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故乡 回不去的村落

第一篇·村庄沦落

玉水坪是一个好地方。

当然,在我们960万平方公里广袤的国土之上,没有一个地方不是好地方,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

对于我来说,玉水坪的好——已经好到无以复加。

当然,在13亿中国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地方好到无以复加、爱得无以复加。

你们对故乡有多热爱,我对故乡也就有多热爱。但是,故乡却离我越来越远。

工作的县城离故乡不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回去的频次却是按年计算的。

是工作太忙吗?工作确实很忙,但没有忙碌到从来不过周末的地步。至少,在我的记忆中,一家人还是去周边很多地方打过卡。

是故乡的路途太遥远吗?也不是。村里原来的泥巴路已经变成了水泥路,还安装了结实的安全护栏。

是回到村里讨不到水喝,寻不到一口饭菜吗?

对!就是这个原因!

前些年回到村里还有亲戚家可去,现在回到村里基本见不着人影儿。年轻人都在外面挣钱忙活,稍微上些年纪的人基本上都住在镇上伺弄孙辈,再年纪大些的人都已没入黄土。

村里安静的很。只有鸟、虫子在草丛飞来飞去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除了这种寂静,村里还隐隐约约透着一些落败,田地荒芜长出了碗口粗细的杂木、房屋坍塌露出一截一截的檩木、田间小路被荆棘杂草封的严严实实……

很显然,落败是一个贬义词。我不想用他来描述的我的家乡,但眼前的景象让我没有办法找到一个元气满满的词语。

沦落。对,家乡沦落了,沦落到了满山奔跑的动物手里、沦落到了大片沉默的树木脚下。地里长出了树木,房屋住进了鸟雀,玉水坪俨然成了动物和植物的乐园。

如果正是草长莺飞的时节,一不小心就会与悄无声息出没的青蛇、林间飞舞歌唱的喜鹊、从草垛里里窜出来的野兔来个不期而遇。谁都不知道,接下来迎接我的是惊喜,还是惊吓。

在蔚蓝的苍穹之下,独自向一个面阳的山坡走去,竟萌生出一种纵横天地任我行的诡异豪迈。


第二篇·废墟

我最近做了一个梦,一个关于房子的梦。

在玉水坪,我和我的家人即将离开这里。梦总是缺少逻辑的,所以,我们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又要到哪里去都没有交代。总之,我们即将离开这里,房屋的地面已经被我们认真打扫的干干净净,没有一丝杂物,露出土地深褐的本色。屋里除了靠墙角放置好的两把高大木梯,空空如也,什么东西都没有了。

院子里两个邻居正蹲着唠嗑。我们离开这里后,这屋的钥匙将交由他们代为保管。

“木梯放在堂屋,你们需要用的时候尽管拿去用。”说这话的时候,我的家人显得很大方。但我能感觉到,我的家人是十分不舍的,舍不得把这么好的木梯直接送给帮我们看屋的邻居。这两把木梯是用大椿树剖开后直接做的左右边膀,极为高大,踩着他可以直接上到房顶更换瓦片、修葺破损。

接着,我们一家人一起从这间屋走到另外一间屋,一间一间的走。每走一间房,父亲和母亲都会给我们讲这间房是什么时候建起来的,挖地基有多辛苦,木料有多难找……好像我们家建房就像蚂蚁打洞一样,不是一次建起来,而是长年累月、从不间断慢慢垒起来似的。

在我做这个梦的第二天早上,一台挖掘机开进了村子,玉水坪数十间土木结构的老房子陆陆续续在瞬间灰飞烟灭。

烟尘之后,原本经历长年烟熏火燎、日晒夜露、斑驳不堪的墙体犹如捏碎的面团温顺回到大地的怀抱,露出腥黄、艳丽的本色,变成一块平整、肥沃的土地。

土地复垦,对于玉水坪的人来说不再是一个新鲜事物。前面几批实施的农户,钱早已打到了银行卡上。

把闲置的房子变成废墟,虽有数额不菲的补助,但对于很多人来说仍是一个需要纠结许久才能作出的决定。

房子,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是住所的问题,而是安身立命之本,具有镇海神针之功效。毫不夸张的说,建一栋房子是上一辈人年轻时最大的事业,就像今天的年轻人在城里买房一样艰辛。

轰然倒下的老屋,是废墟,更是涅槃,他们以另一种形式在城镇出现。

 

第三篇·坟墓

现在的玉水坪也有闹热的时候。

闹热的时候一般集中在两个时段,一个是年末岁尾,一个是清明前后。

闹热的主旨千篇一律,都是在外飘泊奋斗的年轻人拖家带口、携儿带女回到这块土地,缅怀逝去的先人。

坟墓,这个令无数小孩胆颤的阴森之地,现在竟成了村落里最闹热的地方。

他们活着的时候,是村里的权威。

他们去世了,仍是维系家族情感联络的纽带。

所以,他们极其重要。每年大寒前后,都有一批墓碑如雨后春笋般的整齐划一竖起来。在此前,他们各自只拥有一个简单的土堆。

墓碑是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的。我们本地有这样材质的石头,也有如此精致的石匠,却没有那些现代化的器械。不是本地石匠置办不起这些器械,而是玉水坪的市场不足以支撑这些机器满负荷运行。

当我在某些地方看到墓碑石加工产生的尘埃将附近的树叶层层覆盖,见不到一丝它原本颜色的时候,忍不住暗自庆幸——穷也没有什么不好,至少,我们村的树叶是干净的、河流是清澈的。

但是,玉水坪还是遭到了破坏。

祭祀的时候,拜台前总有一时半会儿烧不完的冥币。按照玉水坪祖上传下来的规矩,冥币焚烧的时候是不能用棍子去搅和的。如那样,大概对冥币是一种损坏吧,先人拿去在另外一个世界花不出去怎么办?但是,因为需要燃烧的冥币太多,后人们不得不用木棍去搅和一下。当然,这种搅和一定是小心翼翼的。至少,主观上是这样想的。

火炮肯定是少不了的。现在的火炮花样极多,有好看的烟花、有响亮的笛音。当然,那种成串的小粒鞭炮也还是有的,但用它的人越来越少。

坟墓前悬挂的坟吊相互簇拥着,一起迎风摇曳。直到这些花花绿绿的塑料纸褪色至灰白色的时候,它还顽强的在风中摇摆。

如果有谁站出来说,这些坟墓前的表演污染了环境,在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都是会遭到大家耻笑的。但现在,再没有人会讥笑他。毕竟,大家都是见过世面的人,都是有文化的人。

其他不说,从镇上到村里,不时就能看见大幅标语——祭祀烧山要坐牢。这标语谁都看得懂。

所以,玉水坪的风气变了。冥币还在烧,坟吊也还在挂,鞭炮也有,但数量明显少了许多、节制了许多。我甚至几次看见坟前摆放的鲜花,从城里带来的鲜花。

唯一不能消除的,就是那些刚刚立起来的墓碑。

但我坚信,过不了许久,这些坟墓就像村里原来密密麻麻的老屋一样重归黄土,坟堆上长起树木,墓碑石被揉进田坎。如果,这里还有田地的话。


第四篇·白杨树槽

再到白杨树槽的时候,我是极为陌生的。他已经没有一点他原来的模样。

我曾自信的以为,不管时空怎么转变,岁月怎么变迁,白杨树槽是不会变的。至少,在我的心底是不会变的,更不会变的让我不认识他。

他离我的老屋很近,近到连当初那个懵懵懂懂的少年也只要两分钟就可以一路小跑到达。

白杨树槽没有白杨树,也没有其他的杂木。当然,在我们这个地方,这样名不副实的地名还有很多,金子厂没有金子也没有厂,凤凰岭没有凤凰也没有岭,桂花坪没有桂花也没有坪……

他是一块极其肥沃的土地。这块土地为我们家提供过丰盛的土豆、玉米、红薯……所有我们这个地方能高产的作物都在这块地里生长过。

同时,这又是一块让我的家人们无数次伤心过的土地。

白杨树槽虽然没有白杨树,但槽还是有的。他位于两座山梁的低洼连接处,每年都会经受几次洪水的考验。其实,把“考验”这个词用在这个地方,对于“考验”这个词都是一种亵渎。白杨树槽从未经受住洪水的侵袭,他甚至连抵御都没有抵御过,他只是一味的接受,就像一个逆来顺受的孩子。

但是,我们不能责怪他。特别是看到一条巨大的沟壑从槽底将这块土地撕裂开来,让大地露出艳丽的黄土和嶙峋的怪石,我们怎么忍心再去责怪他。

这时候,父母就像一位大地的手术师,先去旁边的山林里寻一些石块填到冲开的沟壑里,再从水沟里、山坡上挑一些沉淀的积土覆在石块的上面,直到白杨树槽恢复他原本的模样。

面对汹涌的山洪,我的家人们也是束手无策。

因此,白杨树槽每年都可能面对的山洪成了悬在我们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上过几天学之后,我曾在心里立下雄心壮志,我要做玉水坪的当代李冰,彻底解决白杨树槽那两亩土地的水患。我当时就预想,这个梦想极为重要,因为天底下可能还有很多很多的土地像白杨树槽一样长期经受山洪的蹂躏。

随着年龄增长,学业的压力、生存的压力、生活的压力迅速把这个梦想从我的脑海里挤了出去。要不是再见到荒芜的白杨树槽,我几乎都想不起我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梦想。

还好,在没有我的日子里,在没有我家人的日子里,白杨树槽在大自然的呵护之下,竟奇迹般痊愈。槽里长起了密密麻麻的荆棘和杂木,地面沉积了厚厚的腐枝败叶。我想走进这块土地,再去抚摸一下他曾经的伤疤,却连一条路也没有,连能钻进去的缝隙都没有。

也好。就让这伤疤永远埋在草堆的下面,埋在我们的心底,谁也不再提起。


第五篇·泡桐树

千年土地八百主,地是主人人是客。

如今的玉水坪,土地还给了土地,土地是土地的主人。

当然,有的生物对此会嗤之以鼻。比如:鼠、鸟这些在村庄里乱窜的动物,迎着风摇曳身姿的松树、柏树和勾腰驼背的泡桐树。

泡桐树曾经是村庄里最为耀眼的植物,他高大挺拔、生长速度极快。更为重要的是,在主人每年不间断的修剪之下,他树形笔直,是利用率极高的木料。

像现在这种勾腰驼背、七弯八拐的泡桐树,在以前的年代早就被砍倒,然后劈成一块一块的柴禾塞进灶洞。人们期待在有限的土地上收获尽可能多的粮食和有用的木材,绝不允许这种没用的树木侵占大家的生长空间。

木料,对于玉水坪的人非常重要,他既可以做椽木檩条,又可以做碗柜衣橱、木箱梳妆台。就是那些不成形的荆棘,也是做饭唯一的燃料。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木料在玉水坪的地位绝不亚于粮食。虽然,在当时决没有人会承认这个事实。

虽然不承认,但大家干的很多事儿是可以佐证的。

玉水坪鲜有好吃懒做的人,更少有人干偷鸡摸狗的事儿,但偷木料这种事情很多人都干过,而且心照不宣,不以为耻。

玉水坪的木料有三个来源,一个是集体林,一个是自留林,再就是每家每户在房前屋后栽植的树木。

集体林的树木因为生长年代久远,树干高大,又因为他归大家共同所有,不属于任何一个家庭,所以,打他主意和想打他主意的人极多。可以说,集体林的树木年年月月都在减少,每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都会有锯条的声响。为防止树木被无限制的砍下去,村里组织村民轮流守山,谁守山时树木被盗谁就赔偿。一个人守几百亩的山林,效果可想而知。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交接的前几日,找一些松毛、腐叶把那些新鲜的树桩遮挡起来。正式“换防”的时候,村里的人三五成群去见证交接,像过年一样闹热。

对于自留林的树木,村民的态度可大不一样。不管是谁,也不管他的修养如何,只要丢了树木,哪怕是一棵只能做锄把的小松树,她都会站在开阔的山坡上声嘶力竭咒骂半天。从身体器官,到家里的小孩,只有想不到,没有咒骂不出来的。再说,村民对自留地了然于胸,极为熟悉,别说稍微大些的树木,就是一团刺条、一泡茅草都记得清清楚楚,谁都别侥幸。所以,自留林里也有林木失窃,但概率还是会比集体林小许多。

村里最为安全的林木是每家每户在房前屋后栽植的树木,就像我们养在家里的金鱼、仓鼠和那些肥硕的外国狗,他没有产权的争议,也少有可以偷盗的机会。但房屋周围的树木绝非一块净土,隔三差五也可能会引起一些争吵,因为这些茂盛的树木会影响到树下庄稼的收成。

泡桐树应该就是在这时候开始在玉水坪疯狂生长的,在房前屋后、在稍微有点土壤的田坎。虽然他的材质疏松、不够坚硬,但他有一个其他树木无法比拟的优点,那就是生长速度极快。

现在,玉水坪的人进了城,他们不需要木料建房,也不需要柴禾做饭。村里曾经风光无限好多年的泡桐树被打回了原型,在松树、柏树的夹缝里勉强探出了一个头,接受来自天空的阳光和雨水。能否顽强的活下来,全看自己的造化了。

我并没有嘲笑泡桐树的意思,但为这满园苍绿高兴。


第六篇·消失的枪声

我对于枪并没有多少热爱,甚至分不出枪的种类。但在我年少的时候,我曾经兴致勃勃地跟在几个挎着枪的年轻人后面溜达,期待他们的枪响之后,身旁的狗能迅速窜出去叼回一只野兔,或是其他的小动物。

据说,自制火枪里装的都是铁硝,发射出去后像散弹一样乱飞,命中动物的几率极高。

因为是小孩,我没有得到允许摸摸他们的枪,也没有跟着他们在夜晚出去撵山,但那些动物的肉和汤是吃喝过的。

那味道好极了。我不能用鲜、嫩、滑这些词语来形容,这些词汇必须是在有一定社会经验和判断力后才能理解的。那时候,我知道好吃、好喝。

私藏火枪是违法的。所以,大多数村民都不会为了那几口汤和肉而去弄枪。再说,枪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家什,不是谁都能驾驭得了的。

没有枪,村民自有其他办法搞到野物。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只觉得稻田里的青蛙漂亮、可爱。只到后来,我才知道,它的那件带有黑色斑点的绿色外套被褪掉之后,竟成了我们餐桌上的美味。

黄鳝和泥鳅虽然看起来有些可怕,但逮住它需要一定的经验。任何时代、任何年龄都有一些出类拔萃的佼佼者,穿开裆裤的华仔就是捉泥鳅的好手,他不仅赢得我们的崇拜,连好多大人都对他刮目相看。

蛇肉我是万万不敢吃的,我害怕它在我的肚子里突然活过来。这样的担心并非多余,我们很多小伙伴都有这样的担心。我不记得我那时候是否吃过蛇肉,但只到很多年后,我在一家餐馆愉快的用过某道菜肴后,在服务员姗姗来迟的介绍中,才知道我第一次吃了蛇肉。在没有人报菜名的时候,我是否吃过蛇肉,我的味蕾已不记得。

我亲自参与的猎杀行动很少,能记得的好像只有竹筐套麻雀,并且以完败告终。

虽然我的手段拙劣,但村里总有高明的人。所以,稻田的蛙声似乎停滞了几年,空中飞舞的雀鸟似乎少了许多,连精灵古怪的野兔也老老实实呆在洞穴鲜少出来……

最近,玉水坪又出了个大新闻,一头后腿受了皮外伤的野猪跌跌撞撞钻到了老顺的猪圈。老顺是个好人,他把这头受伤的野猪当做家畜一样喂养起来。虽然,这头野猪最终一定会被端上餐桌,但我们仍觉得老顺是一个好人。

在我工作生活的县城,也出了一个新闻,一只猕猴径自出山,沿着大宁河小三峡一路跑到滨江路闲逛。

这猕猴,是玉水坪的猕猴吗?玉水坪是否有过猕猴?

如果这猕猴不是玉水坪的猕猴,那就一定是金水坪、银水坪,或者铜水坪的猕猴。

总之,我们是亲戚,是在新时代相遇的老亲戚。虽然,我们曾经狠狠地怼过。(梁长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呵,我是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到你的黝黝土地——那里田野广阔、阡陌纵横、鸡鸣狗吠、青麦如茵、树影婆娑、玉米杆儿又...
    野草凝香阅读 347评论 2 4
  • 临近中年,怀旧念往之心绪,常常萦绕心头,久久挥之不去。 三十余年前的夏天,正是夏收最忙的时节,正午时分,村里的苹果...
    听雨的书屋阅读 182评论 0 1
  • 小时候,我家有一片杨树林,杨树林前面有一条小溪。小溪的两边都是黑土地,这片树林正处于小溪的拐角处,那里是我玩耍的乐...
    千原阅读 698评论 0 3
  • 乡村故事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
    only高冷女神阅读 371评论 0 0
  • 初夏的天气,像极了一个淘气的孩子,给你一个晴空万里,瓦蓝纯洁的让你刚下决心以身相许吧!猝不及防地来了一阵暗无天日的...
    一帘幽夢_5117阅读 644评论 1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