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来简史》(尤瓦尔•赫拉利)中一些内容的想法。
今天,人工智能被提及的次数越来越多,我们似乎能看到在不远的将来,这个社会的智能化水平会达到一个超级高度。到时候社会上有机器人为人类生产粮食,提供各种人类需要的服务,人类似乎就可以高枕无忧的享受永恒的快乐了。大多数人可以沉迷于虚拟的世界中寻找刺激,只要不去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行,就可以纵情享受由智能机器为人类带来的物质和精神享受,否则纯粹就是作死。
但这只是一种理想情况,事实可不一定会这样。因为资源毕竟是有限的,这个社会不可能任由一些没用人占用太多的资源,除非你有能力争取到这些资源,否则社会仅仅会出于人道主义而不让你饿死。
一些经济学家预测,人类若不能变得更强大,迟早会变得完全没有用途。
没错,人类需要和机器竞争生存机会了。
或许有人说,机器人是人类创造的,再智能也只是个机器,不可能拥有意识,难道还真会取代人的神圣地位?这里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一个问题,智能和意识到底哪个更有价值?
举个例子,马能跑能跳,有情感认知,比任何一辆汽车都要智能,为什么现代人放弃了智能的马,而选择了没有任何意识的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呢?归根到底就是尽管马很智能,但交通运输不需要马的这个功能,从A点运动到B点,汽车就是比马做得好。
试想如果无人驾驶汽车能够普及,而且每辆车都连上互联网,实时共享位置信息,决不允许任何两辆车处在同一位置,这会从根本上杜绝车祸的发生。人类司机,虽然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但这不是交通运输所需要的功能。人类司机被无人驾驶汽车取代就会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结果了,就像马被普通汽车取代一样。
如果还认为人类永远都能有自己独特的能力,无意识的人工智能永远无法赶上,这只能说是一厢情愿罢了。
或许一场重大的革命正在悄悄发生,即智能即将开始与意识脱钩,人类因此面临着失去经济价值的危险。
以前人们总说机器没有意识,但很多时候完成一件事情并不需要意识。人类自己从哲学上赋予了意识独特的意义,其实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意识只是各种有机算法的集合,是数百万年自然选择的进化结果。而人工智能也是基于算法。
算法的运作不受组成物质的影响,没有理由相信非有机算法永远无法复制或超越有机算法能做的事情。只要运算结果有效,算法是以碳为载体还是以硅为载体又有什么差别呢?
现代社会的运行依靠的是各种虚拟的主体,比如公司、学校、医院、政府等等。这些虚拟的主体需要有智能的代理人才有办法运作,但这样的代理人却不见得需要有意识和主观体验。一个有着复杂算法集合智能机器人,或者就干脆是一个智能算法来掌控这些虚拟主体,可能比人做得更好。
现在,人类正一步一步的把权力交给这些智能算法。公司的运行有一套算法,想做某件事情只需要按照算法的流程走下去,就能够完成,比如出差报销。只是有些环节还需要有人来参与,但换一个不同的人,只要算法还在,事情同样可以完成的。去医院看病也有一套算法,挂号、问诊、检查、开药,至于哪个医生给你诊断,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机器提供的检查结果才最重要,什么样的结果就会开什么样的药,至于是谁扮演医生的角色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你也不会信任医生的主观意识,更倾向于信任手中的检查报告。
最后,关于智能和意识到底那个更有价值?这个问题还值得继续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