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看这么学术性的书了说实话,但还好尼尔波兹曼文笔还算幽默!无疑这本书的思想挺深刻的。
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这开头部分的一句就引人深思,好似欧阳修的《伶官传序》里的那句”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越爱什么,这东西反而可能会给自己带来致命的伤害。人将如何自我毁灭呢?
”到处是水却没有一滴水可以喝”的著名诗句,也许很能代表这个失去语境的信息环境:在信息的海洋里,却找不到一点有用的信息。这多么像我们如今的情况,到处都是信息,但我们真的利用的比我们的前人好吗??我们真的优越于他们吗?这本书提醒我们,媒介会极大的甚至是颠覆性的该变我们的世界。口语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机时代,电视机时代,到如今的信息时代,我们的世界真的因为媒介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这是毋庸置疑的。
尼尔道出了我们如今这个时代的病痛,儿童化的成人和成人化的儿童,但两者具有同样的肤浅性。儿童的成人化是缺乏实践能力,缺乏可塑性,缺乏好奇心的成人化。什么都知道,但又几乎什么都不会做,正是网络或是电视机造成这种片段话的表层化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导致这种不正常的情况。而成人多满足于那一点点的“奶头乐”,思考能力也逐步退化。作者怕的不是娱乐,而是怕我们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形式展现出来。教育,政治甚至于宗教都落在了娱乐手里。作者的想法是对当代这个娱乐业的不可阻挡的扩散的形势的警醒。如深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虽然我也感觉尼尔的有些观点有点太绝对,有点太激进,但他提出的问题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有些该严肃的东西必须严肃起来,有些需要尊重的东西必须尊重起来,不能让娱乐业杀死了我们的思考能力。人是一株能思想的苇草,我们的优越之处就在于思考,而且是深度的思考。正如作者在文末的警示: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取代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希望人类不要走到了这一步!!要不然真的是要在娱乐中死去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