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30 晴转阴 佛城
中午小憩,闻四下无声,厅下见日记一章。遂阅不知,不如叙事,亦非思绪。
图片发自简书App
好吧,这仅仅是小学四年级的日记。小外甥的日记,让我对他的学习挺担忧,叙述事情,没主次之分,语法不通,标点符号随意缺失。
难道这就是一线城市公立小学的教育成果?大姐的一句话,我是赞同的:现在的学校,只教不育,基本都是要靠父母在家里培养各种能力,所以需要不断的阅读。通过监督指导,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以父母的自身习惯,塑造家庭的学习氛围,影响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毕竟时代不一样了,太多的人涌入城市,只要进入了城市的学位,就以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可人满为患,就意味着资源均摊减少,也意味着被老师的关注减少。学校可以是熔炉,也可以是油漆桶,这或许更取决于家长自身。换句话说,家乡认为的良好教育,可能在自己孩子身上实验了若干年后,毁掉他们的不是学校,而是父母自己。
学校只教授知识,不教授学习方法,这就是为什么成绩好的人,老师特别在意。成绩不好的孩子,成绩越来越不好。毕竟我们也是从应试教育的道路走过来的,可是曾经我们读书的时候,小学三年级班里面没有七八十个同学,也没有英语科学。
读书,不意味着就是良好的教育,而更应该肩负这项责任的恰恰越来越降临到父母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