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对于众多学子来说是一个挑战,考验的不仅是学习成绩,还有身体和心理。
高考前考生处于紧张的学习压力下,心理状态还是可控的。高考一结束,考生卸掉了超负荷的学习压力,从考前的极度紧张到考后的极度放松,反倒容易失控。
担心没有取得理想成绩,害怕面对落榜的忧思与恐惧,对自己未来前途的迷惘与担忧……
1
从高考结束到大学入学前,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期,考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丝毫不比高考前和高考期间少。
在高考结束后几周,学生们的心情将发生复杂的变化,很多学生会感到强烈的空虚、无聊、迷茫、焦虑、抑郁……这些都是高考后考生典型的内心感受。
放纵型
认为高考结束便意味着苦日子熬到头了,得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弥补自己多年来的艰苦奋斗,有的考生一睡好几天,有的一连玩几天几夜的网络游戏,甚至有些考生还就此染上一些不良习惯,严重的还会误入歧途。
等进入大学后,因暑假的过度放松,而跟不上大学紧张的学习节奏。
焦虑型
考后焦虑型心理也比较常见,许多考生在考后会出现患得患失的状况,尤其是那些平时学习成绩还不错的考生。
他们往往期待值比较高,但在等待放榜的日子里,由于不确定性而变得焦虑。这种焦虑对于那些心理素质弱的考生,还会持续加重。
比如有些高考学子会出现由焦虑到失眠,再从失眠到抑郁等。 尤其高考后父母对自己的生活学习要求的变化,大家期待的眼光都放在分数上时,这种感觉更明显。
抑郁型
表现为吃不好、睡不好,情绪低落,有些还伴随出现强迫思维强迫行为,自怨自责。有的人甚至由于性格突变暴躁,让人觉得难以理喻,与家人争执中情绪一触即发。
迷茫型
考生从原来紧张的高考学习中一下子放松下来后,会出现一种虚无、无所适从的真空状态。
考生往往美美地睡几天,把长期缺失的睡眠补一下。但过了几天,却发觉自己无所事事,心里空空的,茫然不知所措、百无聊赖,一下子就失去了目标,找不到自己的方向,甚至将这种心理带到了大学。
2
如何帮助孩子尽快走出这种状态,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防止出现抑郁甚至更严重的心理问题,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生活呢?
很多父母有意无意间要求孩子承担他们未曾实现的人生追求,也将自己对高考或未来的焦虑、不自信传递给孩子。
在这种亲子关系中,很多孩子把人生的目标设定为学习、考试,把高考当成了“战场”,一旦高考失利根本无法面对。孩子会过度看重高考,觉得“一考定生死”,考不上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于是自己的未来会各种悲惨……
高考后家长首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用自己的情绪和态度去影响孩子。
灵活看待未来:
针对考得不理想的孩子,家长不要一味斥责埋怨,降低高考对于自己以及孩子的重要性,灵活看待孩子的未来,积极影响孩子,帮助其减压,并找到适合孩子的、合理的宣泄途径。等到孩子情绪稳定之后,再谈今后的打算。
对于考得好而放纵宣泄的孩子,家长可与孩子沟通,看看他们有什么想法,或者给孩子一些建议,比如与同学去郊游、做一些之前想做又没有做的事情、做暑假工等等,多与大自然、社会接触,既可充实生活,又对调节心情大有裨益。
给予肯定与支持:
未来的路有多种选择,肯定孩子的优点,帮助孩子“扬长补短”,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对未来做可行的规划,让孩子对这个社会、对未来多一些信心。
学会与孩子分离:
孩子最终会拥有自己的生活,而且必将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他们需要学会为自己的未来负责,也需要一定的机会锻炼自己,从而能够独立在社会上立足。家长,尤其是母亲,应该放手让孩子去处理自己的问题。
3
若孩子在这个时间段出现情绪困扰,焦虑、抑郁或对未来迷茫,父母要学会接纳和陪伴,给孩子支持和能量,必要时可陪伴孩子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更好渡过这一阶段,为下阶段做好心理准备。
国祯心理健康中心以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干预、心理教育、心理援助5重模块为基础构建国祯特色心理健康综合服务系统,中心设有心理评估室、减压放松室、心理咨询室等,从业人员均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及以上资质,并签约心理学博士、高校教授等业内专家团队,为客户提供高端、优质的服务。可帮助解决个体情绪问题如抑郁、焦虑、强迫、恐惧等,改善亲子关系中各类困扰。
温馨环境
专家资源
马君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少儿心理咨询师。
安徽省医学保健养生研究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首批中欧精神分析治疗与技术培训组成员、中英儿童青少年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培训组成员、“杜克-北卡罗莱纳大学(DuKe-UNC)”精神病学与精神分析进阶培训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