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没事就知道谈房子和应该怎么做

首先,引出一个著名的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而住房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属于最基本的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层面,什么叫生理需求呢,就是说一旦离开了这个层级,我们将不能存活。

可见生理需求的重要性。

正常情况下,我们该提出疑问了,那么空气、水、食物,这些都属于生理需求层面的东西,那么它们的关注度都没有房子那么高,为什么?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因为空气、水、食物等等基本需求物品对于我们来说没有过高的获取成本,试想一下,我们从来都不会对这些东西的获取发愁,但是对于房子,就有点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意味了。

房子作为基本的需求物,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遥不可及的,或者说要倾尽一生所有才能够得到一套体面的房子,这从而铸就了它永恒热议的话题。

造成房子当前结果的原因是由多方面影响的,作为最基本的需求物,房子其实应当和一切人类所需的同层级需求物一样,不应该有理财的职能,就好比,没人指望去囤积粮食然后在价格翻几番之后卖钱。

但是,房子这种不应该作为理财物出现的需求物每一刻都在被当做理财物被我们囤积而又卖出。

而在现在的时代看来,我们对于房子的需求,与它的价格构成了相当荒谬的讽刺性对比,而这种对比还在进一步拉大。

北京等一线城市的房价,就像持续的绩优股一样,从来没有过大幅的下跌,只会一路飙升,北京的创业者们曾经调侃过,创业十年不如房子几套,事实确实是这样的,而这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不可思议的。

还有一种理论大行其道,那就是国家的高房价给了当代青年很大的压力,仿佛如果谁有上几套房子就是好样的,没有,那就很怂了。

这给了处于没房状态的大多数青年很大的压力,使他们的脸庞不带一丝微笑,整天郁郁寡欢,但这并不是他们的错。

面对高昂的房价,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该买,还是得买。

因为房子属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的最底层,所以我们对于它的需求是刚性的,不管房价如何,还是需要入手的,至于钱从哪里来,最大的可能是房贷,而会将贷款主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房贷,也是我们需要用一生去解决的大问题。

不该买,别盲目投资。

不该买房子,不要刻意投资,虽然房价可能是当前最右增殖能力的产品了,但是国家政策也在慢慢调整,囤积房子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路。

希望国家的房子能够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从而能够作为振兴其他产业的一个积极因素,而不是蚕食着其他各个行业的增殖。

因为当一个城市只有房子能赚钱的时候,那么未来也许是渺茫的。

——————

【苏溪预告】

苏溪团队计划于三个月内启动付费阅栏——苏溪通俗博弈。

在《苏溪通俗博弈》即——苏溪博弈通俗课,付费用户将进行为期一年,共60次系统性的博弈学实践课程,每次仅需3分钟的几百字文章,字字珠玑,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使您在百忙中提升自己。

苏溪带领您以通俗的观点深度解析深奥的博弈论,结合身边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在生活中助你一臂之力。关于发布平台和发布方式,苏溪团队正努力构建中,后续将于苏溪小栈自媒体平台发布通知。

需要注意的是,付费阅栏启动之后,每晨6:45的免费文章将一如既往准时更新,感谢您持续关注苏溪小栈自媒体平台,敬请君期待!

——来自苏溪团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