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祭儿篇

   

天行健,为母则刚!

    (这是一篇民国时期,母亲在儿子墓碑上留下的祭文,读之动情,与诸君共勉)

    呜呼!人有儿,以奉养母;我为母,以修儿墓。我心何伤,我命何舛。

(chuan,三声,不幸)

    念昔也,尔为长子,送尔读书;尔既成人,备尔完娶。谓尔能孝,陆橘①是供;谓尔宜兄,伯埙②是奏。何乃随父而同登鹫岭③?何乃引弟而共上缑山④?

    尔母老年,谁侍汤药?尔女适嫁,谁主赔奁,痛祖典之犹存,而克禋⑤杳杳;伤熊丸⑥之尚在,而迪教⑦沉沉。

(奁,lian,二声,古代女子装镜子的盒子,这里指嫁妆)

    呜呼哀哉!母子相期,重订来世。

【注】

①陆橘,东汉三国之陆绩怀橘孝母的故事,二十四孝之一。这里指有孝心。

②伯埙xūn,即成语“伯埙仲篪chí”。《诗经·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这里指兄弟和睦。

③鹫岭,指佛国仙境。这里指离开人世。

④缑gōu山,指修仙成道之处。这里指弟弟与兄长一样离开了人世。

⑤克禋yīn,能够祭祀。

这里是说给祖先祭祀的后人快断绝了。

⑥以熊胆制成的药丸。唐代柳仲郢幼嗜学,其母曾和熊胆丸,使夜咀咽,以苦志提神(《新唐书·柳仲郢传》),后用为贤母教子的典故。

⑦迪教,启迪教诲呜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