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又满天飞
“四月八,萤火虫满山洼。”老辈人嘴里的古谚,像一粒埋在时光里的种子,在暮春的风里发了芽。当蜀地的梯田染成翡翠色,当峨眉山的雾气漫过竹篱,当九寨沟的海子泛起碎银般的波光,那些蛰伏了一整个冬天的小精灵,便顺着蛙声与溪流,撑开透明的鞘翅,赴一场与人间的千年之约。
一、青城山下:流萤似星落玉盘
青城山的雨总带着几分禅意。暮色四合时,雨滴还悬在竹叶尖上,像一串未及演奏的音符。忽然有微光从山涧跃出,先是三两点,如被揉碎的月光,继而成片成片地漫过来——是萤火虫!它们掠过石桥,绕过“青城天下幽”的石碑,在天师洞的飞檐下织就流动的星网。
杜甫笔下“轻罗小扇扑流萤”的画面在此刻复活,却比诗里多了几分山野的灵气。孩童们追着萤光跑,惊起几簇流萤,宛如撒落的碎钻滚进茶园。老茶农坐在竹椅上摇蒲扇,望着漫山萤火笑出皱纹:“萤火虫亮堂,兆头就亮堂。”这是蜀人对自然最朴素的礼赞,他们懂得,这些提着灯笼的精灵,是大山写给人间的情书。
二、稻城亚丁:圣湖之上萤火舞
在海拔四千米的洛绒牛场,萤火虫的登场带着几分神圣。当央迈勇雪山的倒影浸在牛奶海,第一只萤火虫从格桑花丛中升起,像是谁点燃了一盏酥油灯。紧接着,成百上千只萤火虫腾空而起,在星空与湖水之间搭起一座光的桥梁。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元代诗人唐珙的梦境,在稻城的夜晚有了具象。藏民们跪在湖边诵经,萤火落在他们的藏袍上,像缀满星辰的哈达。年轻的背包客们屏住呼吸,生怕惊扰了这场天地间的舞会——那些上下翻飞的萤光,是雪山献给海子的祝祷,是高原写给宇宙的诗行。
三、宜宾竹海:绿涛深处万点金
蜀南竹海的夜,是被翡翠浸泡过的。当最后一缕夕阳沉入竹梢,萤火虫便从竹节里、从竹叶间、从晨露未干的竹径上钻出来,宛如撒向绿海的金粉。它们沿着竹廊飞舞,在“翡翠长廊”的匾额上流淌成金色的瀑布,又钻进竹楼的窗棂,在案头的《竹谱》上落成会呼吸的标点。
当地人管这叫“竹海流金”,比之“金萤照夜”的典故更多了几分野趣。竹床上摆着新摘的枇杷,老人摇着竹编团扇讲古:“诸葛亮七擒孟获时,这萤火虫就给蜀军照过夜路嘞。”话音未落,一只萤火虫停在他的烟袋上,明明灭灭,像是历史深处闪烁的星光。
四、嘉陵江畔:渔火萤光共水长
重庆的夜总带着烟火气,可当萤火虫掠过嘉陵江,连霓虹都变得温柔。洪崖洞的吊脚楼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像浮在江上的蜃楼,而萤火虫就从江边的芦苇丛里飞起,掠过打渔船的桅杆,与船头的渔火相映成趣。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辛弃疾笔下的元夕盛景,在此刻有了江水的倒影。卖凉糕的嬢嬢掀开竹盖,白汽蒸腾间,几只萤火虫停在碗沿,像是给红糖水镶了金边。对岸的轻轨穿楼而过,惊起一群萤火虫,它们追着光跑,仿佛要追上这座城市的心跳。
尾声:人间星河永不灭
蜀地的萤火虫啊,是杜甫诗里“江碧鸟逾白”的注脚,是李白笔下“金鞍驰骋属儿曹”的注疏,是刻在蜀道石崖上的千年密码。它们飞过都江堰的鱼嘴,掠过乐山大佛的指尖,停在三星堆青铜神树的枝桠上,用微光编织着这片土地的记忆。
当城市的霓虹渐次亮起,总有人会想起:在峨眉山的万年寺前,在九寨沟的珍珠滩旁,在稻城亚丁的星空之下,那些提着灯笼的小精灵,正用一生一次的光芒,点亮蜀地的春天。这是自然最慷慨的馈赠,是时光最温柔的注脚——只要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人间的星河,便永不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