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去年的双十一,我提前一个月就开始为双十一备战,购物车早就放满,10号晚上提前睡了两小时,定个23:30的闹铃,数着分钟等着双十一的到来,过了零点后就开始点付款,可是由于网络拥堵,连付款都很有困难,终于在凌晨两点把购物车清空,睡了几个小时后,被淘宝公布的购物金额又刺激了,觉得那么多人都买了这么多,所以又继续刷淘宝,终于在双十一结束前又下了几单……
而今年的双十一,我就买了十斤大米。
同样的购物节,同样的我,不同的购买方式,也算是个人的购买认知升级的体现吧。
我们要了解卖家常用的销售策略,让我们更加明智的买买买。
店家为了促成销售,常用的10种策略:
1、让消费者体会“占到便宜”的购物心理。
人们在交易时,不仅要买商品,也要买“占到便宜”的感觉,这是一切商业套路追求的效果。便宜很重要,让你觉得占到便宜,更重要;让你觉得,是你自己最终战胜了卖家从而占到了便宜,最最重要。
店家会告诉你说,双十一是为了让自己的店铺声誉更高才参加的活动,真的是赔钱赚个吆喝,大家一定要珍惜这样让店家大出血的机会。我在去年就是相信了这个店家的诚恳表述,所以在这家店买了好多。结果今年我看到这个店家还是在这么说,我就“呵呵”。
你会说我买的东西的确是便宜呀,然而大家站在总花费的角度上来看,自己真的是没省到钱。例如你每个月基本的购物预算是3000元,然而双十一你总共花了5000元,虽然单件商品的确有了优惠,然而对于你而言,还是给那些店家多贡献了2000元的营业额。
我在去年双十一疯狂抢购把信用卡都刷爆时,没觉得自己花钱,还觉得自己省了好多钱,这是多么可怕的心理误导。
2、给你一个强大的购物理由
双十一,其实是用造节的方式给你一个购买的理由。买东西是需要理由的,理由越强大就越需要不容置疑的购买。
例如你要买一款2000元的耳机,平时觉得太贵了,然而会在生日的时候做生日礼物毫不犹豫的买单,一年就过一次生日就是一个强大的购物理由。
双十一不时更新的购物金额也是一个强大的购物理由,即那么多人都在买,那我也得买,这是人的从众心理造成的。
3、店家的爆款优惠策略
聪明的店铺懂得用利润换取流量。先做出一个单品爆款,让你觉得,天啊,这也太便宜了吧,于是在他的店里不停地淘宝,店家就有机会通过其他商品来赚钱。饭店里每天一个特价菜,也是同样的引流目的。
如果你足够理性,就要好好利用这个策略,帮助自己买到真正的有性价比的好东西。
4、定金策略
今年流行的“预付定金翻倍”策略,目的也是为了提升转化率。开始支付的钱少,降低了大家购买的心理负担,最后实际购买时,只需要支付剩余尾款,总金额-翻倍定金金额,即可,不仅显得更划算,也会让你觉得已经到手的东西,舍不得不要。
我今年买的十斤大米就是用的这种策略,让我觉得很是划算。不过大米作为日常必需品,而且这家店的大米我之前也是一直购买,所以做出了双十一购买的决定。不过我现在反思了一下,这还是一单很不理性的购买。因为我当时想买大米时是家里的大米不太多了,我参加了这个活动后,不得不等到双十一才能下单,而我为了应对双十一的快递拥堵,只好在超市买了其他的大米过渡,不管是价格还是口味都很一般,也就是说我为了双十一的活动省了20元,而我家却要吃半个月价格不菲然而口感一般的大米,这么一核算真的是没占到便宜。
在此决定,明年双十一,我什么都不买了。
5、满减的返券活动
推出“满200减40”、“满499返100”的返券活动,促使你凑单,又通过专门准备的“凑单专场”,进一步降低你凑单的门槛,从而提高了每个人的客单价。
我在反思我去年双十一下的单中,有一部分纯属是为了凑券而买的,结果是买回来后也是束之高阁,看似省了钱,实则浪费更多。
6、平摊费用降低价格
把价格很高的商品,平摊到每周甚至每天,让你产生“也不贵嘛”的心理,从而忽略总价格,马上购买,在商业上叫做“价值重构”,也是提升转化率很有用的方法。典型做法就是,把包月鲜花、四束168元,换成“每周只需一杯咖啡的花费,就可以把鲜花送到家”,消费者就会容易接受。
7、设计让你觉得便宜很多的促销用语
促销时候,单价低的商品用百分比促销,单价高的用优惠金额促销,比如单价50元优惠10元就写直降20%,单价500元的优惠20%就写直降100元,可以让同样一个概率,在你心中“显得”比实际大。
8、“亲,包邮哦”
几乎所有销量高的店家都在用这一招,“亲,包邮哦”。其实运费都是顾客出,但这样说,相当于告诉你,“这个东西本来就值这个钱,运费不用你出,我包了!”让你觉得占了便宜。
9、无理由退换策略
用“7天无理由退换,一旦退换赔付运费”的方式,打消你的购买疑虑。但一旦你买到手,除非有严重的质量问题,一般你是不会轻易退货的。
感谢:得到专栏•5分钟商学院•实战(刘润):《每一个你暗自得意的“小便宜”,都是卖家的精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