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会看到一些文章,觉得太平实,不那么生动,阅读趣味没有那么浓,你进不了文章中。
我这里提供一个特别好的方法让文章生动起来,得自我读过的一本书《故事思维》。
书里面谈到怎样讲好故事,其中一个技巧就是有画面感。有画面感才能打动听众,写作也是一样,有画面感的文章才更能吸引人。
比如这本《故事思维》里有个例子:
第一句是:我狗去世了,我很难过。
第二句是:每当我看到狗的空床,想到我此生再也见不到它了,我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当然后面一句话更动人,我觉得就是因为画面感更强,似乎看到一个人站在空落落的狗窝前缅怀自己的狗,很是动人。
而第一句,我脑子里只浮现一个Sad的脸,就感觉没有那么生动。
写作必定秉承这种思路,无论你是描述一件事、一个场景、一幕景色还是说明一件东西,你得让读者有种如在眼前感觉,他自动脑补,从文字生成一幅画。
那么如何做到有画面感呢?我觉得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脑子里需得有画面。
只有你脑中有画,才能笔下出画。需得提高自己的画面意识,你在记一个人、一件事的时候,脑子里就像拍照片拍电影一样,形成一幅幅或静止或动态的画面。
这一步其实不难,就把自己当成照相机录像机就可以了。深究起来,我们大多数人的记忆其实也都是这样的。
很多人回忆童年,都是一幅幅的画面。人脑的存储量是非常巨大的,只要我们用心,脑子里就会存储许许多多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画面。
如同照相机或者电影一样,你可以用近景,远景,中景,特写等等,从任何角度观察进行画面记忆。
第二步把脑中的画面准确表达出来。
接着我们就得把图片用语言表达出来,落实为纸上的文字。
这一步比较考验作者的语言功底和表达方式,把你脑中的图画用最确切、最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是不太容易的,这得要求至少具备两方面的基本功。
首先要求作者有足够的词汇量,可以在其中推敲选择最恰当的语汇。
需要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听别人说话描绘,或者阅读名家名篇,去吸收别人用的词语、惯用语、歇后语等等各种语素。
其次要有比较恰当的表达方式。需要努力去学别人的表达方式,比如我们也可以从名著或诗词里借鉴学习。
唐诗里面到处可见诗词如画的场景,比如: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好像一幅油画一样,大漠直直上走的烟,长河里将落的日头,失去了光辉,圆圆的轮廓。苍凉和辽阔之感顿现。
再比如:
古道西风瘦马,
小桥流水人家。
一句一画面,前一句如落寞孤寂的油画,后一句似清新优雅的素描
看看别人是如何把一幅画面描述得生动,栩栩如生的,然后拿过来,归为己用。
第三步 阅读生成画面。
写完之后,转换身份,再作为一个陌生的读者去阅读自己的内容,想象一下读到这里可以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
再把你得到的这个画面与脑子中原有的画面两厢对比,看看少了什么或者漏掉了什么,或者有没有让人误解的地方。
再去增进改善,慢慢的越来越切实的去表达内心的画面。
而且在比较过程中,或许还会发现你表达出来的画面或许比你脑中的画面更好,这就是所谓的艺术加工,来自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作者写作过程中有三种画面,脑中的画面、表达出来的画面、阅读生成的画面。
可以类比比郑板桥画的竹子:分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他说:眼中之竹非胸中之竹,胸中之竹又非手中之竹。
写作也会发现,其实这些画面会略有不同,这时候就要不拘一格,比较下哪个画面最好,就采用哪个画面。
为文如画,人在画中游。
无论是散文、小说、干货文甚至诗歌,无一不需要这种画面感的表达。
我们说文章如诗如画,我们说阅读体验身临其境,就是要让我们有画面感的表达,把读者吸引进去。
当然这种感觉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从最简单的练起。
比如自己最有感觉的,孩子今天哭了,你回想下他站着还是坐着还是躺着的,哭的时候他的表情怎样,姿势怎样,动作如何。周边还有什么景物什么人,你站在哪里。然后把这些确切的表达出来。
你走在路上,看到一棵树,那棵树是什么样的,大树还是小树,季节如何,春天还是夏天,你看到他的时候是晴天还是阴天,天空是什么颜色的,它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把它写下来。
需要我们细致入微的观察生活,身边人事风景,慢慢练就一双慧眼。
当我们具备一双慧眼,看任何事情都有构图和画面感,再把这种画面表达出来。你会发现你的文章生动无比,引人入胜,自己都会爱上自己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