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此文图片为互联网上流传的Facebook内部高效工作PPT指南,由于无法找到原始链接,特此声明仅作分享使用,侵删。
此文章中的条目我不是全部赞同,但我愿意分享我的看法。对于比较接近的内容我会简单的引用或描述,减少大家的阅读难度。
下午(10月4日)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条关于Facebook内部员工手册的消息,感觉比较有意思。进一步在网上搜了一下,看到另外一条有关Facebook内部高效工作PPT,里面有些内容对我的触动比较大,希望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理解。
刚创业者时,每次看到互联网国内外企业或者大佬给年轻创业者的“创业金句”、“创业铁律”,我都感到惊喜万分,感觉自己照着大佬们的意见做,应该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创业时间长了才发现,原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而且很多“金句”反而与现实情况背道而驰。所以,能否借鉴性的独立思考便成了自己与企业成长的关键。
古言之:“尽信书不如无书!”。
1.时间的优先级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如何利用时间取决于你如何看待时间,尤其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时间。
一部分人认为工作是最重要的,所以他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工作上,其它方面放的精力少一些。
另一部人分认为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如果连享受生活的时间,工作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了。
有些时间管理能力比较强的人认为,我可以很好的平衡工作与生活的时间,这对我来说并不是个很艰难的抉择。
这些都很正常也很现实,每个人如何看到自己的时间,就会有不同的时间优先级,进而产生不同的行为。Facebook,至少在这里的Facebook,是不会倡导让你舍弃生活,全身心投入工作(
详见第3点
)。当然也不赞同为享受生活而工作(详见:Facebook 员工手册)。
优先级意味着重要性,理解这一点很重要,尤其是在你身兼数职的时候,明确的优先级能让你工作更高效而且结果更可控。当然,不要把优先级作为借口,毕竟他无法替你做事情。
举个例子:我一位上市公司副总的签名:“45岁前,我的生活就是工作。45岁后,我的工作就是生活。”
2.计划4-5小时工作时间
很多朋友(包括我)每天为自己规划了上十项工作任务,总觉得完成这么多任务可以提升工作成就感,也显得自己工作高效,同时也可以逼自己尽可能多的完成任务。出发点很好,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实际上,隔段时间查看这些任务列表发现有很多没有完成的选项。到底是什么原因?后面才想明白,自己对时间的把握过于理想化,总以为按照按照正常情况应该可以完成。
实际上,并不是。
很多时候,你无法预计接下来的变化,除非你的工作可以不受其它变化影响。作为一个团队,你不能只“独善其身”,需要预计到额外的事情,包括:开小差、低效率以及不在计划中的意外事件。
如何解决?
重新认识时间,并预留时间。时间对每个人是公平的,在你无法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并且拒绝一切干扰的情况下,学会预留足够的时间显然是明智而且代价最小的方案。换句话说,不把自己塞得太满,至于是不是4-5个小时,因人而异。认可并接受这种工作方式,可以让你工作的比较轻松,也不会在为没有完成原本就无法完成的工作而苦恼。
举个例子:自己的工作任务列表上常有10+条待办事项,虽然每天工作到10点是常事,但仍旧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而且有不少事情完成度并不高。除了规划的内容过多之外,每天有很多事情突发的事情需要处理,而这些事情看似简单,处理起来却需要花费不少的精力。这是事实,必须学会接受并以更加明智的方式处理。授权他人(
第20点
)与调整时间安排是我采取的方案。
3.努力工作,拼命玩
没有人天生就喜欢工作的,自然很多时候我们无法享受工作,尤其是遇到困难或者身体不适的时候。我虽然并不鼓吹大家把全部精力投入工作,但实际上工作确实可以让我们玩的更安心、更有品质。
曾经看过一个段子:“每个月总有那么30天不想工作!”。
这样的想法我也有过,但终究无法实现。最现实的方式就是:努力工作,拼命玩。在你无法工作时,何不放开玩一下,毕竟强迫自己也无法获得更好的结果,而且让自己变得压抑。那么作为回报,你必须要在该认真工作的时候,全力以赴。
这是一种平衡。不会因为没有更努力的工作而影响玩的心态,也不会因为没有玩的畅快,而影响工作效率。
或许,这不是唯一的方案,但至少是一个更理性的方案。
有些东西,只有你认可它时,才能看到他的价值。“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虽然略带调侃,但如果你不认可梦想的存在,很难体会到梦想带给人的价值,尤其是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
时间也一样。 每个人都是24小时,有人用它陪家人,他的价值体现在与家人的关系上。有人用它来玩游戏,他的价值体现在游戏技艺的提升上。有人用它来犯罪,他的价值就会被约束起来。
在工作方面,你的时间同样需要得到认可,首先是自己,然后是他人。职场中存在一种老好人,任何人请他办任何事情,他都会去办。虽然这没什么不好,但终究时间是有限的,无法完成自己的工作显然并不是一件值得推广的事情。
学会尊重自己的时间,并不是拒绝对任何人帮助。适当的拒绝,不但可以节省自己的时间,而且也可以让对方可以认真思考是否一定需要求助于别人。拒绝别人往往需要勇气,尤其是习惯了帮助别人的人。尝试一下,很多时候会带来惊喜,尤其是与宝贵的时间有关。
很多人认为同时做很多件可以让自己显得更高效。这在代表科技进步的电脑中叫做“多线程”,可以显著提高电脑并行工作的效率。然而,人脑虽然比电脑要复杂、强大很多倍,但在任务切换以及执行力方面显然不如电脑更有优势。
当我们专注于一件事情时,突然被外界干扰,多半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由大脑判断外界干扰的是否重要,如果重要,先停止原本的进程,同时开启一个新的进程,并由新进程接收干扰的内容,并开始运行。当干扰完成后,同样的流程需要再运行一次。然而这只是切换,想要达到具备逻辑性与惯性的思考,显然需要更多的信息准备与连接,这是非常痛苦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程序员一般不喜欢被别人突然打扰的原因。
显然电脑在做这些切换与准备时容易的多,因为他们足够快的大脑设计就是为此而生的,以O与1为基础的大脑,时刻准备着各种停顿与重新连接,并且能够快速恢复。
大脑的“多线程”运行有除了降低效率之外,还比较容易造成“错误”的并发症。尤其是在处理与数字与计算相关的工作时。
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在处理一个重要文件时,生产部门突然发现指导文件的错误,需要立即更新。当时没有其他人,我便停止手头上的工作来处理这个文件,当事情处理完后,我发现自己无法回到原来的状态,甚至做完后二次检查时发现了几处错误。虽然不能把责任完全归结于工作内容的切换,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没有这样的切换,我可以做的更有效率并且准确率会更高。
6. 制定工作程序,身体会适应
改变往往带来不适应,而人们拒绝改变的原因往往也是无法适应新的环境或规则。
习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需要长时间的变化才能养成,一旦养成就很难被改变。如果你很久没骑自行车,下次见到自行车你会自然而然的骑起来,不需要重新学习,这就是惯性的力量。
如果养成了不好的习惯,改变起来会非常痛苦,即使你不改变,但结果并不会是最好的。想象一下,你现在很多好的与不好的习惯都是之前经过无数次实践得来的,虽然当时觉得别扭或者不适,但现在终究适应了。
工作也一样。
举个例子: 我有个朋友的父亲,年轻时走路不注意,过于用力在右腿上,虽然当时习惯了,在年老的时候发现膝盖的软组织已经完全磨没了,现在根本无法走路。如果当时走路时注意一点,虽然会不习惯,至少不会在晚年时需要坐轮椅的地步。
7.限定时间让我们更专注、更高效
还记得高中时体育的考试吗?你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100米跑步,否则你就无法通过考试。虽然你在下面练习了很多次,并不是每次都能达标,但最终在考试的环节上你成功了。为什么?
因为压力。压力可以让你更兴奋,思维也更为活跃,尤其是在目标明确的、时间合理的情况下,我们往往可以做的比没有时间限制的更专注、更高效。
虽然很多人都这么说,但我实际却没有体会到,也不清楚各种缘由。希望熟悉的朋友能够分享。
8.从简单的事情开始,让工作跑起来
前段时间看了KK的《失控》,里面有个观点非常吸引我:
“生态系统并没有统一的指挥者,但存在其中的各种有机物、无机物却都按照一定的方式进化,仿佛受控于某一个指挥者一样。甚至连岩石都被看生命周期更长的生物。通过研究发现,大量无意识的个体在不同层级的叠加下,形成了具有明显群体性与意识性的被称作“涌现”的现象。而这些现象构成了生态系统的活动并不断进化。”
科学家们抽离了本质,总结了几个要点用来指导我们行事方式:
1.先做简单的事情
2.学会准确无误的做简单的事情
3.在简单任务的成果之上添加新的活动层级
4.不要改变简单事物
5.让新层级像简单层级那样准确无误的工作
6.重复以上步骤,无限类推
工作类似于生态系统,由无数简单的事情组成。切分,准确无误的完成简单的部分,如此往复便可完成。简单的事情通常容易完成并且产生成就感,成就感容易产生惯性,而惯性可以提高效率减少因为切换造成的注意力下降。
从简单的事情开始,让工作跑起来。
9. 做,比完美更好
追求完美通常被人们看成特别的气质,尤其是在精英阶层,追求完美的态度受到很多人追捧与效仿。如果可以,我们都愿意将自己的工作做得非常完美,自己也能从中感受到更大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然而现实往往不是那么通情达理。各种各样的条件与约束让我们无法把一件事情做的彻底完美,必要时的妥协仍旧是一个不错的策略,至少对于事情本身是不错的。
有时过于完美的要求,会让整个事情陷入无法进展的底部。为了达到完美的效果,你必须等待每一个完结达到足够的完美,很多时候这种等待是无法被掌控的。就像你无法等到空气环境好的时候再约朋友一起跑步,或许那个时候他正好有其他事情要出差,而你们的跑步计划只能再次延迟,直到因为其他原因再次延迟或者大家都忘记。
先做,不必太过追求完美。否者你会陷入两种困境:
1.把所有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不放心别人的工作,进而怀疑他人的工作能力,不但自己辛苦劳累,而且无法体会到与同事沟通交流的乐趣。
2.事情总是无法按期完成。虽然希望把事情做的完美,但无法完成目标的结果实在无法让人给予正面回应,而因此带来的挫折感是非常不好受的,这种恶性循环对谁都没好处。
做,比完美更好。
10. 工作时间越长并不代表越有效率
打心底里讲,我认为每个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员工能更努力的工作,其中工作时间是努力程度的一个基本衡量维度。没有足够长的时间,很难让人觉得自己很努力。当然这与中国的传统思维有关,时间多被用来衡量一个人是否专业、努力的主要要素,而在大部分时候,它确实是正确的。
比如:“一万小时定律。”
比如:“比你牛逼的人,比你更努力(时间与精力投入)。”
当然,这种理论有时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牢不可破。当我们工作效率比较低的时候,应该首先考虑是不是可以适当休息以缓解这种疲劳带来的不良影响,当然时间的限制可能让你很紧张,无法抽身而出。相信我,很多时候时间的限制并没有它实际那样不可理喻,通常一杯咖啡(茶)的功夫可以让你重新认识你所处的环境,虽然这样无法让你立即完成工作,但可以让你更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我一直认为时间投入与结果好坏成正比观念。从长远的角度看,他确实有一定关联性,但当自己身处其中才发现,这个结果并不是很理想,尤其是自己在低效率状态下工作时,时间其实是被浪费了,甚至很多时候我开始浏览购物网站,看一些不相关的页面,直到自己精疲力尽的离开办公室,而事情并没有更多的进展,虽然我花费了很长的时间。
11.分开思考与执行,可以更好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每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都忍不住放手开始验证自己的想法,这种有点急功近利的做法确实比较常见。很多时候,我们急切的想知道结果,而并不太关注产生结果的原因,因此实践往往成为一种借口,没有认真思考的接口。
我自己也是这样,很多时候没有思考便开始行动,虽然这样看起来会快一些,但在行动的过程中难免遇到自己不曾经历的部分,显然经验在这是帮不上什么忙,只能求助于老天给提示了。
实际上,还是挺困难的,尤其对没有思考习惯的人来说。这并不是说明懒,而是缺少思考的基本方法与系统架构,有点摸不着北。不过思考其实与工作类似,将大的内容分切成小部分,先从简单的开始,让思维运转起来,便会有结果。
我自己比较赞同:“边思考、边实践”。思考可以为时间提供方向与方法论,实践可以为思考提供反馈与条件。我的理解,题图中所说的分开思考,并不是指我们在思考时不做执行,在执行时不思考。而是在某个阶段重点处理哪个阶段的事情,不要开启自己的“多线程”模式。
12. 尽量把会议安排早一些
很多人听到开会多少都会有些绝望,会议多半枯燥乏味,而且与自己相关的部分可能少之又少,加之会议的主导往往都觉得自己是演说家,所以经常会看到一种情况,就是会议的主持者大说特说,而在座的与会者却默不作声,低头呈思考状。
不得不说,每个公司都有需要通过开会才能解决的问题,毕竟邮件的传达率并不如面对面开会来的更高。为了避免开会时出现上面那些尴尬的情况,我们做了一下规定:
1.所有会议控制在1小时之内;
2.所有内部会议都站立开;
3.自己的事情自己发言;
4.开会必须有结果与责任人,并在会后的邮件中体现出来;
虽然不是什么新鲜的规定,但终究公司的会议还是很少的。至于是否把会议的时间尽早安排,我还没有体会其中的真意。我一般会把部门会议安排在周一下午下班前,尽量不要把上午或下午分割成及部分,虽然当时会有各种突发事件延迟,但基本上会尽量准时开,确保大家能及时了解各自的情况与本周的计划。
会后的带有责任人与完成时间的邮件也是相当重要的,可以让与会人员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完成的事情。
13.会议把整段时间切分成难以完成的小块
以我个人的体验,会议要么早要么晚,千万不要安排在整段时间的中间,尤其是无法准确完结的会议,多半会拖到中午吃饭或者晚上下班,大家的心思可能都不在会议上了。
时间的价值体现在其连续性上,过于细分的时间在工作上很难被利用,尤其在需要完整时间的工作上,诸如:工资核算、程序编写、数据分析、电路设计等工作。
提前做好准备,对于开会的效率的提升也是非常关键的。很多公司在开会前才通知大家,大家来不及做准备,时常出现莫名其妙的情况。会议应该主要是用来让大家在了解前提的情况下,给大家一个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机会,如果事先没有准备,会议的结果可想而知了。
14.保持相同的工作场景
基本上与
第5点
的意思接近。尽量不要随意切换自己的工作场景,“多线程”的工作方式其实并不是非常高效,甚至很多时候是错误的源头。
保持相同的工作场景,除了可以利用惯性的优势,还可以更专注于所从事的事情,当然避免外界的干扰也是非常关键,不管这干扰是来自于内部还是外在。
总之,自己不要随意切换工作场景,同时也不要随意切换别人的工作场景。即使需要,也要找到合适的人,否则对大家都不好。
15.番茄工作法
其实很早就听说过番茄工作法(查看番茄工作法),只是惰性比较大,没有认真了解过这种方法,借此机会了解并分享给大家。
1.一个番茄时间(25分钟)不可分割,不存在半个或一个半番茄时间。
2.一个番茄时间内如果做与任务无关的事情,则该番茄时间作废。
3.永远不要在非工作时间内使用《番茄工作法》。
4.不要拿自己的番茄数据与他人的番茄数据比较。
5.番茄的数量不可能决定任务最终的成败。
6.必须有一份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说实话,这种借花献佛的方式对我理解番茄工作法并没有多大的帮助,而我在写这篇文章时也并没有运用到此方法。此方法是
第5点
与第14点
的实践性操作。在一个番茄时间内做任务相关的事情,并且不能分割更小的番茄,这样可以促使自己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处理事情。
当然,每个番茄之间的休息时间以及重新回到番茄时间都需要长期的锻炼,就如第六点,指定工作程序,身体会适应一样。
番茄工作方式是自我时间管理的一种实践化体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实践的内容以及结果也不尽相同,所以不要试图与别人比较完成番茄的数量,不但没有意义而且也无法决定你的工作是否有结果。
特别要说明一点,与工作无关的事情请不要使用番茄时间,毕竟生活中的事情不是25分钟所能表达的,能否学会浪费时间在生活中也是一种能力。有些人也不一定喜欢吃番茄。
16.拆分不可能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一个日本的跑者,首次跑马拉松对他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而且有点不可能的任务,他想了个办法,比赛前将整条马拉松的路线中特别的标志物标注起来,将42公里分成几公里一段的短线,按照这种方式他在第一次就取得了好的成绩。赛后他提到,对于马拉松而言,我感受到的是一段段几公里的路程,从一个终点到另一个终点,每一个都在我能力范围之内,而且很轻松。
“我们要从战略上藐视敌人,要从战术上重视敌人”。
工作也一样,有时候如何看待一个问题比问题本身更重要。当我们遇到一个看似非常庞大而复杂的问题是,如果能将其分解成几个相对较小的部分,并从中寻找更小的子集,一点点列出来,解决起来就容易很多。
有些工具可以帮助分析,比如“思维脑图”,我个人比较推荐Freemind以及Xmind,可以作为复杂项目拆分、梳理的有力工具。当然与同事沟通显然是首选。毕竟人是活的,软件是死的。
17.带优先级的列表
认可优先级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尤其对那些什么都想做或者认为自己什么都可以做的人来说,尤为重要。事情本身并没有优先级,只是放置在当时的环境中才出现了轻重缓急,能够认清这一点,其实是对当环境的一种判断,与自己是否能做这件事无关。
在公司内,我发现很多时候即使事情比较急,但有些同事仍旧不会自己去做,而是通知对应的人来处理。后来才想清楚,其实并不是这个人能力和意愿的问题,而是:
- 这个事情的优先级对他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
- 有专门负责的人处理会更专业,也方便他了解整体情况;
- 很多人不喜欢自己的事情被别人插手;
我自己一开始没有想清楚,很多时候只看到了事情本身并没有从整体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总会出现插手别人工作或者凡是紧急的自己都充当救火队员角色的问题。显然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学会认可优先级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自己有做工作列表的习惯,尤其是对自己打算要做以及正在做的事情做好列表,其中优先级比较高的放在最顶端。然后一旦做起来才发现,想要保证优先级其实并不那么容易。尤其是优先级最高的问题最难解决或者需要花费的精力比较多,而其它低优先级的问题却比较简单。一般我都会先把简单的事情处理掉,对于高优先级的难的问题放在后面集中处理,这样虽然可以完成事情,但终究会遇到优先级比较高的事情被拖延。
虽然自己没有更好的办法,不过也打算做一些改变:
- 开始将当天的工作列出来,超过计划的任务考虑安排在第二天或以后;
- 对于优先级低,但在5-10分钟内可以完成的内容可以提高优先级先完成;
- 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或者需要耗费更多精力,果断放弃,按照原本计划的优先级执行;
- 不过分追求完美;
18. 做好当天真正重要的事情
有时我们在只是在做事情本身,做之前并没有思考,这件事情做完后对整个工作或者当前的状态是否有积极地意义,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这样做事实不算坏,但压根也无法被人称赞,因为很可能当时做的事情对整个环境并没有影响,而且还占用了其他资源。
如何做重要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其实并不知道哪些事情对自己或者企业更为重要,那如何分辨重要的事情呢?
- 交流:及时、主动的交流可以让自己更清楚整体情况,了解的阅读你越清楚自己什么时候开始,改做什么,需要谁的资源,达到什么结果;
- 执行:与自己工作相关的部分优先、重点完成,并且需要确保经过仔细检查;
- 反馈:主动反馈可以让自己及团队更清楚自己做的事情,并且可以第一时间获得同事的反馈,这些可以指点你接下来的工作;
- 跟进:对于事情的进展及时跟进,确保自己了解了最新的信息以及正在进行对的执行动作;
我们处在纷繁复杂的事情谜团中,如何找到最重要的事情并不容易,尤其是存在立场不同的问题时,交流并保持反馈可以不断纠正自己的方向,直到直击目标。
19. 按时间增量切分任务
与第16点中讲的故事类似,但这个更为困难,尤其是在面对一个自己未曾接触过的任务,很难预估整体的时间,进而也很难按照时间切分任务。
当然,如果确实无法预估准确时间时,就暂时放弃总时间的预估,采用适合自己的番茄工作法,直到自己对整体时间有了概念后,重新划分时间。
个人感觉,按时间划分的难度要大于按任务划分,尤其时间的不可控性更明显。
20. 授权给能完成80%的人
这又是一条针对完美主义者的忠告。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认可并接受人与人的不同是前提,也是所有后续答案的基础。完美主义者容易追求细节,并过于追求细节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部分,所以他们通常比较担心交给别的任务没有他们预期的那么完美,甚至会把分出去的任务再拿回来自己完成,尤其是相对重要的事情。
这个非常正常。但对个人以及团队来讲其实并不见得是好事,尤其是工作量比较大时,完美主义者往往会变成拖延着或者受压迫者,尽管他们非常努力也付出了相较其它人更多的努力。
但,结果不好,然并卵。
过渡掌控意味着失控。如“第9点”所说:“做,比完美更好”。给自己设定一个标准,按照80%的完成度授权,并接受这样的事实。或许一开始你会觉得失控,但随后你会发现,其实他们的完成度超过你的预期,甚至比你自己做结果更好。否则,一个1000人的大企业不可能只靠老板一个人维持,当然他铁定也无法独自支撑整个企业。
21. 忘记过去,展望眼前与未来
“光阴似箭”,“覆水难收”。这些简单但极富哲理的话是先辈们总结为我们后辈所参考的。过去的光辉与失落,都变成历史,成为一种经历的存在。无法放下过去的人就无法正视今天与未来。
无论你过往多么成功,时间都会让你清醒,关注眼前与未来
无论你过往多么落魄,时间都会给你机会,重新开始。
过去的变成历史。眼前的才是未来。有句逼格很高的话,总结的很好。
未来,已来。
22. 设置时间节点
如果没有时间限制,我想我会一直改进下去。你可以把这句话看做一个产品人对产品极致的追求,但也可以看作是他无法为自己设定一个清晰的时间点。
一个没有时间点的事情永远没有尽头,当然这样意味着没有结果,而一件事情最可怕的就是没有结果。
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能是另外一种景象。
我曾负责的一个项目,从开发到量产足足用了一年半的时间,而且量产也是磕磕绊绊。后来总结原因才发现,除了经验缺失造成的设计问题之外,还有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项目缺少明确的时间点。在设计不足造成问题后,没有果断做决策,而是采用了更为保守的边修正边优化的方式,而这种缺少明确目标的方式很难给出准确的时间点,因此造成了整个项目拖了极长的时间,而且效果也并不理想。
后来我曾考虑过,如果我当时设置了时间点并严格执行的话,现在项目会是另外一种状态吗?虽然设想不是现实,但终究可以给我们未来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相较于整个项目实际发生的损失,当时果断调整甚至重新设计,损失虽然无法避免,但终究不会影响到现在项目的进展。如果自己重新做项目的话,除吸取必要的经验教训,学会设置明确合理的时间点是非常关键的。
时间线设置的除了时间,还是做事的底线。
23. 给时间紧压力大的任务设置截至时间
这与
第22点
类似,但稍有不同。对于时间紧压力大的任务,设置合理的时间点可以让整个项目目标更加明确,避免项目拖延,更容易出结果。
“任何事情都会在某个点结束。” 这种仿佛宿命论的结论很多时候是需要承认的,不管你是否心甘情愿。如何理解并接受这样的说法,显然会影响自己的行为方式。如果当时我能真正接受这种方式,接下来就是需要考虑如何设定这个截至时间才能达到平衡的问题了,而不是现在反思自己无目标性带来的损失在未来如何避免。
尝试给任何事情都设置一个截止时间,虽然很多事情并没有那么严肃,只有这样你才能尝试习惯时间并逐渐做出合理的时间判断。记住以下两点:
- 拆分不可能
- 忘记过去,展望眼前与未来
24. 随时记录
随时记录确实是一个好习惯,从小老师就告诉我们“好头脑不如烂笔头”。当然那时候我们都小,很难理解这句话的深意,即使知道是对的,但跟老师对着干其实是我们当时在学校的主要乐趣之一。
记录的目的并不是将其从其他地方转移到本子上,而是希望通过记录这个过程多次刺激大脑的记忆,多角度的记录这些内容。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记录的内容便于事后翻阅查看,重复记忆也是记忆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
身边还是有些人有记录的习惯,但大家的记录多半停留在记,并没有或者很少事后查看,这一点也非常关键。记在本子上的东西不属于你,只有记在大脑中才是你的。
建议大家在智能手机中安装一个记录APP,随时记录,随时查看,同步到云上也不担心遗失,是非常好的选择。
25. 记录下所有打扰你的事情
与
第24点
类似,但功效是否如图片所说的这么显著并没有亲身尝试过,实践过的朋友可以分享一下。
记录的过程很多时候伴随着思考,如果是这样,那么在其他重要事情时最好不要这样做,否则很容易打断原来的思维。
求分享。
26.休息一下
学会休息很重要,就如吃饭对你来说很重要一样。这篇文章前前后后用了2天半时间,中途休息了很多次,这样能让我更好的完成这篇文章。虽然这并不是很累的工作,但我还是在需要的时候休息一下。
我们最长使用的休息方式就是暂时离开原来做的事情,什么都不去做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当然如果你认为看电视是一种很好的休息的话,那么你长时间看电视之后仍旧要换一种方式休息一下。休息不仅仅是体力的环节与补充,更多时候脑力与精神的放松更加重要,尤其对现在大多数坐办公室的朋友。
前几天读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中,介绍了一本书《奇特的一生》,主人公柳比歇夫,把做不同事情来当作休息。如果之前在读论文,他会把稍后给朋友写信一封信当作休息。如果之前在整理稿件,他会把稍后的制作昆虫标本作为休息。如果之前在查阅资料,他会把稍后给家人打电话当作休息。他充分的利用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也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发表了70部著作,涉及: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农业、哲学、遗传学、植物保护等等),甚至他成就比其它专业的领域的人更为优秀。因为他会休息,而且是很聪明的休息。
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必要像他那样,但学会休息确实也是一门学问。有时候我们休息过后反而更加疲劳,像是根本没休息一样,确实实际上我们并没有休息好,你只是把原来工作的时间用来打游戏或者看电视了而已,而且时间比工作的时间更长。不信?国庆放假休息了七天,是不是感觉比上班还累?
学会休息,比学会工作更重要。
这是我写过的最长的一篇文章。也是我借国庆之际,对自己过往并不顺利的2年的一次回顾与梳理。
我尽量客观的看待自己的问题,把自己作为例子对照着精英们的工作方式,剖析自己。我清楚未来肯定还会写出类似的文章,毕竟想考一次梳理就升华是不现实的,至少这些真实的感受在我未来回顾时可以作为检验的依据。
打脸是一定要的,希望不要太狠。
成长,需要时间,更需要认清自己。加油。
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