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这门邪门功夫
却说这天下间,有一门邪门的功夫,叫作"营销"。这门功夫啊,不像那刀剑功夫,能见血光;也不像那内功心法,能强身健体。它专门练的,是如何用三寸不烂之舌,让人心里头痒痒的,恨不得马上掏钱买东西。
这营销功夫,表面上看是在跟你讲道理,说好处,实际上却在暗中使那"移魂大法",让你不知不觉间就被它牵着鼻子走。用那些洋学者的话说,这叫"象征暴力"——听起来吓人,其实就是用语言文字在你脑子里动手脚。
今日要说的,便是营销江湖中的四大门派。这四个门派各有各的招数,各有各的套路。懂得了这些门派的底细,你就不容易被那些奸商给忽悠了。
第一。江湖四大门派,各显神通
话说有高人画了一张图,把营销这门功夫分成了四大门派。这张图以"动人程度"和"邪门程度"为坐标,将天下营销功夫一网打尽。
第一门派:温良恭俭让派(信息性广告)
这一派位于图的左上角,乃是营销界的"君子门派"。
这派的功夫特点是:说话动听,让人心里舒服,但绝不使那些邪门手段。就像那春秋时期的君子,温文尔雅,以理服人。
比如那些药品广告,老老实实告诉你这药能治什么病,有什么功效,副作用是什么。虽然说得不够撩人,但胜在实诚,让人信得过。
这种广告就像那正派武功,虽然威力不算最大,但练起来堂堂正正,不伤天害理。可惜现在这样的商家越来越少了,大多数都跑去练邪门功夫了。
第二门派:魅惑众生派(情感广告)
这一派位于图的右上角,乃是营销界的"妖精门派"。
这派的特点是:既会说动听话,又精通那移魂大法,简直就是营销界的苏妲己。它们不光要让你心动,还要让你心甘情愿地被它控制。
最典型的就是那些奢侈品广告。明明一个包就值几百块钱的成本,却能让你觉得背上它就能变成人生赢家。它们不跟你讲什么实用性,专门跟你说故事,讲情怀,渲染那种"拥有了就能改变命运"的错觉。
这种功夫最是厉害,既让人舒服,又在不知不觉间被洗了脑。就像那武侠小说里的魅惑之术,中招的人还以为自己是心甘情愿的呢。
第三门派:平庸无奇派(简单广告)
这一派位于图的左下角,乃是营销界的"三流门派"。
这派的功夫嘛,说白了就是没功夫。说话既不动听,也不会使什么邪门手段,就是干巴巴地告诉你有这么个东西在卖。
就像那些路边小摊贴的告示:"修鞋"、"配钥匙"、"收废品"。虽然朴实,但完全没有什么吸引力,更别说什么影响力了。
这种门派在营销江湖中属于最底层的存在,既赚不到大钱,也没什么影响力。不过胜在简单直接,不会害人,也算是一种清流。
第四门派:阴险狡诈派(操纵性广告)
这一派位于图的右下角,乃是营销界的"邪教门派"。
这派最是阴险,表面上说话平平淡淡,不动声色,暗地里却使尽了移魂大法,专门在人的潜意识里动手脚。
最典型的就是那些赌博游戏的广告。表面上看起来平平常常,实际上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专门利用人性的弱点。什么"免费试玩"、"新手福利",看起来不温不火,实际上就是在你脑子里埋定时炸弹。
这种功夫最是损人,中招的人往往到了倾家荡产才醒悟过来。在营销江湖中,这派最是为人所不齿,但偏偏又最赚钱。
第二,门派转换的奥秘
这四大门派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就像那武功招式的变化一样。
一个商家可能从"平庸无奇派"起步,慢慢学会了动人的话术,就转到了"温良恭俭让派"。
如果它觉得君子功夫赚钱太慢,可能就会学些邪门手段,转到"魅惑众生派"。
而如果它在"魅惑众生派"待久了,发现光靠情感忽悠也有局限,可能就会偷偷转向"阴险狡诈派",在潜意识层面下功夫。
当然,也有些商家良心发现,从邪派转回正派的,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见。毕竟,学坏容易学好难,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第三,如何破解各派功夫
既然知道了这四大门派的套路,那么作为消费者,咱们该如何应对呢?
对付"温良恭俭让派":这派比较实诚,你只需要仔细核实它说的是不是真的就行了。比如药品广告说的功效,你可以查查医学资料;电子产品的参数,你可以对比一下其他品牌。
对付"魅惑众生派":这派最爱讲故事,渲染情怀。遇到这种广告,你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买的是产品,不是故事。那个包包真的值这个价钱吗?除了品牌光环,它还有什么实际价值?
对付"平庸无奇派":这派没什么套路,你只需要判断产品本身的性价比就行了。虽然广告做得不怎么样,但说不定产品还真不错呢。
对付"阴险狡诈派":这派最难对付,因为它专门攻击你的潜意识。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看到这种广告直接关掉,不给它影响你的机会。特别是那些赌博、借贷类的广告,能躲多远躲多远。
营销江湖的生存法则
说到底,营销这门功夫说白了就是"攻心术"。商家想方设法攻你的心,你就得想方设法守好自己的心。
最高境界的营销,应该是"温良恭俭让派"那样,既能打动人心,又不伤天害理。可惜现实中,太多商家选择了走邪门歪道。
作为消费者,我们要做的就是:
保持理性:不管广告说得多好听,都要冷静分析产品本身的价值;
识别套路:学会分辨哪些是正当的营销手段,哪些是邪门功夫;
坚守底线:对那些明显有害的产品和服务,坚决说不。
记住一句话:商场如战场,套路深似海。唯有练就火眼金睛,方能在营销江湖中全身而退。
各位看官,下次再遇到那些花言巧语的广告时,不妨想想这张四派图,看看对方用的是哪派功夫,然后见招拆招。
这便是营销江湖的生存法则,望诸位牢记在心,莫要轻易中了奸商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