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日子的大智慧之心稳路上

——后山学者尚道子

  咱们普通凡人,每天一睁眼就是忙忙碌碌,为生活奔波。常常会觉得累,觉得心里不踏实,不知道这么拼是为了啥,也难免会遇到各种烦心事儿。今天,咱们就先泡杯茶,静下心来,聊几句关于如何让“心”过得更好的大实话拙享。


    第一句大实话,心存善念,脚下走稳当。我琢磨出一个道理,人这一辈子,要想走得长远、过得安稳,最要紧的有两条,

    一是 “起心动念为正与善” 。简单说,就是做事之前,先摸摸自己的良心,是不是在摸着良心在说有人情味的话,是不是在摸着良心办有情理儿的事!一个念头是出于好心还是坏心,是为了大家好还是光想坑别人,这个头儿起对了,后面的事就差不了。这就像盖房子,地基是正的,房子才结实。


二是 “做事要稳”。别毛毛躁躁,别看见点利益就红了眼往前冲。稳,不是不动,而是看准了再动,一步一个脚印。心里稳当了,遇到大事才不乱,日子才能过得长久。

  第二句大实话,缘分不强求,平常心最难得,曾经想留住某段关系,后来发现尊重比勉强更重要,我就选择了尊重。




      人和人,人和事,能遇在一起,这就是“缘”。对待缘分,最好的态度就是 “不勉强”和 平常心”。  合得来的朋友,咱珍惜,合不来的,咱也别硬凑,用我媳妇经常跟我说的话就是,不是咱的圈子不要拧凑!彼此尊重就好。

      机会来了,咱努力抓住,机会没来,或者错过了,也别唉声叹气,埋怨自己。


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得失,心里的包袱就轻了好多,人反而更自在。

  第三句大实话,真本事并不一定不在书本上,而在您心里。这里我想借用一个天道里面丁元英的故事。他有个著名的观点,叫 “修佛莫取真经”。这话听起来可能有点怪,难道不用读经书了吗?其实他的意思很深,经书就像地图,能指给您方向,但真正的路,还得您自己一步一步去走。您不能把地图当成风景本身,整天抱着地图看,却不迈开腿。真正的智慧和力量,不在厚厚的书本里,而是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等着我们去发现、去唤醒。


      真正的“真经”,是能让您活得明白、内心安定的那个方法,这个方法,需要您自己去“悟”,而不是机械地模仿别人。所以,修行并不在深山老林里,而在菜市场、在单位、在家里、在路上!

    很多人觉得,修行是高僧在深山老林里做的事,离我们很远。其实完全错了!真正的修行,就是您在菜市场买菜时,能不能对摊主和气一点。就是在单位里,看到同事有困难,愿不愿意伸手帮一把。就是回到家里,对亲人能不能多一分理解和耐心,在您拼搏向前的路上能不能一如既往的坚持!


      烦恼事就是我们的功课。每一次您控制住了脾气,每一次您选择了善良,每一次您的自洽。这就是最了不起的修行。例如,一次莫名其妙的交流,一个我们自认为熟悉或者不熟悉的人,对您莫名其妙的标签,其实,这种情况要多去理解跟包容,不要住心,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已!因为人生活的大概率都是自己,他他我我都是我!没有经历的经历,去莫名其妙的标签这是一种自我的宣泄而已,我们要多去理解就好!

      外在的形式(比如是不是吃斋念佛)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在您每一个起心动念的当下瞬间,能不能保持善良和正直,说佛家讲究不吃肉,我的理解此戒重的不在肉本身而可能是不杀生!


        假装总结一下,

  所以,各位朋友,过日子的大智慧,总结起来就是三句话,

1.  管好自己的念头, 时时提醒自己,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

2.  稳住自己的节奏, 不慌不忙,脚踏实地,给经历的人事物一点时间跟空间!

3.  看淡身边的聚散拥有时珍惜,失去时祝福,保持平常心。


      真正的幸福和自在,不在远处,就在于我们把这颗心安顿好,在每一天、每一件小事上,活出那份“正”与“善”,活出那份“稳”当与从容。

    希望这点粗鄙的分享,能给您带来一丝启发。祝您心安事顺,日子越过越有滋味、越过越得劲、越过越顺气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