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很少做梦的人,前几天晚上做了一个梦,一个醒了还隐约记得的梦:
仿佛是出差,记不得去哪里了。
出门的时候带了一个登机行李箱,双肩背包和日常的小包。
离家的时候,在家门口,背着背包、斜挎着小包,一个手搭着行李箱,蹲下来对和家里的小朋友说:妈妈要去出差几天,来,我们来一个GOODBYE KISS。
记得去程坐的是飞机,回程却坐了很多种交通工具,有汽车、高铁……
最后从高铁下来的时候,站台上冷冷清清的。
我隐约看见自己长长的身影走在长长的站台上,仿佛在找下一个的目标……
看着自已的背影,这个时候我才发现自己只背着一个随身的小包。
行李箱、双肩包,分明是丢在了路上却浑然不知。
而那个时候的我,竟然没有一点点的焦虑与慌张……
醒来以后,我发觉这是一个关于“断舍离”的梦。
1、物品的断舍离
让自已身处一个自在、愉悦的空间
两年前,因为工作和孩子上学的原因,我们把房子从郊区的200+方的大房子搬到了市区100+方的房子里。还接了长辈一起来住,小小的房子住了八口人。
郊区的房子里,有满满一墙的书(那曾经是我俩少年时期的梦想),现在只有十几本书洒落在小房子里的几个角落,等着随时被翻阅。不过,挺好,手边的书都是当下在看的书。看的书有限,转变为行动却是无限的。
郊区的房子里,有衣帽间和过季衣服的储衣间,现在只有一个L型的衣柜放四季的衣服。不过,挺好,可以想明白自已到底要什么STYLE,双11和我再也没有了关系。
搬家时,正好看到了山下英子的《断舍离》
断,就是断绝自己不需要的东西的来源,这样就不会天天在淘宝上买东西了;
舍,就是舍弃家里泛滥的破烂,舍弃那些用不到的,不需要的、不合适的、让自已不舒服的东西;
离,最后留在身边都是让自已心动的物品,让自处在一个自在、愉悦的空间里。
感谢搬家、感谢山下英子,感谢物品的断舍离,让我放弃堆累物品,身处一个自在、愉悦的空间。
2、身体的断舍离
让自已的健康、轻盈地行走在天地间
2014年的秋天,当时的我高龄生娃快一年了,看着臃肿的自已,我决定对自己来一场身体的断舍离--跑步减肥。我现在还记得第一次出门跑步的情景,当时我还在母乳喂养,每天晚上要奶孩子两三次,最后一次喂完奶大约是5点多的样子,窗外还是黑乎乎的一片,我安顿好孩子,摸摸索索换好衣服,意气奋发地出门跑步了。哪知道,只跑了400米就喘不过气来、双脚发硬,只能停下来慢慢走……第一次跑步,我一共走走跑跑5KM,用了1个多小时。就这样,慢慢地,我从400米,到能连续跑1公里、5公里、8公里,最后竟然跑了马拉松全程(42.195KM)。到现在,我已经跑了3800公里,一共减重30斤。
很多人看到我成功减肥。就问我:我也很想减肥,可是我就是好吃还不想运动,怎么解?
我就想说,这就象你又要乱买东西,又不整理、不丢东西,而想让家里是舒适整洁是一样的,不-可-能 呵。
身体的断舍离和物品的断舍离一样,锻炼身体(舍),控制饮食(断)都需要。我是这样做身体的断舍离的:
断,就是少吃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类、甜食)高热量的食品,多吃有营养低卡食品,按身体的需要饮食而不是按欲望吃;
舍,是通过锻炼减去身上的赘肉,机体中的脂肪和废物;
离,达成身体的健康、轻盈,形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
感谢光阴,感谢自己的决绝,让我重新找回了一个健康、轻盈的身体,行走在天地间。
(当然,我的目标还没达成,还在努力中,不过,现在的我很笃定,因为我相信时间的力量。)
3、思想的断舍离,
你需要一把奥卡姆剃刀,让自已在大海中找到一片方舟
你以为,“断舍离”只是物品和身体的“断舍离”吗?错了。
写断舍离的山下英子,自称“杂物管理咨询师”。所谓的杂物,英文“Clutter",指没用的破烂儿。我们通常只关注看得到的杂物,比如家里无用的破烂儿、身体里的赘肉,但,很少看到我们的脑子、内心里”没用的破烂儿“。
关注进入我们大脑的思想,并时时整理自己的思想,才是让人生变得更轻盈更快乐的关键。
很庆幸,我看到了奥卡姆剃刀原则:
简单表述“奥卡姆剃刀”原则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Entities should not be multiplied unnecessarily)。这世上,本来不存在绝对真理,我们的认识只是在不断逐步的接近真理而已。因而,总结、找到简单适用的认识和方法才是正解。我们求知,是为有用,求知为用,不要为了求知而求知。
曾经的我,感受到信息爆炸和时代转型的危机,不行,我要“活在未来”,我要“改变自已”。我开始听各种课、看各种书,时间管理、导图、手绘课……所有别人推荐的畅销书、微信文章都找来看,到最后把自已的脑子搞得“一团浆糊”。
后来,我发现,一个人的时间和注意力是有限的,记忆和思维的能力是有限的,我需要奥卡姆剃刀。
现在的我,以个人成长为切入点,带着问题学习,只看经过时间考验的经典作品,并通过写作梳理思维……
对关注的事物有自已的原则、概念和方法论,形成自己认知。
奥卡姆剔刀原则,就是我们需要不断地对思想进行断舍离:
断:主动地学习自已要学的东西,看优质的第一手材料;
舍:理清自己脑子里的概念和方法论;
离:有自已的价值观和原则,并由此对任何事物有自己认知。
感谢奥卡姆剃刀原则,感谢写作,让我在纷繁的信息和知识海洋中找到自已的原则、概念和方法论,形成自已的认识。
Ending
一种东西,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她叫做”安全感“。
结婚前,丈母娘说了,“准备好房子、车子,我可不能让我闺女嫁过去受苦”;
出门前,带上手机、钥匙、现金、包包,不行还得带上PAD、KINDLE……于是好沉重
我们都想有好多好多的书,好多好多的钱,好大好大的房子,因为他们会给我们很大很大的安全感。
但实际上,我们忘记了,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于我们自身。
现在的我,持家、工作、带娃、学习……少了对物品、信息的执念,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放在当下,原来,过好当下才是真正的活在未来。
断舍离,让我更有自信、更有力量。
对,断舍离有三个层次:
物品的断舍离,让自已身处一个自在、愉悦的空间;
身体的断舍离,让自已的健康、轻盈地行走在天地间;
思想的断舍离,你需要一把奥卡姆剃刀,在知识的大海中找到一片方舟。
最后,我想说说我最崇敬的一位女性,杨绛先生。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当时钱钟书先生已经离开,杨绛先生住在清华园的老房子里,穿布衣服、吃粗茶淡饭、身材依旧轻巧。每天在家看书、整理自已和钱钟书先生的书稿。
在100岁那年,她说: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
105岁,2016年5月25日,杨绛先生跨过人生边缘回家了。
105岁的杨绛先生,做到了真正的“断舍离”。
我希望自已能象先生一想,做一个身体轻盈,内心富足的人。
感谢潜力营,感谢秋叶大叔,本文受易大大目标课、小川叔写作课、李忠秋老师结构思维课的启发。
请大家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