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一直将孩子的事情扛在自己的肩上,不但无助于孩子能力的增长。同时也会让自己容易感觉疲累。虽说孩子是父母最甜蜜的负担,但父母若是愿意相信孩子从小就拥有解决自己问题有能力,进而帮助他们发展这样的能力,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不但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会增加,父母可以渐渐卸下重担。
其实,每个人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大人如此,小孩也如此!只是孩子因为发展不成熟,需要较多的引导,但这绝非他们需要直接“被帮忙”!父母若把自己看成是引导者,就像父母是一盒色彩,子女是支画笔,他必须借着你的色彩才能挥洒出人生靓丽的画布,但其实孩子们的人生是需要自我负责的。促使孩子的责任感,不但促进孩子对自我负责,大人的压力也会同步减轻。很多父母认为孩子的问题是导因是因果关系,就像吃太多红薯会导致胀气,因此他们努力寻找原因:
✔什么样的问题困扰着你?
✔问题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问题?
✔是谁造成了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持续多久了?
……
所有的问句都围绕这“问题”本身打转,传达的意念就是:我来帮你解决问题。
其实,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没有绝对的真理,不论是咨询师和求助者,还是父母与孩子都并非上对下的医患关系,而是一种合作的伙伴关系,每一个人——包括孩子,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而助人者——父母的功能是去赋予孩子能量,是孩子可能因为提升了能量,进而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父母可以常问孩子:
——我做些什么可以让你觉得好受一点?
——什么时候你的问题比较不会出现?
——当你做什么的时候问题比较不会困扰你?
在教养的过程中,父母如何尊重孩子呢?比如,父母可以多对孩子说“真是太好了,请问你是怎么办到的”,向孩子传达“我仅仅是带领你发现自己潜在能力的向导,你才是最清楚自己问题子能力的专家”。问问孩子他喜欢你如何称呼她(有的孩子到了青少年不喜欢,妈妈一直叫他小名),在遇到难题时,他的期待是什么?他又想要如何解决?如果父母提供给孩子的是“讨论商量”“引导”“陪伴”,不但可以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