理动力不足。
自我分化是在依恋的基础上实现的。当一个没有很好的依恋,内心就没有足够的安全感去跟他人自我分化。自我分化是来自佛洛依德的理论。他认为自我分化是指个体能够将理智和情感分开,自己和他人分开的能力。自我分化涉及到我们的亲密关系,亲子关系,我们和父母的关系以及我们和所有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