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状元李郃,上疏让第,为官清廉,还发明叶子戏

李郃(字子玄,号西贞,汉族,延唐县人,湖广第一状元。官至吏部侍郎,以发明叶子戏(麻将雏形)和让第高风著称。

01、少年时,读书岩苦读

808年,李郃出生在延唐县下灌村。祖父李周延、父亲李太渊都先后任道州文学。

李郃自幼聪颖,在祖父和父亲的教导下,他博览群书,精通经史,长于诗赋。

李郃从小就喜欢读书,下灌村里,常常有人邀李郃玩耍。渐渐长大的李郃为了不受干扰,就偷偷地藏到后山一个隐蔽的岩洞里去读书。

那时候洞外灌木杂草丛生,洞内阴森潮湿,不时还有蝙蝠、石燕、小麻蛇出没,李郃视而不见,自顾聚精会神地读“子曰”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那里他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以及《诗经》《易经》《尚书》《礼记》《春秋》四书五经等等书籍,背得滚瓜烂熟。

读书之余,李郃听爷爷讲,”舜帝禅位大禹”、“舜帝‘勤民事,苦忧人’、‘只为苍生不为身’的故事。

02、才华横溢,高中状元

青年时的李郃已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公元828年,朝廷举贤良方正,20岁的李郃被推荐到长安赴考。

廷试中,他作的《观民风赋》和《求友诗》条对鲜明,词旨温雅,能寓褒贬于清和之中,阐忠义于词气之表。

落落几千言大有贾长沙、董江都董江都之概。考官交相举荐,经文宗临朝面试,被提升为进士第一,高中状元。

03、上疏让第刘贲,被排挤

与李郃同科考生刘贲在答卷中因直抵宦官,切中时弊,考官虽然赞服,然惧怕宦官势力,不敢录取。

李郃作《让第刘黄疏》,上疏文宗,为之鸣不平。奏疏曰:“刘黄不第,我辈登科,能无厚颜。”

他请求朝廷将授予自己的功名改授刘黄。考官接疏后,惧怕宦官势力不敢上报。

该科考中者32人,其他都授京官,有三人后来还当上宰相,独李郃因上疏让第,得罪宦官,被排挤出京。李郃初授河南府参军事。

04、主政贺州,造福一方

830,李郃升贺州刺史,任贺州任刺史期间,他体察民情、爱护百姓,为下层平民积德行善,做事亲力亲为。

他时而行走在田间小道上,时而穿越于老岭林莽中,时而出现在田间地头,时而出现在村落农院。

一边耐心地劝说农夫垦荒复耕,种麻栽桑,种植水稻高粱,一边劝说和敦促平民百姓重视礼教。

回到贺州后,李郃立即拨出公粮,对难以维持生计的贫民进行救济。

他对口碑好、为政清廉的有德官吏进行了表彰和体恤,对欺压百姓、危害社会的官吏和恶徒进行了制裁。

经过七年治理,贺州地方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深受老百姓爱戴,被称为李贺州。

05、闲暇之余,发明叶子戏

李郃任贺州刺史期间,闲暇之余,将收集到的各种骰子“彩选”加以研究整理,撰写出《骰子彩选格》三卷。

李郃还将“彩选”绘制在纸上,因纸页薄如叶子,即取名“彩选叶子”。

公元835年,李郃携妓人 叶茂莲江行,在船上竞斗“彩选取叶子”,故称“叶子戏”。

李郃创制的“叶子戏”,是麻将的雏形。被后人称为麻将的鼻祖。

06、政绩卓著,平步青云,却告老还乡

833年,因在镇压少数民族起义中立功,赐绯鱼袋,加龙虎将军衔。

837,他以政绩突出升通政司佐司政,后升吏部侍郎,授正议大夫。

晚年,退职还乡,寄情山水,写下了许多描绘九嶷山秀丽风光的诗篇,著有《骰子彩选格》和《李贺州集》。

现存《过九嶷山有怀》、《贺州思九嶷》、《咏舜庙古杉》等诗,高洁清雅,诗如其人。873年,李郃病逝,享年66岁。

李郃自幼勤奋刻苦,高中状元后上疏让第被排挤,主政贺州,他体察民情,造福百姓。

他曾边疆效劳,政绩卓著,授谏议大夫,还发明叶子戏,晚年著书立说,擅长写诗,他真是多才多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