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儿时过佳节
一个朋友在微信朋友圈发的儿时玩耍的照片组图,勾起了我儿时过春节、元宵节的回忆。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很穷,平常不能说吃糠咽菜,但黄面馍、红薯是主食,确实不假。特别是冬天,黄面馍冻得棒棒硬,咬都咬不动。平时添新衣更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孩子们天天盼着过年,可以吃白面馍、条子肉,穿新衣新鞋。大人们却早早的为过年发愁。用年年难过年年过来形容那时候过年,的确贴切。
年再难过也得过,说的是吃穿,可那时候过年却过得传统、热闹,有年味。大年除夕,到处是鞭炮声,但又会让人感到静悄悄的,空气中弥漫着火药的味道,是一种圣神和庄严。吃完饺子,也没有电视看,一家人就那么干坐着,听着外边此起披伏的鞭炮声,熬到凌晨。凌晨一过,爷爷、爸爸会给孩子们发压岁钱(不记得是多少了,大概是一块或者是五毛),然后才上床睡觉。
四五点钟人们就都起来了,孩子们都穿上了昨晚放在枕头边上的新衣,还是吃完饺子,给老祖宗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磕头,然后就拿着不多的鞭炮,冲向街头。村里已有很多穿着新衣新鞋的孩子,放炮的,听声的,甚是热闹。街上成群结队的大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说笑着,见面互相拱手,说着“过年好”,然后各自挨家挨户的拜年。
过完年,孩子们就开始盼着正月十五元宵节,不是为了大灯笼,而是盼着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打仗”。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兴下来的规矩,一到元宵节五队的孩子们就会和我们八队的孩子们“打仗”。说是打仗,倒也没仇,就是一种孩子们间的游戏。那时候很多家庭都舍不得买灯笼,大都是自己动手糊灯笼,一些不会糊的人家,索性把蜡烛焊在茶缸里,让孩子提着茶缸把代替灯笼,我们称之为“探照灯”。不过这倒符合“打仗”的需要,真的可以当探照灯用,行动起来也方便。
天一黑,孩子们便提着各式各样的“探照灯”在村里集合,由年龄大的出面,选出司令、副司令、参谋长,给所有的孩子分组,分配任务,然后开始行动,到堆着大大小小的麦秸堆的麦场里,寻找同样做好了准备的五队的孩子,发现目标就用土块发起进攻。如果突然相遇短兵相向,就一拥而上,扭打在一起。
活动持续到深夜。而像这样的“打仗”要持续三天。甚是开心。
想想现在,过年不让放炮了,也没有人出去给街坊四邻拜年了,元宵节孩子们也只在自己家里打会儿灯笼,一点儿过年的气氛也没有了。
还是觉得儿时的日子好,虽然穷,但充实,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