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古鉴今(十五)励精图治的武丁为什么继位之后“三年不言”,原因有三
盘庚迁殷后,实行汤政,商朝逐渐强盛。而整个商朝,则在武丁的时候,达到了顶峰。
武丁是盘庚的侄子,商王小乙的儿子。
据历史记载,武丁在少年时期,就谨遵父命,到民间去生活。
在民间,他和百姓们一起辛勤劳作,了解底层百姓的疾苦。一般情况下,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君王,大都不会太坏。
武丁继位之后,每天脑子里想的就是怎样复兴商朝,但是却一直没有得力的大臣来辅佐。所以武丁“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很多翻译说武丁三年不说话,简直太扯了,武丁又不是个哑巴,三年不说话还不得憋死啊。这段话的意思其实是,在武丁继位之后,因为没有得力的助手,所以不怎么插手政务,而是把政务都交给冢宰,自己在一旁观察国家的形势。
关于武丁为什么“三年不言”,我觉得绝对不是为了观察国风那么简单,“三年不言”背后的原因可能很复杂。
第一
刚继位的武丁,自己的权力还没有稳固,所以并没有着急插手国政,而是努力巩固自己的权力。
第二
武丁的少年时期,是在民间度过的,《尚书 无逸》上说他“旧劳于外,爰及小人”。所以他对下面的大臣并不熟悉,甚至是很陌生的。相应的,下面的许多大臣,也有可能对从小生活在民间的武丁并不感冒,所以武丁的话语也显得并不那么重要。
第三
尚书上还说武丁“其惟不言,言乃雍”,意思是武丁一般不说话,一说话就很恰当和善。从这里可以看出,武丁在这三年里是谨慎而又小心的,不然一个初继位的君王,很难做到“言乃雍”。
那么武丁为什么这么小心谨慎呢?还是因为他自己手中的权力不够稳固,缺乏足够的安全感。
这一点,从他后来破格提拔傅说,和他权力稳固之后所进行的管制改革就能看出来。
所以,武丁继位之后之所以“三年不言”,还是因为武丁的王权不够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