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参观故宫博物馆。
本来想给自己放个假的,坐在公交车上,又觉得时间还算充裕,不如写着玩玩吧!
001
彭小六(简书大神)前些日子发了一篇文章,大概讲的是自己每天连轴转地写作,上课,未来一个月甚至半年的内容都需要提前准备,很累。
自由写作者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般光鲜自由,甚至,更不自由。
和寒寒聊到张嘉佳,我说觉得他写的书很温暖和自由,我很喜欢他,寒寒觉得,现在很多这样的书都是为了赚钱而做,投人所好,但细究起来也算不上经典。
的确,畅销书之所以畅销,就是因为满足了当下的刚需,人们争先恐后地买,捧红,在某一个节点处熄灭。
002
我认同靠写作来把自己的时间卖出多份,让时间的复利效应显现出来。
我也认同写作是为了满足当下的刚需,比如新东方四六级单词书,陪伴了多少人啊!
我更认同写作是可以练习的,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一万小时理论同样适用于写作。
但我并不认为人人都需要写作,更不认同心血来潮的每日一更。
003
不得不承认,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
如果不能专注那些最重要的事情,或许在某个点我们发现以前总是被别人推着,或被环境卷着前进,忘了自己想要什么。
这时候我们将丧失掉自己最重要的东西——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这个概念是高老师教给我的,一直觉得这是个绝好的概念,这是“短板理论”里最长的那个板,将直接决定木桶的高度。
如果仅仅是为了看看自己能否坚持就去承诺每日一更,那简直太不值了。这意味着我们将牺牲看电影,看小说的娱乐时间,牺牲和同学朋友侃天说地的时间,去操场跑圈的时间,锻炼自己专注力的时间。即使你做了这些事情,心里想的却是今天写什么东西,今天的文章浏览量怎么样。
我深受其扰。
004
昨天晚上十点钟,从心晴网编辑办公室出来,风大得可怕,心里有些发怵。
忽然想到,如果以后真的工作了,我还会坚持写作吗?
答案很有可能不是,除非我做了需要每日更文的工作。
但写随笔作为人生三大爱好之一,将会永存。
周末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