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 这一代人,大多出身于父母思想较为固步自封的时代。在那个时代,传宗接代的观念根深蒂固,男性被视为力量的象征,而女性似乎被默认可以无所作为,仅仅依附于男性生存。我的母亲便是如此。自我有记忆起,她便为了养活我们全家外出赚钱,尽管婚姻生活满是不幸,可她从未想过摆脱对男人的依赖,依旧幻想着能有个男人依靠。
曾经年幼时,我总是试图反驳母亲这种陈旧的观点。我曾愤愤不平地对她说:“现在社会都这么复杂了,嫁了人还不是有离婚的风险。” 母亲被我堵得哑口无言,悻悻然离去。然而,下一次她又会重提旧事。在一次次的争执与无效沟通之后,我逐渐意识到,无论我如何努力,都难以改变母亲深植于心的观念,于是,我选择了沉默。
或许是社会环境的变迁,或许是代际成长的自然规律,女性的意识在逐渐觉醒。而对于女性的自我认知、对男性天然优越感的感知,我在很晚的时候才开始有了模糊的认识。
不久前,我参加了一次小型会议,参会人员大多是专业人士和知识分子,他们聚集在一起进行项目推广。起初,我怀着对专业人士的敬重之情,期待能够从中学有所获。然而,会议过程中,一位负责人在结束专业讲解后,却以一种极为自豪的口吻说到自己已经 60 出头,而妻子才 40 多岁。此言一出,台下众人发出阵阵调笑之声。那一刻,我仿佛成了一个格格不入的局外人。
紧接着,另一位研发人员上台讲解专业内容。在做结语时,他为了衬托此次推广的产品平台,说出了一句令我震惊的话:“以前著名的主持人丹,现在也在直播带货,天天推销洗衣液,离开了平台什么都不是。” 过去,我或许只会觉得这种片面的结论不合逻辑、有失专业人士的水准。但如今,我却敏锐地察觉到,他们将女性作为类比对象,言语间流露出对女性的不尊重,甚至隐隐透出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看着他们自鸣得意、口若悬河的模样,我的思绪已从这场会议中抽离,再也无法专注于任何内容。
最近,我听闻一位博主讲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现象。在自媒体平台上,有部分人以 “挑战护送 100 位陌生女孩回家” 为噱头,制作视频博取流量。视频中,女孩们被吓得狂奔,而这些所谓的 “挑战者” 却一边追逐一边发出刺耳的笑声。即便女孩明确拒绝,他们依旧穷追不舍,将车灯当作探照灯,照亮女孩们恐惧的面容。他们将这种尾随行为包装成 “护送”,把女孩的恐惧当作获取流量的密码,将自己伪装成强者、保护者的姿态,以此为傲。
这些人,不过是披着外衣的伪善者,是披着外衣的性骚扰者,是披着外衣的施暴者。他们的行为,是对女性尊严的践踏,是对社会道德底线的挑战。值得庆幸的是,这类视频一经曝光,便引发了众多人的不满与抵制。大量网友积极举报,最终促使平台对这些不良账号进行了封杀。
然而,令人悲哀的是,这样的事情并非个例。在我们的生活中,总能听到女孩们讲述自己童年或成长过程中遭遇性骚扰的经历。只是在过去,由于缺乏相关的认知和知识普及,许多女孩不知道如何应对,也难以言说自己的遭遇。中国女性在这方面所掌握的知识相对匮乏,一部分人凭借自身的强大和幸运,在阴影中艰难成长;而另一部分人则将这些经历深埋心底,成为永远无法愈合的心理创伤。
可以说,我们这一代女性心中都存在着一个无法弥合的破口,那是长期以来社会环境和陈旧观念所造成的伤害。但我们依然心怀希望,希望我们能够成为过渡的一代,为下一代的女孩撑起一把保护伞,让她们在更加平等、健康的环境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