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在面试时想通过这个问题了解候选人如下几个信息:
1、产品经理与运营有很多工作是重叠的,面对这种看似混乱竞争的状态,你是如何思考和应对的,能否将自己的核心价值表述清楚
2、了解候选人公司内部的流程和组织机制,看看候选人对这块是否有一些思考
3、在有分工的情况下,能否做到无边界的态度。突破一些规则的限制,最大化的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意愿。考察候选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对个人成长的规划
那我们先来理下回答的思路:
1、首先产品经理和运营的能力要求是不同的,岗位职责也不同
2、那为什么要设立产品经理和运营岗位呢?
3、有分工就要突出自己的专业能力,但分工不是限制,要能说明自己对工作、对自己不设限。只要是对公司有益、对个人发展有价值的,都会全力去做。对自己的能力发展有长远的规划
那我们详细来分析下产品经理和运营的差异有哪些。
首先,能力要求和职责分工不同。
运营专家岗位:
产品专家岗位:
运营岗位主要是为业务目标负责,运营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其中可以借助产品化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比如组织一次线下的用户培训。在《运营之光》一书中,作者说:运营,本质是为了帮助产品与用户之间更好的建立起关系,我们所需要使用的一切干预手段。
其实说白了就是让更多的用户、更加方便的使用我们的产品,运营更多的专注在价值传递和价值放大上。
而产品指做为商品提供给市场,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所以产品经理更多的是“价值创造”。
任何一个产品或者行业,都是发现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创造价值)——推广解决方案(价值传递和放大)的过程。
其次,我们再看看为什么要设立产品经理和运营岗位?
往大了说,产品经理负责市场调查并根据产品、市场及用户等的需求,确定开发何种产品,选择何种业务模式、商业模式等。并推动相应产品的开发组织,他还要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协调研发、营销、运营等,确定和组织实施相应的产品策略,以及其他一系列相关的产品管理活动。
按照这个定义,产品经理基本上就是这个产品的CEO。但实际上,很多公司的分工是非常细的,市场调研有用户研究团队,营销有专门的营销团队,市场有专门的市场团队,战略及规划,有业务老板来制定。这就到导致产品经理很多时候就是在承接不同部门提的需求,写写产品文档,跟进下研发进度。所以很多人说产品是打杂的,这个角度上说也完全正确!
那我们再看看为什么要设立运营这个岗位呢?以前有篇文章讲过为什么美国互联网公司没有运营岗位,而这个岗位在中国非常盛行,大家可以看看。
说到中国互联网运营岗位,最早的应该算是阿里巴巴。那时候互联网还比较新,很多人还不会操作电脑。但要促进买卖成交,一边要教买家如何购买、付款,一边还要教卖家如何维护店铺、上传商品等等。因此除了销售、客服、产品和研发外,又多了一个角色“运营”。他们相比客服,更加主动的给客户提供服务,让大家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更加顺畅。
慢慢的,这些运营人员变成最前线的战斗人员,他们接触的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产品更多的是看到数据和反馈的意见。他们接触到最前沿的行业动态、客户反馈,串联着BD、销售、市场、产品研发等,也正是这样的历练,让他们更加容易成为业务一号位或者自己创业的CEO。原本只是做产品的价值传递和放大,慢慢的他们承担起越来越多的职责。
所以很多人说,产品经理更加容易成为CEO,其实我觉得在阿里内部,运营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的最快,也最容易成为CEO。
在这里我们要进来凸出我们作为产品的价值,比如如何通过产品带来用户体验、业务目标的提升。对于行业、商业模式、用户我们要有充分的了解。岗位是定义出来的,但能力不是定义出来的,能力是干出来的!所以,我们做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要提升个人能力和业务目标。
最后,有分工无边界
如果按照上面的分析,我们会看到运营人员对业务的价值最大。但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去说,容易给自己挖一个大坑,就是仿佛产品经理就是运营的小跟班。运营人员接触到用户的反馈、行业的动态、市场的机会点,整理好反馈给产品经理,产品经理产出产品方案。
如果是这样,那产品经理的价值就太小了,毕竟产品不像技术门槛那么高,可以在技术深度上有非常大的提升;另外,现在互联网产品足够广泛,仅靠优秀的产品设计方案很难打造自己的核心壁垒,毕竟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做一些简单的功能优化和一些普适性的产品升级。
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将自己的职责范围扩大,日常工作中不能仅仅停留在收集需求、完成产品上线。要对这个产品或项目的背景、价值、战略、决策有充分的了解。而且一定要有主导意识,对核心的商业决策有足够的参与度和认识度。
其实无论是产品经理还是运营,最终极的发展方向都是业务的一号位或者说是CEO,当然如果是技术型的产品经理还可以去当CTO。在接收到一份工作后,我们面临的机会、困难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我们的态度、我们投入的精力和我们思考的深度!
面试的时候,很多产品经理都把重点放到我在这个产品上做了什么、如何做的,以及达到了什么效果。更多的把精力放到了执行层面!往往会忽略背景介绍、行业及商业上的判断。这从一个层面会说明他日常对这块关注不多,也说明没有主动承担更多,缺乏了一些对商业判断和理解的机会!
如果你觉得这篇内容对你有所帮助,请务必帮我个忙:
1、点赞,让更多的人也能看到这篇内容
2、关注我,让我们成为长期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