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乌镇!(浙江嘉兴)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当走近乌镇,脑海里不禁浮现出这样的诗句。

    乌镇,古色古香,质朴典雅,如同水墨画般,就缓缓地在面前展开了它的画卷,我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拽进了那个充满诗意与故事的世界,不能自拔。



  江南小镇,典型的枕水之家,“前街后河”是它基本的建造风格。那潺潺的流水,在狭窄的河道里流淌着,像是一条绿色的锦缎, 整个乌镇串联起来。河面上一艘艘小船摇曳着,船头船尾微微翘起,就像一弯弯月牙儿在水面上滑行。



乌镇的房屋临街的一面都是木制结构,统一的褐色,古朴略显陈旧,岁月的痕迹斑斑驳驳,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变迁。可能是因为潮湿,房屋后临水的一面,从窗户里伸出一根根竹竿,晾晒着花花绿绿的衣服,就像彩色的旗帜在风中飘扬。那些错落有致的小巷,狭窄而幽深,像迷宫一样。我仿佛看到一个小姑娘,穿着碎花裙子,手里拿着一串糖葫芦,在小巷里欢快地奔跑着,后面跟着她焦急呼喊的母亲。这场景就像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小镇,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乌镇,就像一本厚厚的古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

    走进乌镇,除了感受江南水乡的异地风光,乌镇的一些传统手艺也叫你赞叹不绝。


  染房。有一位老工匠,正在专心致志地制作蓝印花布。 他把白色的布一点点地浸入蓝色的染缸里,那动作熟练而又庄重,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他说:“这蓝印花布啊,可是咱乌镇的宝贝,每一块布都有自己的灵魂。”看着那一块块印着精美图案的蓝印花布在风中飘舞,我仿佛看到了古代乌镇女子穿着蓝印花布做成的衣服,在河边洗衣、淘米的场景。


百床馆,顾名思义,各种各样的床,镂空雕花,工艺精美。你会不由得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在工具那么简陋的年代,竟然有如此精美的制作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江南木雕馆,更让你大开眼界,瞠目结舌。龙凤呈祥,惟妙惟肖;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那工艺精妙绝伦,一块木头愣让它变成了活化石。

这是什么,这是古代的灭火器,“集贤坊救火会”就是现在的消防队,哈哈!有意思吧!乌镇的房屋都是木制的,所以救火会必须有,古人的智慧!




茅盾纪念馆。大文豪茅盾就出生在浙江桐乡县乌镇。真是人杰地灵,天之宝地!


    据导游讲, 乌镇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江南水乡古镇之一,兼具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三重核心地位,融合千年文化积淀与当代数字文明建设成就。


      还真厉害,今天目睹,名副其实。古镇的佼佼者,被誉为“中国最后的枕水之家”。


      同时,乌镇又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它既有着古老的韵味,又面临着现代的冲击。但我相信, 乌镇这本厚厚的古书,它有足够的底蕴去接纳新的东西,同时也能保留自己的特色。我们应该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乌镇,让它在现代的浪潮中继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