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寻找自己人生的支点

     几年前的一个中午,我在校园里的黑板上给学生写励志之言,写到了“静”字,就随手写下这样几句:“静是一种高贵品质,静是一种至高境界,在“静心”中孕育智慧,在“静气”中汲取营养,青春年华,把握机会,静以修身,志向远大。”恰逢关工委一位老先生到我校视察工作,看到“静”字,忍不住感叹:“这个字好啊!能做到这个字却是不易啊!”

    是的,“静”字内涵丰富,境界高远,拥有一颗宁静之心弥足珍贵。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那是因为他面临多难选择,心神不定。诸葛亮高卧隆中,却能“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那是因为他已经确定了人生目标,不再受其他的干扰。正如儒家经典《大学》中提到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止”后自然“有定”,当我们确信自己作出了明智而清晰的选择,才能像最勇敢的战士那样“坚守阵地”,不舍不弃,比如我们选择了教师职业,就应当坚定地做“教育的守望者”。

    “有定”自然“能静”。教师职业的性质和准则促使我们在俗世洪流中永葆一颗淡然安宁之心,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寻求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找到职业幸福,心态就会不骄不躁,淡定从容。

    “能静”自然“能安”,“能安”自然“能虑”,“能虑”自然“能得”,只要我们坚定了自己的目标和选择,就能安心乐意做自己喜欢的事务,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会一一想办法解决,只要有了正确的思路,适当的方法,收获自然而然就有了。

    做一件事,静心才能做到圆满。行走在教育的百花园,首先要静心倾听,倾听别人的教导和鼓励,倾听别人的指责和不满,还要倾听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倾听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反馈;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习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佐藤学先生在《静悄悄地革命》一书中就是这么说的。

    其次要静心做事,排除杂念,心无旁骛地读书、学习,让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实践,美国的心理学家斯金纳说:“一个人的成长=经验+反思。”经验从何而来,自然是从做事中来,一个优秀的教师,总是扎根课堂,学生为本,善于根据自己的教学,不断总结与思考,践行与创新。教育的日常是琐碎而复杂的,需要耐心面对,细致规划,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的成长来说,“急功近利”的思想都是要不得的,因为那不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

     再次要静心等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同于高速公路,不太赞成教育总要高效的说法,因为教育的成效有时并非短期内能看得到,更不能单纯地用分数来衡量,我们常常会说“静等花开”,那是因为每个孩子的花期不尽相同,他的才华不一定在学生时代都能显露出来,大器晚成者不在少数。所以,比较赞同一位老师的观点,如果可能的话,我们要对所教学生进行追踪调查,看一看十年二十年后他们的状况如何,那才是教育的真实效果。

    平心静气做细小事,宁静致远显大情怀。教育需要慢慢来,愿我们都能去除浮躁心理,老师和学生一起,静心,寻找自己人生的支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阅读教育专著名著是一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最便捷的方式, 是帮助教师提高的有效途径。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一个教师而...
    莒县357李秀琴阅读 6,223评论 2 7
  • 不知为何心里有一种冲动 想要把想念大声的说给爸爸听 这个想法就想种子一样悄然的生长了起来 想念是那样的强烈 于是拨...
    花界简阅读 187评论 0 0
  • 是不是读书没什么用?是不是有的人的努力才会有回报,有的人怎么努力也不行? 最近学习到一个新的概念,“幸存者偏差”,...
    沉睡的小哈阅读 293评论 2 0
  • 有一天看到丘吉尔的一篇介绍文章,说丘吉尔是一个基督教徒,妻子出轨,自己头上戴着绿帽子,却也坚持不离婚。 非常的爱自...
    flowerrose阅读 763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