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

1、人参汤——(参 草 白 姜 ):即理中汤炮姜换干姜。凡用生姜取其辛散,炮姜守而不走,干姜则温多散少。

2、小半夏汤——(生姜24,半夏15):和胃止呕法,凡胃有痰饮湿引起的呕吐均可适用。

3、半夏干姜散——治胃寒吐涎沫,用药和小半夏汤同,因生姜辛散,干姜温中。又主症和吴茱萸汤相似,但彼为寒邪而兼胃虚,此则纯寒,故不用补药辅助。

4、小半夏汤加茯苓汤——兼有利水作用。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5、大半夏汤(半夏15,人参9,白蜜30):补中止呕法,和小说半夏汤的区别,彼有实邪故用辛散;此为胃虚,故用甘药和之。

6、干姜人参半夏丸:适用于寒饮呕吐,不是为妊娠恶阻而设。

7、大黄甘草汤(大黄12甘草3):泻火止呕法,和大半夏汤有虚实寒热之不同。《食以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8、小青龙汤(姜 五 麻 细 辛 半 草 芍 枝 ):治表邪挟水气的主方,故用于外寒引发的痰饮咳喘最为适合。

9、小青龙加石膏汤——温化水饮之中兼治烦躁,但毕竟饮重于热。与越婢加半夏汤的热重于饮者恰恰相反。

10、越婢汤——(麻黄18,石膏24,甘草6,生姜9,大枣5)——辛寒解表法。

11、越婢加半夏汤——宜于痰热内阻,麻黄可以开肺,不一定用来发汗。

12、越婢加术汤——疏表利湿法。

13、射干麻黄汤——(射干 麻黄 细辛 半夏 紫菀 冬花 半夏 五味 生姜 大枣 )——辛散苦泄法,能温化寒饮,亦可用于一般哮喘症。

14、厚相麻黄汤——(厚朴 麻黄 杏仁 半夏 干姜 细辛 五味 小麦 石膏 )

15.大建中汤——(蜀椒,干姜,人参)。温中散寒,和小建中汤有缓急之分。

16.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阳黄症主方。

17.茵陈五苓散——治黄疸当利小便,内热重者用栀子柏皮汤。热不甚者用此方。

18、大黄硝石汤——(大黄12,黄柏12,硝石12,栀子9)治黄疸里实症,比较茵陈蒿汤之力为猛。

19、栀子大黄汤——(栀子9,大黄3,枳实9,豆豉12)(酒黄疸,心中奥农,或痛,栀子大黄汤主之)。

20、栀子豉汤——治胸中虚烦,后世改用焦山栀,作为清宣上焦风温的通治方。

21、已椒苈黄丸——(防已 椒目 葶苈 大黄)--驱逐肠间水气,使从大小便分消。

22、升麻鳖甲汤——(升 鳖 归 草 ,雄黄 蜀椒 )有从血分透邪外泄作用。

23、天雄散——(天雄9,白术24,桂枝18,龙骨9)治阳虚不固的遗精。

24、木防已汤——(木防已 石膏 桂枝 人参 )行水散结主,因体虚有伏热,故用人参石膏为佐。

25、木防已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兼有轻泻软坚作用。(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黎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已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已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26、甘草干姜汤—— 温养肺胃法。(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嘱渴。)

27、甘草附子汤(草6,附2,白术6,桂12)——祛风除湿,和营实卫,有敛散相互作用。(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28、甘草麻黄汤(草2,麻4)——仲景治皮水,表虚的用防已茯苓汤,表实有热的用越婢加术汤,表寒有湿的用麻黄加术汤,表实无热的用此方,目的在于发汗除湿。

29、甘草泻心汤——湿热恋胃,胃气虚弱的,用此辛苦甘缓合剂,并不限于狐惑病。

30、甘麦大枣汤——养胃润燥,没有刺激性,最适用于虚弱敏感的病人。

31、半夏麻黄丸——仲景治心悸,实际治水饮内停,比小半夏加茯苓汤治心下痞力量为强,大概彼有呕吐,此有喘气,故同样化饮而用药不同。

32、白术散(术芎蜀蛎)——温中剂,仲景用于养胎,恰与当归散一温一清相对,没有寒湿的勿用。

33、当归散(当2,术1,芎2,芍2,芩2)——养血清热法。仲景虽说妊娠可以常服,后人并以黄芩,白术作为安胎圣药,但虚寒者终不相宜。

34、当归生姜羊肉汤——治血虚有寒。用寒疝,又用于产后腹痛,原因一致的。

35、当归芍药散(归9,芍50,芎24,术12,苓12,泻24)——和肝健脾法,后来逍遥散的组织与此相近。

36、当归贝母苦参丸——治妊娠大便难之不能用攻下药者。

37、百合知母汤——清润剂,治百合病误汗增燥。

38、百合地黄汤——清热养血,当为百合病的主方。

39、百合滑石散——百合病内热重的,使从小便排出,与刘河间六一散用意相近。

40、百合鸡子黄汤——着重安内和中。

41、滑石代赭汤(滑石9,代赭9,百合30),治百合病误下,有因势利导的意思。

42、竹皮大丸(竹茹 石膏 白薇 甘草 桂枝 )此方以清热除烦为主,佐用桂枝,可能另有症状。

43、赤小豆当归散——仲景用于狐惑病,亦用于近血症,目的在清大肠湿热,兼有排脓作用。

44、防已地黄汤(防已3,防风9,生地60,桂枝9,甘草3)——徐灵胎谓“此方它药轻而生地独重,乃治血中之风。”

45、防已黄芪汤(术 甘 姜 枣 )——主治水湿在表,卫气虚弱。(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已黄芪汤主之。)

46、防已茯苓汤(防芪苓枝草)也助卫阳行水,比较防已黄芪汤力量为强。

47、附子粳米汤(附子9,半夏9,甘草3,大枣3,粳米15)——治虚寒腹痛,王旭高认为脾胃药中加入附子,有通彻上下之力。上可散寒止呕,下可温经定痛。(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48、大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芒硝)——胃家实症主方,金匮中也用于宿食和下利之属于食滞者。并用于痉病,泻实热来存津液。即斧底抽薪法,非真能镇痉。

49、小承气汤(大黄 厚朴 枳实 )——主治胃家实症。高痞满燥实坚全备者用大承气汤,不全用此方。

50、厚朴三物汤(大黄 厚朴 枳实 ),小承汤变方,用量不同。承气的目的在于荡实,故重用大黄;此在行气,故重用枳朴。(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

51、厚朴大黄汤(大黄 厚朴 枳实 )。也小承气汤的变方,目的在行气逐饮,必须胃实症可用。(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

52、葶厉大枣汤——支饮不得息,葶厉大枣汤泻肺汤主之。

53、厚朴七物汤(大黄9,厚朴24,枳实12,桂枝6,甘草9,生姜15,大枣3)。即小承气汤与桂枝去芍汤合剂,是一种表里双解法,但里症重于表症。(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方之。)

54、苓桂术甘汤——治痰饮,当用温药调和,此方实为主方,但力量和缓,只宜用于轻症或预防及病后调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55、苓桂五味姜辛汤——茯苓甘草五味子干姜细辛,温化痰饮,用于无外感症者。此苓桂术甘汤为强。

56、苓桂甘枣汤——治寒水之气上逆,与桂枝加桂汤的偏重于外寒者有别。(发汗发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豕,苓桂甘枣汤主之)

57、奔豚汤(当 芎 夏 葛 甘 芍 姜 李根皮 )——解散寒热而降逆气。和阳虚寒气上冲的奔豚症治法区别是:一重在肝,一重的肾。两者截然不同。(奔豕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豕汤主之。)

58、苓桂味甘汤——重在制止冲气。(青龙汤下之,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59、苓甘五味姜辛汤——温化痰饮,用于无外感症者,此苓比苓桂术甘汤为强。(冲气即低,而反咳,胸满者,用苓桂味汤去桂,加干姜细辛)

60、苓甘五味姜辛加半夏杏仁汤——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水支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

61  茯苓泽泻汤(茯16,桂4,术9,甘4,姜8,泽8)——与五苓散性质相挥。五苓以利小便为主,此则以呕吐为主症。(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62、茯苓戎盐汤——茯苓,白术,盐戎(青盐)。此方治疗口不渴的小便不利。

63、泽泻汤——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64、五苓散——假令瘦人脐下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65、枳术汤(枳实 白术)健中化湿。后来常用于脾胃薄弱,消化不良,作为消补兼施法。(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

66、栝蒌桂枝汤——即桂枝汤加瓜蒌,宜于表热不退,津液损伤筋脉失养所呈现的痉状,并非痉病主方。

67、栝蒌瞿麦汤——(瓜蒌根6,瞿麦3,山药9,茯苓9,附子6)生津利水为主,加附子当是助其气化。

68、栝蒌牡蛎散——(瓜蒌根,牡蛎)生津止渴,引热下行,当是百合病口渴的主方。

69、栝蒌薤白白酒汤——叶天士所谓辛滑通阳法,为胸痹主方。(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70、栝蒌薤白半夏汤(栝蒌薤白半夏白酒)因兼有痰饮喘息,故加入半夏。(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71、枳实薤白桂枝汤(枳实薤白桂枝厚朴瓜蒌实)——辛滑通阳,兼疏理胸腹气分。仲景遇胸满常用枳实,腹满常用厚朴。(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也主之。)

72、橘皮汤(橘皮 生姜 )——理气止呕法。

73、橘皮枳实生姜汤——兼有宽胸作用。

74、橘皮竹茹汤——(橘皮 竹茹 人参 甘草 生姜 大枣 )——也是橘皮汤加味,宜于呕吐之属于胃中虚热者。

75、薏苡附子散——祛寒利湿,舒展胸膈痹闭。(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76、薏苡附子败酱散——治汤痈

77、葛根汤——(葛 麻 桂芍甘姜枣)——即桂枝汤加葛根麻黄。目的在发汗而不欲其汗大出,且照顾津液。

78、桂枝加桂汤——增强温阳散邪能力。如果下焦有寒,可改肉桂。

79、桂枝加黄芪汤——与芪芍桂酒汤同治黄汗,用意亦相同,故兼治黄疸有表症。

80、黄芪桂枝五物汤——温阳助卫,用治痹证。符合于“针引阳气”的意义。

81、黄芪建中汤——增强补中益气的力量。

82、桂枝加龙牡汤——-固涩剂。宜于阳气不足症。

83、桂枝去芍加麻附辛汤——(麻4,附9,细辛3)治太少同病,此方结合桂枝去芍汤鼓舞卫阳,主要是透发寒邪。(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加麻附辛汤主之)

84、桂枝去芍加蜀漆龙牡救逆汤——治心阳并有痰火上蒙之邪。

85、桂枝生姜枳实汤——通阳理气,舒畅中焦为主。(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86、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12,芍药9,知母12,麻黄6,防风12,附子12 ,白术15,甘草6,生姜15 )治阴阳俱痹,故药品较杂。(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87、桂枝茯苓丸——(桂枝芍茯桃皮)和营卫,去瘀血,为下徵小剂。

88、乌头汤——(川乌9,麻黄9,芍药9,黄芪9,甘草9)善于通肌表之阳,含有麻醉作用,故治行痹,历节痛。

89、乌头桂枝汤——(桂枝汤加乌头)寒疝症表里同治法,亦可用于痹症。

90、乌梅丸——(乌梅 黄连 黄柏 干姜 桂枝 细辛 川椒 附子 )辛苦酸合剂,能治蛔,也治久利。

91、麦门冬汤——(麦冬7半夏1人参大枣甘草粳米)——润肺化痰法。

92、麻杏苡甘汤——祛除表湿,使从汗解。(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93、旋覆花汤——(旋覆9,新绛,葱6)祛瘀和络法,用于胁痛最效。仲景用治半产漏下,疑有错误。

94、排脓散——(枳实150,芍药36,桔梗12,鸡子黄)疑治肺痈。待考证。

95、排脓汤——(甘草6,桔梗9,生姜3,大枣5)即桔梗汤加味,也疑治肺痈,待考证。

96、黄土汤——(地黄 白术 附子 甘草 阿胶 黄芩 伏龙肝 )——温补止血法,勿用于一般便血。

97、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芩9,芍6,甘6,枣5,半夏10,生姜9)——偏于热性呕利的胃肠同治法。与泻心汤不同的地方是,彼重在胃,此重在肠。(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98、肾气丸——(肉桂,附子,地黄,山萸,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虚劳腰痛,痰饮短气,消渴小便反利和转胞不得溺,都为下焦阳虚,助其气化。

99、温经汤——(归芍芎吴桂参姜草半胶麦)治虚冷结气,仲景用于带下,实为温散调经而设。

100、胶艾汤——(胶6,艾9,归9,芍12,地18,芎6,草6)——能调冲任虚损,故治经水淋沥,妊娠下血,胞阻腹痛,以及小产后恶露不止等。后人把甘草换香附,名妇宝丹,统治虚寒性经水不调。

101、柏叶汤——(柏叶9,干姜9,艾9,马通汁现用童便),治虚寒性吐血,有引血归经意义。

102、泻心汤——(大黄6,黄连3,黄芩3)治实热吐血,和柏叶汤恰恰相对,成为两大纲要。

103、大青龙汤——在麻黄汤的基础上加石膏,宜表邪挟内热之症。(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也主之。)

104、茯苓杏仁甘草汤——宣肺宽胸法,兼有利水化饮作用。(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也主之。)

第一章•桂枝汤类方

一、桂枝汤

1。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而脉浮弱者。

2。病常自汗出,或时发热汗出者。

3。发汗或下之,而表未解者。

4。阳明病,脉迟,虽汗出多。而微恶寒,表未解者。

5。病下利而脉浮弱者。

6。霍乱吐利止,而身疼不休者。

二、桂枝加桂汤方

【辨证要点】治桂枝汤证而气上冲剧甚者。

三、桂枝加芍药汤方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见腹拘急而满痛者。

四、桂枝加大黄汤方

【辨证要点】桂枝加大黄汤证,即桂枝加芍药汤证又见里实拒按,或大便不通者。

五、桂枝加葛根汤方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又见项背肌肉强急。

六、栝蒌桂枝汤方

【辨证要点】病见桂枝汤证,又见痉挛拘急症状,口渴、脉沉者,可辨为本方证。

七、桂枝加黄芪汤方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更汗出恶风、不渴者,即表虚不固甚者宜用本方治之。

八、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方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汗出恶风、汗色黄粘、口渴者本方主之。

九、桂枝加附子汤方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更见汗出恶风明显,小便难,脉沉细、四肢微急者。

十、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更见身疼明显,纳差、脉沉迟者可选用本方。

十一、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咳喘病人不论新久,见汗出恶风脉缓者宜用本方。

十二、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兼见失精梦交、脉见虚象者多可与本方。

十三、小建中汤方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兼见腹中急痛,或见心悸而不呕者。

十四、当归建中汤方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又见血虚明显者。

十五、黄芪建中汤方

小建中汤证而有黄芪证者。

【辨证要点】里急腹痛,汗出恶风甚者宜本方主之。

十六、黄芪桂枝五物汤方

【辨证要点】肢体麻木不仁,脉虚弱,无实象者可选用本方。

十七、桂枝去芍药汤方

【辨证要点】桂枝杨证又见寸脉浮关尺脉沉,症见胸满,或心悸头晕,或气上冲者可用本方治之。

十八、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辨证要点】桂枝去芍药汤证又见脉沉细,症有恶寒者宜用本方。

十九、桂枝附子汤方

【辨证要点】表虚寒,关节痛疼,脉浮虚而涩者;可用本方治之。

二十、去桂加白术汤方

【辨证要点】桂枝附子汤证无气上冲,而见小便自利、大便偏干者。

二十一、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方

【辨证要点】身痛、关节痛、小便不利者可选用本方。

二十二、甘草附子汤方

【辨证要点】表虚寒证见关节痛剧,汗出恶风,小便不利者。

二十三、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方

【辨证要点】桂枝去芍药汤证而痰涎多者。

二十四、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汤方

【辨证要点】桂枝去芍药汤证有痰饮惊狂者。

二十五、桂枝甘草汤方

【辨证要点】心下悸欲得按而无里实证者。

二十六、半夏散及汤方

【辨证要点】咽痛,有表证而口不渴者。

二十七、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辨证要点】桂枝甘草汤证又见烦躁惊悸者。

二十八、防己茯苓汤方

【辨证要点】表虚伴见四肢肿者。

二十九、防己黄芪汤方

【辨证要点】四肢浮肿、汗出恶风明显者。

三十、桂枝人参汤方

【辨证要点】桂枝甘草汤证又见理中汤证者。

三十一、白虎加桂枝汤方

【辨证要点】桂枝甘草汤证又见白虎汤证者。

三十二、苓桂术甘汤方

【辨证要点】头晕目眩、或短气小便不利见气上冲者。

三十三、苓桂枣甘汤方

【辨证要点】桂枝甘草汤证见脐下悸动、气上冲者。

三十四、茯苓甘草汤方

【辨证要点】桂枝甘草汤证又见心下悸者。

三十五、茯苓泽泻汤方

【辨证要点】茯苓甘草汤证又见口渴思饮而呕吐明显者。

三十六、苓桂五味甘草汤方

【辨证要点】桂枝甘草汤证又见咳逆上气有痰饮者。

三十七、苓甘五味姜辛汤方

【辨证要点】咳而胸满,吐白痰,口不渴者。

三十八、苓甘五味姜辛夏汤方

【辨证要点】咳而胸满,吐稀白痰,头晕呕逆者。

三十九、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方

【辨证要点】苓甘五味姜辛夏汤证兼见头面或四肢浮肿者。

四十、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大黄汤方

【辨证要点】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证兼见上热而大便难者。

四十一、五苓散方

【辨证要点】表虚证兼见心下停饮、小便不利者。

第二章麻黄汤类方

一、麻黄汤方

【辨证要点】归纳:

①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

②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

③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者.

④太阳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

⑥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

二、麻黄加术汤方

【辨证要点】麻黄汤证而见湿痹烦痛者。

三、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辨证要点】周身关节痛、发热身重或肿者。

四、麻杏甘石汤方

【辨证要点】汗出而喘,口干烦满而不恶风者。

五、越婢汤方

【辨证要点】周身浮肿、脉浮、恶风者有汗,

六、越婢加术汤方

【辨证要点】越婢加术汤用于越婢汤方证见小便不利、或湿痹痛者。

七、越婢加半夏汤方咳逆喘息气粗,痰黄或白,粘稠难咯,胸满烦躁,目胀睛突,或发热汗出,或微恶寒,溲黄便干,口渴欲饮,舌质暗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肺气肿)

【辨证要点】越婢汤证兼见咳逆上气、两目发胀或头痛者。

八、甘草麻黄汤方

【辨证要点】浮肿表实无汗者。

九、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辨证要点】表虚寒证见恶寒、无汗、脉微细。

十、麻黄附子汤方

【辨证要点】少阴病兼见浮肿明显、无汗恶寒者。

十一、麻黄附子细辛汤方

【辨证要点】少阴病兼寒饮,即恶寒无汗脉沉者。

十二、葛根汤方

【辨证要点】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或见下利者。

十三、葛根加半夏汤方

【辨证要点】葛根汤证兼见呕逆或下利者。

十四、葛根黄芩黄连汤方(热下利腹不痛)黄芩汤(热下利)黄芩加半夏汤(热下利腹痛)黄连汤(腹中痛欲呕吐,寒热并结)

【辨证要点】下利、汗出、不恶寒、脉浮数者。

【附】临床常用的葛根汤加味方:

(l)葛根加生石膏汤:即于葛根汤再加生石膏 45~100 克。煎服法同原方,治葛根汤证口舌干燥者。

(2)葛根加桔梗汤:即于葛根汤加桔梗 9 克。煎服法同原方。治葛根汤证咽痛或排痰困难者。

(3)葛根加薏苡仁汤:即于葛根汤加薏苡仁 15~30 克。煎服法同原方,治葛根汤证关节痛或有痈脓者 (4)葛根加术附汤:即于葛根汤加白术、附子各 10 克。煎服法同原方,治葛根汤证而关节疼烦者。

(5)葛根加苓术附汤:即于葛根汤加术附汤再加茯苓 10 克。煎服法同原方,治葛根加术附汤证而有茯苓证者。此和上方对于腰背拘急痛尤效,试用于脊髓炎亦有良效。

十五、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辨证要点】太阳病发热恶寒见身痒者。

十六、桂枝二麻黄一汤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多而麻黄汤证少者。

十七、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多,越婢汤证少者。

十八、大青龙汤方

【辨证要点】桂枝扬证、越婢汤证并见者。

十九、文蛤汤方

【辨证要点】麻杏甘石汤证合并越婢汤证又见口渴明显者。

二十、小青龙汤方

【辨证要点】外邪里饮而致咳喘者。

二十一、小青龙加石膏汤方

【辨证要点】小青龙汤证兼烦躁者。

二十二、射干麻黄汤方

【辨证要点】小青龙汤证喉中痰鸣明显者。

二十三、厚朴麻黄汤方

【辨证要点】咳喘胸满,脉浮者。

二十四、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方

【辨证要点】手足逆冷、恶寒、身痛者。

二十五、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

【辨证要点】表实无汗、或身黄、目黄、或身痒者。

二十六、续命汤方

【辨证要点】中虚身痛或麻木者。

二十七、桂枝芍药知母汤方

【辨证要点】关节痛疼、肢体肿而气冲呕逆者。

二十八、三黄汤方

【辨证要点】关节疼痛、无汗恶寒而烦热者。

二十九、牡蛎汤方

【辨证要点】疟疾寒多热少,无汗身疼者。

三十、麻黄升麻汤方

【辨证要点】伤寒表里不解,上热下寒,症见咽喉不利、腹泄、手足逆冷、脉沉迟者。

三十一、升麻鳖甲汤万

【方解】升麻伍以蜀椒解肌致汗,伍以甘草解百毒,并治咽痛。复用鳖甲、当归和血驱痛,用雄黄攻肿毒痈脓,故此治疫证咽喉痛而有痈脓或瘀血之变者。

第三章承气汤类方

一、大承气汤方(堵在大肠,肚脐周围,不放屁)

【辨证要点】归纳如下:

1。阳明病脉迟、汗出、不恶寒、发潮热、手足濈然而汗出者。

2。不大便、发潮热而谵语者。

3。阳明病谵语有潮热、不能食有燥屎、能食屎定硬者。

4。汗出谵语、无太阳证者。

5。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

6。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

7。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

8。病人烦热汗出则解,日晡发热而脉实者。

9。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

10。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有时微热、喘冒不能卧者。

11。脉弱、烦躁心下硬、六七日不大便、小便利者。

12。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

13。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

14。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

15。下利脉滑而数、或脉迟而滑、不欲食者。

二、小承气汤方(堵在小肠,肚脐以下,会放屁)

【辨证要点】阳明病,胃中燥、大便硬、而无潮热者。

三、调胃承气汤方(堵在十二指肠,中脘下有压痛点)

【辨证要点】阳明病,见腹实证,心烦、或谵语、发热者。

四、桃仁承气汤

【辨证要点】小便利

五、大黄甘草汤方(实证,在胃,吃嘛吐嘛)吴茱萸汤(虚证,食谷欲吐)

【辨证要点】阳明病,大便难而急迫者。

六、厚朴三物汤方

【辨证要点】胸腹胀满而痛、大便闭结者。

七、厚朴七物汤方

厚朴三物汤与桂枝去芍药汤的合方,故治二方合并证。

【辨证要点】发热腹满,大便干结者。

八、麻子仁丸方

【辨证要点】经常便秘而无所苦者。

第四章、白虎汤类方

一、白虎汤方

【辨证要点】阳明病,自汗出,脉滑数者。

二、白虎加人参汤方

【辨证要点】白虎汤证见口渴明显者。治疗消渴(上消)

第五章、下瘀血汤类方

一、下瘀血汤方

【辨证要点】少腹痛、硬满,大便干结者。

二、桃核承气汤方(小便不利)

【辨证要点】调胃承气汤证,见腹痛有定处、气上冲者。

三、大黄牡丹皮汤方(右脚弓,足三里下一寸阑尾穴有压痛)苡附子败酱散,类似阑尾炎,隐隐痛,右脚不弓,手上生命线处有紫斑)

【辨证要点】右腹痛拒按、里实者。

四、抵当汤方(小便利)

【辨证要点】少腹硬满、小便利、或喜忘、或狂躁不安者。

五、抵当丸方

【辨证要点】抵当汤证较轻者。

六、大黄蟅虫丸方

【辨证要点】虚劳证见面目黯黑、肌肤甲错者。

七、桂枝茯苓丸方

【辨证要点】久有瘀血、腹痛胁痛,或有肿块、或下血者。

八、土瓜根散方

【辨证要点】腹满痛、痛有定处而有热者。

第六章、陷胸汤类方

一、大陷胸汤方(痛往下走)

【辨证要点】心下结硬、满痛拒按而烦躁者。

二、大陷胸丸方(痛往上走)

【辨证要点】心下结硬,疼痛较轻而项背强急者。

三、十枣汤方(围绕肋骨一圈痛)

【辨证要点】咳而胸闷胁痛、心下痞硬满、脉沉弦者。

四、甘遂半夏汤方

【辨证要点】心下坚满,腹挛急者。

五、大黄甘遂汤方(血与水并结)

【辨证要点】少腹满痛、小便不利、大便不畅者。

六、己椒苈黄丸方

【辨证要点】腹满、肠鸣、便干者。

七、小陷胸汤

【辨证要点】胸膈满闷、心烦、按之心下痛者。

第七章、泻心汤类方

一、泻心汤方

【辨证要点】心烦吐衄、大便干者。

二、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辨证要点】心烦、心下痞者。

三、附子泻心汤方

【辨证要点】心下痞、恶寒汗出者。

四、大黄硝石汤方

【辨证要点】实热黄疸,大便干、小便黄少者。

五、茵陈蒿汤方(上热中湿下实)栀子柏皮汤(无表证无里实,上热下热)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有表证,无汗)

【辨证要点】阳黄见大便干,小便不利者。

六、栀子大黄汤方

【辨证要点】栀子豉汤证又见腹胀满、大便难者。

七、大黄汤或丸方

【辨证要点】心烦、心下痞满、大便难者。

第八章、白虎汤类

一,白虎汤

【辨证要点】

二,白虎加人参汤

【辨证要点】

第九章、瓜蒂散类方

瓜蒂散方

【辨证要点】胸脘满闷、欲吐而不能吐者。

第十章、干姜附子类

一、    干姜附子汤。(少阴病,烦躁昼甚夜安)

【辨证要点】四逆身冷脉沉微者

二、四逆汤(温中祛寒,回阳救逆)

【辨证要点】四逆脉微欲绝,里虚寒甚者

三、通脉四逆汤(破阴回阳,通达内外)

【辨证要点】四逆汤证虚寒更甚

四、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回阳救阴)

【辨证要点】通脉四逆汤证沉衰更甚,脉欲绝或脉不出

五、四逆加人参汤(阳虚血脱。吐利之后,汗多恶寒,四肢厥逆,脉微;或吐利未止)

【辨证要点】吐利后,胃气虚衰,脉微弱者

六、茯苓四逆汤(回阳益阴,兼伐水邪,伤寒,发汗或下后,病仍不解,烦躁者)

【辨证要点】四逆加人参汤证又见心下悸,烦躁及小便不利

七、白通汤(少阴病,寒利不止,破阴回阳,宣通上下,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

【辨证要点】少阴病见下利者。桃花汤(热利不止)

八、白通加猪胆汁汤(少阴病,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

【辨证要点】

第十一章、甘草干姜汤类方

一、甘草干姜汤方

【辨证要点】胃虚寒,吐涎沫呕逆者。

二、理中汤或丸方

【辨证要点】心下痞,大便溏泄,小便少者。

三、大建中汤方(中焦寒重)小建中汤(少腹寒)乌梅赤石脂丸(胸的寒痛)

【辨证要点】心腹痛剧、呕逆不能食属虚寒者。

四、吴茱萸汤方

【辨证要点】胃虚寒干呕吐涎沫、胸闷或头痛者。

第十二章、附子汤类

一、    附子汤, 胃虚寒饮,骨节痛,下肢拘急痛而脉沉

【辨证要点】四逆身冷脉沉微者

二、真武汤(阳虚水泛)

【辨证要点】头晕心悸,下肢浮肿或痛,脉沉

三、附子粳米汤(小肠套叠)

【辨证要点】里虚寒,腹痛肠鸣、恶心

四、赤丸

【辨证要点】

五、大乌头煎

【辨证要点】寒疝腹痛、手足厥逆、脉沉弦者

六、大黄附子汤(下焦寒实)

【辨证要点】寒湿偏注而见身体某侧、某处疼痛者

第十三章、赤石脂禹余粮类

一、    赤石脂禹余粮汤。

【辨证要点】久利而虚寒者

二、桃花汤

【辨证要点】虚寒久利,或见脓血者

第十四章、柴胡类

一、    小柴胡汤。

【辨证要点】

二、柴胡加芒硝汤

【辨证要点】小柴胡汤证里有热而大便难者

三、柴胡去半夏加瓜蒌汤

【辨证要点】小柴胡汤证不呕而渴明显者

四、柴胡桂枝干姜汤

【辨证要点】小柴胡汤证而见口干渴明显,但呕不明显,心下微结,气上冲或外不合者

五、柴胡桂枝汤

【辨证要点】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并见者

六、大柴胡汤

【辨证要点】胸肋苦满、口苦咽干、心下急里实者

七、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辨证要点】小柴胡汤见气冲心悸,二便不利、烦惊不安者

八、四逆散

【辨证要点】胸肋苦满、或腹痛、大便溏泄者

第十四章、半夏汤类

一、    小半夏汤。

【辨证要点】呕逆或头痛、口不渴者

二、生姜半夏汤

【辨证要点】小半夏汤证而饮剧者

三、小半夏加茯苓汤

【辨证要点】小半夏汤证又见心悸头晕者

四、半夏干姜散

【辨证要点】干呕、吐涎沫而属胃虚寒者

五、大半夏汤

【辨证要点】胃虚之心下痞、呕吐者

六、干姜半夏人参丸

【辨证要点】呕吐甚而心下痞硬者

七、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辨证要点】中气虚之腹胀满者

八、半夏厚朴汤

【辨证要点】痰饮气结所致胸满、咽堵、咳逆者

九、旋覆代赭汤

【辨证要点】心下痞、噫气呕逆者

十、泽漆汤

【辨证要点】痰饮咳逆而无外感多热者

十一、苦酒汤

【辨证要点】咽干痛、声音嘶哑表证不明显者

第十五章 橘皮汤类

一、    橘皮汤

【辨证要点】干呕纳差者

二、橘皮枳实生姜汤

【辨证要点】胸痹短气堵闷者

三、橘皮竹茹汤

【辨证要点】胃虚嗝逆、呕哕咳逆者

四、外台茯苓饮

【辨证要点】胸满、腹胀、心下痞、纳差、小便不利

第十六章 黄芩黄连汤类

一、    黄芩汤

【辨证要点】发热腹痛、腹泻者

二、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辨证要点】黄芩汤证见恶心、呕吐者

三、六物黄芩汤

【辨证要点】干呕下利而心下痞硬者

四、三物黄芩汤

【辨证要点】里热血热见心烦、手足心热者

五、黄连汤

【辨证要点】心烦、心下痞满、腹痛或干呕下利者

六、黄连阿胶汤

【辨证要点】虚烦心悸不得眠、手足心热、或下利便脓血者

七、白头翁汤

【辨证要点】热痢下重、腹痛者

八、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辨证要点】白头翁汤证又见血便、粘血便而虚乏少气者

九、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辨证要点】胸中烦热、恶心呕吐而大便溏者

十、半夏泻心汤

【辨证要点】上热下寒因见呕而肠鸣、心下痞硬者

十一、甘草泻心汤

【辨证要点】半夏泻心汤证中气更虚、或见口舌糜烂、肠鸣腹泻、前后阴溃疡者

十二、生姜泻心汤

【辨证要点】心下痞满、干噫食臭、肠鸣下利者

第十七章 栀子汤类

一、    栀子豉汤

【辨证要点】胸中窒塞而烦闷者

二、栀子甘草豉汤

【辨证要点】栀子豉汤证而少气者

三、栀子生姜豉汤

【辨证要点】栀子豉汤证而呕者

四、枳实栀子豉汤

【辨证要点】栀子豉汤证而心下涨满者

五、栀子厚朴汤

【辨证要点】胸烦热和腹涨满者

六、栀子柏皮汤

【辨证要点】黄疸病发热心烦者

七、栀子干姜汤

【辨证要点】身热微烦而呕逆或下利者

第十八章 甘草汤类

一、    甘草汤。

【辨证要点】咽喉痛之轻证者

二、桔梗汤

【辨证要点】咽痛、咳吐浓痰、或胸痛者

三、芍药甘草汤

【辨证要点】四肢、胃腹等处挛急疼痛者

四、芍药甘草附予汤

【辨证要点】芍药甘草汤证更见阳虚寒证者

五、甘草小麦大枣汤

【辨证要点】无故苦笑难以自控而偏虚者

六、甘草粉蜜汤

【辨证要点】胃脘疼痛急迫而涨满不甚者

七、生姜甘草汤

【辨证要点】咳吐白痰而呕、胃虚纳差者

八、排脓汤

【辨证要点】咳唾浊痰、胸痛而病久者

第十九章 枳术汤类

一、    枳术汤。

【辨证要点】心下坚满而边界清楚又见小便不利者

二、枳实芍药散

【辨证要点】腹满挛痛或有心烦不安者

三、排脓散

【辨证要点】枳实芍药散证而有痈脓者

四、桂枝生姜枳实汤(治疗心包炎)

【辨证要点】心下痞塞、胸肋闷痛者

第二十章  瓜蒌薤白汤类

一、瓜蒌薤白白酒汤。(心脏结构受损,后背第五椎有压痛点)

【辨证要点】胸闷、胸背痛、短气或喘息者

二、瓜蒌薤白半夏汤(病更重)

【辨证要点】胸闷心痛、咳逆短气甚者

三、枳实薤白桂枝汤(胃胀满、肋下痛、胸闷、拒按)

【辨证要点】瓜蒌薤白白酒汤证胸腹逆满明显者

茯苓杏仁甘草汤。(缓痛,心脏有积水、寸脉弦可以确定水包围在心包、不渴)

四、瓜蒌瞿麦丸

【辨证要点】小便不利、口渴,尿粘稠(淋病)与五苓散区别

第二十一章芎归胶艾汤类

一、    芎归胶艾汤

【辨证要点】诸失血证属虚证而见腹中痛者

二、当归芍药散

【辨证要点】腹痛拘急、头晕心悸、小便不利者

三、温经汤

【辨证要点】芎归胶艾汤、当归芍药散、吴茱萸汤、麦门冬汤诸方证合并证者

四、当归散

【辨证要点】当归芍药散证腹痛较轻、或妊娠血虚有热者

五、当归四逆汤

【辨证要点】手足凉表虚而里寒不甚者

六、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辨证要点】当归四逆汤证更见心腹痛、呕逆或头痛者

七、当归生姜羊肉汤

【辨证要点】血虚腹痛里急者

八、赤小豆当归散

【辨证要点】诸疮有痈脓者恶血者

九、黄土汤

【辨证要点】大便溏而下血黑紫、兼见四肢冷痹反心烦热者

十、八味丸(肾气丸)

【辨证要点】

十一、炙甘草汤

【辨证要点】心动悸、脉结代气阴两虚者

十二、酸枣仁汤

【辨证要点】因血虚见心悸虚烦不得眠者

第十一节 麦冬汤类

一、麦冬汤

【辨证要点】咳逆上气、咽干口燥者

二、竹叶石膏汤

【辨证要点】虚热上炎、气逆欲吐、烦渴者

第十二节 木防己汤类

一、木防己汤

【辨证要点】喘满心下痞坚烦渴者

二、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

【辨证要点】木防己汤证心下痞坚甚、二便不利者

三、防己茯苓汤

【辨证要点】

四、防己黄芪汤

【辨证要点】

第十三节 薏苡附子散类

一、薏苡附子散

【辨证要点】寒湿痹痛、胸痹疼痛、时缓时急者

二、薏苡附子败酱散

【辨证要点】肠痈腹痛、皮肤甲错、或肿痒流黄水者

三、苇茎汤

【辨证要点】咳吐黄脓痰、微热烦满者

第十四节 猪苓汤类

一、猪苓汤

【辨证要点】小便不利、或淋痛尿血而渴欲饮水者

二、猪苓散

【辨证要点】呕咳而小便不利者

三、泽泻汤(左肋痛,为脾积水设计)泽泻汤加白芍1茯苓5厚朴2治疗脾脏肿大

【辨证要点】心下停饮见眩晕、小便不利者

四、茯苓杏仁甘草汤

【辨证要点】(缓痛,心脏有积水、寸脉弦可以确定水包围在心包、不渴)

五、茯苓泽泻汤

【辨证要点】呕吐、小便不利、渴欲饮水者

六、甘姜苓术汤

【辨证要点】腰冷重小便自利者

七、茯苓杏仁甘草汤

【辨证要点】咳喘胸闷、小便不利者

八、葵子茯苓散

【辨证要点】妊娠浮肿者

九、蒲灰散

【辨证要点】

十、滑石白鱼散

【辨证要点】

十一、茯苓戎盐汤

【辨证要点】

十二、牡蛎泽泻散

【辨证要点】浮肿小便不利而口渴者

十三、瓜蒌瞿麦丸

【辨证要点】

第十五节 其他

一、乌梅丸

【辨证要点】厥逆烦躁、或腹痛呕吐时缓时作、或虚寒久利者

二、柏叶汤

【辨证要点】吐血下血、烦热腹痛而脉无力者

三、蜀漆散

【辨证要点】疟寒多热少者

四、百合地黄汤

【辨证要点】百合病口苦、小便赤、脉微数者

五、瓜蒌牡蛎散

【辨证要点】虚热而渴、或胸腹动悸者

六、猪膏发煎

【辨证要点】少腹满、大便干结、小便不利者

七、猪肤汤

【辨证要点】口干咽痛心烦、舌红少津、脉细数

八、硝石矾石散

【辨证要点】

九、矾石丸

【辨证要点】

十、矾石汤

【辨证要点】脚气痿弱不仁、气上冲心者

十一、蛇床子散

【辨证要点】

十二、文蛤散

【辨证要点】咳欲饮水者

十三、蛇床子散方

【辨证要点】妇人阴部寒湿肿痛、或瘙痒下白浊者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生姜汤亦主之。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茯苓三两 杏仁五十个 甘草一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服。

橘枳生姜汤方橘皮一斤 枳实三两 生姜半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这里的“胸痹”是以“胸中气塞、短气”为主症。病人的心痛是缓痛,不是剧痛,就是一点一点的痛,不是绞心的痛,是隐隐作痛,这是心包里面有积水的症状,而且吸气的时会觉得气息出入都不是很顺,好像总是有东西梗到,吸气的时候特别难过,吐气的时候好一点。

茯苓杏仁甘草汤是治疗心臟积水的主力处方,这种心臟积水是有积液在心臟外面的包囊,中医称为心包。

茯苓杏仁甘草汤主力是茯苓甘草,比例是3:1,茯苓利水,心包和三焦是表里,重用茯苓可以让积水从心包膜进到三焦油网,三焦油网里面的油可以将水滑利出来慢慢进入膀胱。甘草让药力停在上焦久ー点,以便将积水全数清除干浄,如果不用甘草,茯苓杏仁就会进入肠子里面跑到下焦去。杏仁润肺,色白辛香,用于肺燥,利水的同时不会伤到肺里的津液。

怎么知道心臟里有积水?1、摸寸脉是弦的,弦就是水;2、胸中隐隐作痛;3、口不渴,因为有水;4、一躺下会胸闷,因为水会动。

复习:如果肺里面有积水,用十枣汤可以将水排掉。如果积水在下焦,用猪苓汤之类将之去掉。

橘枳生姜汤的症状也是“胸中气塞、短气”,不同的是湿痰阻到心肺之间。橘皮辛香发散为阳,能够去寒痰,枳实能将心臟周围的浊痰排除,生姜能散胃内停水,水是痰之源头。

橘皮生姜是很有名的治疗打嗝的处方,橘皮加二片生姜,二碗水煮成半碗,即可止嗝。

痰在不同的地方,张仲景用的药物就不一样。心臟上方有浊痰,症状是心臟上方有刺痛,此时用蜀漆,所以有桂枝汤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蜀漆在此目的是袪痰。如果痰饮在心臓下方,要靠橘皮。如果痰在肺里靠杏仁,有严重肺化脓时就要用桔梗。

只要能将心阳打开来,肺阳就会跟着壮起来。肺和大肠相表里,上焦强就能控制下焦,上焦虚就不能治下,比如咳嗽小便出,这种情况下需要把肺强起来,便可治好。枳实是开胸膈要药,能开肺故能入大肠,所以大、小承气汤里有枳实,大肠的津液一定要靠肺的津液才能壮起来,肺的津液足了就会像下雨一样,自上而下的津液到大肠里面才有用。

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薏苡附子散方

薏苡仁十五两 大附子十枚炮

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心臟痛、胸闷、心刺、绞心痛,或者是心臓受到压迫、感觉到抽筋或者是心臓疼痛,都叫做心痛。什么叫做缓急?随气候而转变,西医叫“风湿性心脏病”,气候一变就心痛,气候一转暖就好了,跟引发风湿的状况是一样。

附子去寒,薏仁去湿,所以这个病人一定是寒湿,因为同气相求,故气候变寒或湿气大时引发心痛,时好时发,随天气而发。所以冬天时很多人发心臟病而死掉,夏天就很少人因此而死,因为冷的关系,同时还有湿。

剂量:两味药等量,打成粉,每次一平汤匙,日三服。

治心臟的诀窍是:保冷。提醒病人被子少盖点,衣服少穿一件,每晚冷水冲脚,脚离心臟最远,脚一冷,心臟收到信号开始搏动,把热导到脚上去,过2-3分钟后,脚会热起来,但水还是冷的,夏天的时候可以洗冷水澡。这样刺激心臟是让心臟自己痊愈,保冷不易发心臟病,太暖了则易发心臟病。

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桂枝生姜枳实汤方

桂枝 生姜各三两 枳实五两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心中痞”,感觉胃里面不舒服,“心悬痛”,病人感觉心臟似悬在空中放不下来,套用西医的病名叫“心包炎”。

桂枝行胸阳,可以开心阳,让心臟的血奔向四肢,阳气就壮起来了,枳实开胸膈,入心臟,生姜把水排掉,对肠胃非常好,生姜和枳实下去,“心中痞”就去掉了。用到枳实,还因为有痰湿在里边堵塞着。三味药配合在一起,可以把心臟周围的郁结打开来。经方治疗心脏的药,越重的病反而用药就越少,但是每味药的剂量就会加重。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乌头赤石脂丸方

乌头一分炮 蜀椒 干姜各一两 附子半两 赤石脂一两

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桐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

这是最严重的一种胸痹。最轻的痹,就是栝蒌薤白白酒汤证,再来就是栝萎薤白半夏汤证,以上这些都还没有出现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来回的穿胸痛。这里病人感觉到痛从前面膻中穴穿到后背第五椎,过一会儿再穿回来,这就是所谓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这个症状出现后,半年内一定发心臟病,一发就走人了。这是有很盛的痰湿在纵膈膜上,身体一动,就心痛,似箭穿心,一动再穿回来。原因是上焦过寒,无法把湿化掉。《黄帝内经》里的心三针(天突、巨阕、关元)就是针对这一症状,再配合公孙内关、心俞、肺俞、肝俞、第十椎下等。

这个处方问题在于乌头和附子两个同性的药用在一起,历来有争议,倪师的临床经验是改用乌梅赤石脂丸一剂即中。

治心同治肺(病止),同时强肝(木生火),乌梅味酸入肝,蜀椒、干姜都是温热的药,且辛辣能入肺,生附子入肾,去里寒,赤石脂是涩剂,当热性的药把里寒去掉后,靠赤石脂阻止它再回来。很浓的浊痰在纵膈腔跑动,这么湿的痰用半夏、南星是去不掉的,皂荚也不行,因为皂荚是去肺里的痰,必须用苦温化湿的方法,乌梅丸是苦温化湿的标准处方。

小结:心臟病从最轻到最重的处方有:

1、栝蒌薤白白酒汤:(症)胸到背背到胸隐隐作痛但能卧,(因)心包有痰;

2、栝蒌薤白半夏汤:(症)胸到背背到胸隐隐作痛且不得卧,(因)心包有更多的痰;

3、枳实薤白桂枝汤/人参汤:(症)胃不舒服,胸满,从胸胁往心方向痛,(因)横膈膜有浊痰/肠胃虚寒,分别对应实症(剧痛、持续痛、拒按)和虚症(隐痛、断续痛、喜按、面色苍白);

4、茯苓杏仁甘草汤/橘枳生姜汤:(症)缓痛,呼吸不畅,(因)心肺间有痰湿/心包积水;

5、薏苡附子散方:(症)随气候而发,断续痛,(因)寒湿;

6、桂枝生姜枳实汤:(症)胃不舒服,心臟似悬在空中,(因)心包有痰湿;

7、乌梅赤石脂丸:(症)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似箭穿心,(因)纵膈膜有痰湿。

以上经方再配合针灸,心臟病都能治好,唯独少了一个动脉血管堵塞的处方,当年应该一定有的。

倪师增补动脉血管堵塞方

1、动脉堵塞的诊断

心臟如果结构有问题,比如瓣膜闭锁不全、心律不整或心包里湿太盛等,都在第五椎上有压痛。动脉血管堵塞或硬化时,耳朵里的心臟点有压痛点(用耳针可探),其次心剧痛,如刀刺般的痛,中指尖(心包经)有刺痛。

不管是心臟结构问题还是动脉血管堵塞都有以下症状:(1)无原因的失眠,因为心藏神,神无法回心臟;(2)大便不规则,因为心和小肠互为表里,心的搏动速度和热同时传到小肠,心臟有问题跳跳停停,小肠亦然,故大便有时下利有时便秘;(3)手脚冷,心臟有问题时不够热,从四肢末梢开始冷;(4)心胸痛,心臟有问题当然会胸闷。

望诊:心臓有问题时,两颧赤红,刚开始是粉红,治疗后红退掉,颜色越深问题越大。

任何药,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只要吃下去手脚能热起来均代表有效,越吃越冷说明越治越坏。

动脉血管堵塞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是血管里有东西,第二种是血管缩小变窄。中医用热药下去,第一种血管里的东西受热融化,第二种寒则缩,受热即恢复正常。这也是中医用苦温化湿法的原因,也是经方家用大剂炮附子、桂枝等阳药的原因。西药及阿司匹林是让血液变稀,同时会破坏血管,病人被轻轻一撞,手臂上便出现瘀血,若瘀血出在脑部便是脑溢血了。

2、动脉血管堵塞的处方

失眠用黄连阿胶汤:黄连2钱,黄芩3钱,白芍(胸闷去白芍)、阿胶3钱,这是苦;胸满胸痛:桂枝3钱,炙甘草3钱;手脚冰冷:炮附子3钱;血管里堵到:川芎3钱,去瘀血,再加点丹皮3钱、桃仁2钱;心胸痛:枳实3钱

煮药时先针灸:公孙、内关(痛在中间时一下这两针痛就去掉了);井主心下满,下针胃经的井穴厉兑,左胸痛下右厉兑,右胸痛下左厉兑,病人会感觉有把扫帚在扫心臟,很舒服。还可以埋耳针心臟点

不要去做绕道手术,因为身体自己会绕道,而放支架等于埋下地雷,支架一脱落便似箭般射入心臟,必死,大怒会引爆地雷。

冠状动脉血管硬化跟动脉血管堵塞的处方是一样的,下针和药的效果都是立竿见影,同时告诉病人不要吃油炸的食物。如果连续每天只下针也绝对有效,但是要针很长时间,要针到手脚热,可能要1-2个月,然而如果针完第一次后喝汤药,第一碗下去脚就热起来了。

一个思维上的突破是:当热药下去,剂量再大也不能去寒时,重用寒药,让寒极生热,反之亦然,人体是太极。

中医测阴阳平衡的方法是:1、两手心同时摸病人的一只手的手心和手背,手心热、手背冷,交界处刚好在指尖,这是正常;2、一手握病人手,一手摸病人额头,手心热、额头冷是正常。

这个处方跟七种癌症有关,乳癌、红斑性狼疮、肝癌、肺癌、脑瘤、淋巴癌、子宫癌等,因为这些癌症都是因心臓出问题而引起的。把心臟治好了就是去了根,因心臟问题而导致的其他病就都能治好了。

作者:江南_ac34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874723db7d4a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233评论 6 495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357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831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13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1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470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82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65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08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97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76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27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03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91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34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63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