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重述原文
朋友,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当你读书的时候,受到书中内容的启发,你有了一个很棒的想法,你很兴奋,“这个点子太棒了,我怎么早点儿没有想到”。但如果这时候有其他事情分散了你的注意力,等你重新集中精神时,你可能会发现那个想法居然消失了,就像夜晚的烟花,绽放的一瞬间,五彩斑斓,整个夜空都被点亮了,可瞬间之后又是无尽的黑暗了。
可是,烟花绽放时,很多人都会掏出手机或相机记录这美丽的时刻,思考出来的点子却很少有人主动去记录。为了抓住想法转瞬即逝的瞬间,我们需要一个思考的“相机”。这个“相机”是什么呢?笔记可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你读书的时候,只要你有了想法,你都可以马上把它写在笔记里。
你写每一个字的时候,这些大脑中的抽象概念,就直观地呈现在你的面前了。而且,可以长时间的停留在那里。等你需要它的时候,你只要把笔记拿过来,就可以开始一场面对面的愉快交流了。
之所以说是交流,是因为笔记带给你的可能不仅仅是当时的想法了,或许它会激发你产生新的灵感,又或许会让你回忆起当时读书的快乐,增加了你读书的动力。另外,如果你想写一篇文章,需要引用例证的时候,以前写下的文字此时或许就会是你最好的素材来源。总之,笔记绝不是简单的“流水账式操作”,写完就结束了,这些记录早晚有一天会给你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收获。
或许你会说,写读书笔记真的是太麻烦了。读书本来应该带来简单的快乐,可写读书笔记还要准备好笔和本,随时考虑哪些应该写在笔记上,如此繁琐,读书的乐趣就打折扣了。确实,记录读书笔记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和时间,但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读书是为了学习知识,笔记是为了整理知识,只有经过整理,才能在需要它的时候快速找到它。这就像商场里的琳琅满目得产品一样,如果不按类别进行整理、摆放,我们去购物的时候就会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到处寻找,但最终也不一定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产品。
既然写笔记又是一件如此有意义的事,我们怎么才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去写读书笔记呢?我认为,只要遵守以下三个窍门就一定能够做到了。
1、养成习惯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首先你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去坚定目标。比如你可以在书桌上贴上几个便利贴,上面只写两个字——笔记,这样在自己读书的时候就可以随时提醒自己去写笔记了。
然后你需要制定自己的行动计划。这个计划可以和读书计划协调制定,比如你可以告诉自己读完每本书的一章内容就做一下笔记,或者你也可以读完整本书再去做笔记。给写读书笔记明确一个执行的时间,到这个时间立即去做,长期下去,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
起先是我们造就习惯,后来就是习惯影响我们了。习惯可以造就我们的第二天性,也就是说一旦写笔记的习惯养成了,它就可能像是炒菜必须放点辣椒那样,彻底的融入了你的生活。到这个时候,一旦你读书没有做笔记的话,就会浑身不自在了。
2、放大读书笔记的作用
读书笔记并不是简单的几段文字。
对于过去来说,它包含了书中引起你共鸣的观点,也包含了你由此引发的思考,甚至当时读书的乐趣你都可以在读书笔记里回忆起来。
而对于当下来说,它是你回顾知识的有效载体,是你进行创作的素材库,甚至可能是激发你创意的源泉。
如果你意识到了这两点,那你一定不会在因为读书笔记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而苦恼了,因为相比这些付出,你的回报无疑更丰厚的多。作用如此巨大,你又怎么会有理由放弃写读书笔记呢?
3、创造别具一格的记录方式
如果觉得一支笔、一个本、一字一句得记录,这种读书笔记太单调的话,我们完全可以采用一些独特的方式,使读书笔记这个过程变得更有趣一些。
如果你对色彩比较感兴趣,你也可以多准备几只不同颜色的笔,不同的内容用不同颜色的笔去书写。比如说书中的原文摘抄你可以使用黑色的笔,自己思考的内容你可以使用蓝色、红色或其他任何你喜欢的颜色去书写。
一切可以使记录笔记有趣的方式,你都可以尝试应用,当你把写读书笔记变成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你又怎么会舍得放弃呢?
A1-联系经验
上大学的时候,由于比较喜欢读书,我报名参加了一个读书社。读书社的发起人是高年级的柯姓师兄。他知识丰富,在平时交流的时候,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种话题他都能说出一些我们原来没有听过的东西,所以我们社里的人都叫他“百科”。
读书社会定期组织读书交流活动,每次活动都会安排两个人把自己认为值得去阅读的书向大家推荐一下。每个推荐人在推荐的时候需要把书中的核心意思说清楚,还要讲一下读这本书时给自己带来了怎样的思考,是什么原因让你觉的它值得推荐。
最初我主要是听别人的推荐,但在入社半年之后,“百科”社长找到了我:“下一次的读书推荐轮到你了,你好好准备一下吧,三天之后我们进行。”我赶忙应承道:“好嘞!听了好几次推荐了,我早就期待给小伙伴们做一次分享了。”
可等我回去准备的时候,却犯了难。我把一本本认为值得阅读的书的名称列在了纸上,想从中挑选一本。可我发现,无论选择哪一本去做推荐都是困难的。因为书中要表达意思我大概还能说出来,实在说不出来还可以去图书馆查阅一下,可这读书的思考却不是凭空可以写出来的。后来实在没有办法,只能趁着这三天的时间赶紧把准备推荐的书重读了一遍。
当然,这样的读书过程已经变了味道,在这种情况下也很难产生什么有价值的思考了。
到了推荐那天,由于准备的不太充分,我的推荐是在磕磕绊绊的情况下艰难完成的,成了一次失败的典型。
活动结束之后,“百科”社长把我留了下来,关切地问道:“你这次准备的不充分啊?是有什么问题吗?”我只好把自己遇到的困难说了一下。
“原来是这样,你的困境主要是因为读书方法有问题。你们给我起了个绰号叫‘百科’,你知道我是怎么做到的吗?”我赶忙摇头,他继续说道:“我之所以每次和你们交流的时候都能侃侃而谈,是因为有写读书笔记的习惯,而且读书过程中如果产生了什么思考,我也会及时写在笔记上,这样的习惯我已经坚持了很久了。在交流每一个话题之前,我如果有什么疑问,就会把读书笔记拿出来回顾一下,里面的内容就是我‘百科’的素材库。你如果也有这样的习惯,长期坚持下去,再做读书推荐就会轻松很多了。”
回来之后,我听取了他的建议,开始去做读书笔记。半年之后,又到了我做读书推荐的时候了,由于这半年养成了做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这次读书推荐做的很成功。
A2-规划运用
从那以后,读书笔记就一直伴随着我的读书生活到了现在。长期的坚持,我也摸索出了一些记录笔记的好方法,具体如下:
1、读书时留心书中可以激发人思考的片段,并把这些片段摘抄下来,同时把自己的思考写在原文的后边。读书时的思考,实际上是与书的作者进行交流的过程,而思考产生的想法就是因交流蹦出的火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相比书中的知识,这些思考的火花更为重要,所以一定要把它及时记录下来。
2、随着电子阅读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电子化、碎片化阅读已经越来越普遍。这种阅读方式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本来就相对分散,所以更需要及时整理汇总。当然,阅读的方式变化了,笔记的方式也要与时俱进,我们可以利用手机上的相关软件记录笔记。一般的读书软件也都有划线、写想法、添加书签等功能,这些都可以充分利用,等时间充裕一些时,你可以选择是否把这些电子笔记在摘抄到笔记本上,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随时随地阅读,随时随地记录,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
3、读书笔记是需要管理的。大量的阅读之后,会有大量的笔记产生,如不及时整理,用到时候就会花费大量时间去寻找。为此,可以定期将笔记进行分类,并建立一个分类目录,用到时候按目录去检索就会方便的多。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但最重要的是可以把记笔记的习惯一直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才能使读书的效果最大化。
附: 拆书讲书训练第二讲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