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核心内容
1.查理·芒格最为人称道的“多元化思维模型”是什么。
2.结合他的“逆向思维法”,说说如何利用这些思维方法,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3.芒格的投资策略和价值投资的具体标准。
第一部分:“多元化思维模型”
芒格提倡要不断学习众多学科的知识,来形成一个思维模型的复式框架。
当你手中只有一种工具的时候,你就只能用这种工具来干活,所以芒格说,最重要的事情是要牢牢记住一系列原理,什么复利原理、排列组合原理、决策树理论、误判心理学等100多种模型,它们加在一起往往能带来特别大的力量。这是两种、三种或者四种力量共同作用于同一个方向,而你得到的通常不仅仅是几种力量之和。
越是成熟的人,其实越少谈主张,而是从不同角度来做解释。作为一个局外人,评论他人,其实是在对别人的实践指手画脚。
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脑子里的主观世界已经建成,什么道理都懂。那余生的任务是什么?是不断对付那些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不一致的情况,不断去寻找那个刚刚好的平衡点。
第二部分:逆向思维法
逆向思维法:思考要去哪儿之前,先想清楚不要去哪儿。
想建立好的知识体系,最好先想清楚坏的知识体系是什么,然后避免它。
坏的知识体系有三点特征:
1.缺乏纵深。如果你什么都知道一点,但也什么都理解得不够深刻,很难打通现象和底层规律之间的通道。因此,我们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就会很弱。
2.单一化。单一化的知识体系会造成狭隘的视野。举个例子,无印良品之前存在一个问题,长期做销售的人认为“产品卖的好,主要是销售的功劳”,而长期做产品研发的人,认为“产品卖的好,主要是产品质量好,销售不怎么重要”。显然这两种看法都很片面,于是,这家公司内部决定实行跨部门换岗的制度。这就是无印良品希望员工建立平衡全面的视野,摆脱单一化的解决策略。
3.松散无联系。没有发现知识的共同点,就像任意堆积的衣服一样,不去整理它们。长此以往,不仅增大了你的认知负荷,也容易让你形成松散凌乱的知识体系。
因此构建好的知识体系有三个步骤:
1.到纵深的知识点
2.建立多元学科知识体系
3.合并交叉使用知识
第三部分:投资策略
在芒格看来,投资项目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可以投资的项目,一种是不能投资的项目,还有一种是太难理解的项目。他只投“可以投资”的项目,其他两种都不投。比如芒格从来不投资制药行业和高科技行业,因为这些行业在他看来,都属于太难理解的项目。
那怎么才能评估一个项目是不是可以投资呢?芒格有四个筛选标准。
第一个标准:这个项目要容易理解,有发展空间,并能偶在任何市场环境中生存。他说,要在自己的“能力圈”内投资,如果一个项目你看不懂懂,别人说的再好也不要投资,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范围,更不要盲目地随大流。
第二个标准:不能只看公司财务报表,企业内外部因素都要考虑到。因为财务报表顶多说明企业现在的价值,而不能说明公司未来的盈利情况。所谓投资,是要求在未来也能赚到钱。
第三个标准:要看一家公司的“护城河”够不够宽。什么是“护城河”,就是行业壁垒。如果一家公司没有行业壁垒,进入门槛很低,那未来就会有很多竞争对手,谁能笑到最后就不好说了。
第四个标准:投资股价公道的大企业,要比投资股价低的普通企业好。因为考虑到企业未来其他股东可能会增加时注资或转让股权,引起股权稀释,股利下降,大企业的价值更高,回报也更稳定。
所有聪明的投资都是价值投资。你必须先评估一个企业的价值,再评估股票价值,还要根据公司的竞争优势,来判断是不是应该持有这家公司的股票。
《穷查理宝典》中讲的很多道理,归结起来其实就是:要通过提升自己,来强化对世界的感知,内在的能力才能成长。这种匹配度提高了,无论你是用来投资、创业,还是做其他事情,都会无往而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