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乡村旅游正在成为激活乡村活力的新引擎。各地方整合现有乡村资源,积极打造乡村旅游项目,如何做到与众不同,把“土味”变成“特色”,把游客留下来,赋能乡村振兴。
一、定位要“小而美”,忌“大而全”
不要妄图满足所有游客的需求。比如,有的村子主打“亲子农耕体验”,就把插秧、磨豆腐、喂养小动物等项目做精;有的村子侧重“非遗文化沉浸”,就深耕剪纸、皮影、传统戏曲等体验。精准定位才能吸引目标客群。
二、 体验要“参与感”,忌“走马观花”
游客来乡村不是看风景,而是过“不一样的生活”。单纯的拍照打卡留不住人,要设计可参与的活动,比如跟着村民去山上采野菜、一起动手做顿农家饭、学习编织竹篮等,让游客“动起来”“玩起来”。
三、服务要“有温度”,忌“商业化过度”
乡村旅游的魅力在于人情味。民宿老板多跟客人聊聊天,推荐本地人才知道的小众景点;村民摆摊卖土特产不漫天要价,这些细节比标准化的酒店服务更打动人。过度商业化、宰客会迅速毁掉口碑。
四、[endif] 配套要“接地气”,忌“照搬城市”
厕所要干净,但不一定非要建成豪华酒店式;道路要平整,但不必全部硬化失去乡村质感。可以用竹篱笆、石板路、老磨盘等乡村元素做装饰,既节省成本,又能保留乡村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