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女子系列第三部:我叫王行知(四)

(四)

王行知急得跳脚。

她选择最近车站下车拦的士,同时向主管和人事告假,手机却如何也打不通。

无奈,行知只好致电公司,由李菁接起,行知心内暗呼:万岁。

她简短说明缘由,李菁关切地安抚她:“一定不是大事,切莫慌张,人事这边我替你请假,你处理完回来补办手续即可。”

她语气沉稳、温柔,不知怎地,行知焦躁情绪渐渐得以控制,到医院后直扑母亲病房。

母亲同另一老龄痴呆患者共居一室,此刻她惴惴不安地坐在床沿绞弄手指,像幼稚犯错的学童。吕阿姨双手叉腰,鼓着腮帮站在一旁狠狠教育:

“又抢东西又打人,你可真长进!活一把岁数,越老越糊涂!”

行知赶紧上前护住母亲。

她赔笑:“阿姨别生气,我妈怎么啦?”

“午后王阿姨孙女过来看她,你妈不知怎么回事,本来好好看自己的电视的,忽然跑去抢人家孩子手中洋娃娃。”

行知看母亲一眼。

吕阿姨继续控诉:“人家请她归还东西,她竟同人家推搡起来,弄得鸡飞狗跳!”

行知急忙问:“张阿姨可受了伤?”

“幸好只是脚踝扭了,不然你们这回可兜不了吃着走!行知,不是我说你,知道妈妈是这种情况,就应该多抽时间来陪她或者给她转间单人病房。她这个闹法,谁吃得消看顾?”

行知一个劲点头,微笑。

她不敢得罪吕阿姨,之前为母亲请护理工,只有吕阿姨能够干满一周。除了她,没有人愿意拿雇主出的这份价钱。——她们统统看不上。

行知深知稳定军心的重要性。吕阿姨说东王行知绝不会向西。

她也不能叹苦经:我为着一头家有多忙碌,看,要付房租要赡养外祖母要支付这儿的医疗食宿护理费。

行知不期待从吕阿姨处得到同情。她不期待从任何人处搏取怜悯。

除了为经济犯愁,行知自觉深受眷顾:王行知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

时常听见别人抱怨:父母拿不出买房首付,需要自己月供还贷;爱人不够体贴,谈了三两年都挣不到一辆跑车相送;工作做得似头蛮牛,也不见加官进爵……

渐渐壮大声势,由两三人窃窃私语变作群体讨伐,没有一个人过得顺心如意,社会亏欠了他们的。

行知从不参与这种无聊讨论。

她想:父母供养成人已尽到义务,哪条法律规定房子一定要由父母出资?爱人体不体贴,不是拿钱买菜,需要称斤论两,工作有自主选择权,没人拿绳子绑住不给调换。

她埋头做事。

于是同事又私下耻笑:“行知不知有无烦恼,木头似的一个人。”

“书上说,闷声不吭的人最阴毒。”

“一条小鲤鱼能翻多大浪?淑秋,你职场小说看太多中毒。依我看,行知就是这幅脾气个性。”

行知感激看不起她的这位同事。

叫他们看不起好了。王行知有王行知的为人处世,她又不为流言讨生活。

吕阿姨抱怨了一阵,说家中有点事要处理,匆忙走了。

每次行知到医院,都是吕阿姨解放之时。她有各式各样奇葩的理由需要回去:孙子没人管、变天了被子没收、有老朋友约好来探望且不能推辞……

行知由得她。实在是害怕吕阿姨撒手不管。

有一次吕阿姨生病,行知请三天假照顾母亲,医院家里两头跑,回到单位还被人批评对工作不负责任。

批评她的是业务二部的储经理,与李菁同级,但品性较之李菁不可同日而语。

那男经理并非针对行知,而是针对整个业务三部:三部业绩遥遥领先,惹得另两部门眼红。

行知懒得解释,只觉得亏欠李菁,愈加卖力做事。

王行知有太多的人需要顾虑。

她并不感觉疲累,许是一早已经累习惯,她只求做到能力之全部。

吕阿姨一走开,母亲立刻委屈辩解:“那是行知的娃娃,我拿回行知的娃娃有什么错。”

母亲潜意识有些畏惧李阿姨,行知鼻尖发酸,搂住母亲肩膀温语安抚:“妈妈,那是别人的娃娃,行知已经长大,不再需要洋娃娃了。”

母亲的病症越加严重,她记得从前的时候要比现在多得多。行知记得六岁那年她同母亲出门,站在街边等母亲时,就盯住橱窗里的一只洋娃娃发呆,母亲没有多问,但这一年她得到的生日礼物就是那只娃娃。

娃娃此刻还在行知书桌上,那是最叫行知感动的礼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